作者:凌妈
记得凌儿2岁多不到3岁的时候,她会从1数到100,有时带她出去爬山数台阶,我也顺便问问‘现在我们爬到15了,再爬两级台阶是多少呀’之类的、生活中的加法题,凌儿也就是从此类实例中掌握加法的。 休闲 宝 贝 网
有一次,我问她‘宝宝今年3岁,明年几岁呀’,她反妈妈你多大?爸爸多大?奶奶、爷爷多大?我告诉她我的年龄,再告诉她爸爸比妈妈大两岁;告诉她奶奶的年龄、爷爷比奶奶小两岁,我清楚记得她从未接触过减法。凌儿想了一会,真说出来了。我异常惊奇,问她怎么知道的,凌儿回答:“妈妈29岁,30、31,爸爸31岁;奶奶60岁,59、58,爷爷58岁。”原来她想到了倒着数。有一段时间,凌儿算减法基本用这种方法。
后来问她‘46比42多几呀’,凌儿会这样算:43、44、45、46,多4。这种方法就是在小数基础上往上数到大数。其实和上一种方法是正算、反算的问题,实质一样。
再后来,我试着和她玩用竖式算加法
再后来,我试着教她多位数进位连加)
不久我又试验了,以轻松语气告诉她减法和进位加法一样,只不过加法是进一位,减法是借一位,然后花一、两分钟写几题示范给她看,凌儿一下就明白了。(真的,数学方面我从未为凌儿操过心,不管什么,只要花几分钟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可是问题来了,明明是简单的题,凌儿总先想到用竖式列出来,再算;即使她是心算,听她叽哩咕噜自言自语,她也是首选这种方法。比如昨天,我去超市买东西,本来只带了60元,花了48元,凌儿问我还剩多少钱,她想买个东西,我让她自己算。她一边叽哩咕噜、一边用手指在空中比画,列竖式算出来了。我想知道她是不是只掌握这一种方法,便在问她要买多少钱的东西,凌儿说要8元钱买彩笔,我再问她买了彩笔后妈妈只剩几块钱了。凌儿又开始列竖式了,我耐心地等她算完,问她还有没有其它方法。然后我讲了她小时候算奶奶、爷爷年纪的事,凌儿一下子敏感了:“是不是我不如小时候?”我告诉她,有很多种方法,不能什么题都用一种方法算,先在心里想一下什么方法最简单,当然挑简单方法算得快了。我举例:“‘一个人有13元钱,她花了12元,还剩多少钱呀?’这题用竖式算得1元,但你想想,12往上数1就到13了,当然还剩1元了。”
麦子爸爸,是不是学会用竖式能局限孩子的思维?还是凌儿本身有懒惰心理,想着算出来就不想继续动脑了?我担心会是第一种情况,那有没有补救方法?
作者:麦子爸爸 通常是偷懒的心理
不说孩子,就是成人,遇到问题有种现成的方法,没有特殊要求的话,谁会去想别的方法。
也不用和她说道理,就和她玩算24点这样带点竞技性的计算游戏,然后比她算的快。就笑着问她:“看,妈妈这次比你算的快了,猜猜妈妈怎么算的?”“妈妈的算法你也会的,谁叫你不用。”
然后就基本和她有输有赢,自言自语地说:“呀,你也用这方法了。那我们分不出胜负了,除非妈妈想出更简单的方法才能赢你。”
然后就是等待了,看她以后几天会不会有进步。没有的话,再给点提示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