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期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的高速发展,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意识到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儿童的潜力开发和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新时期幼儿教育的一大主题,更多的年轻父母开始注重在孩子大脑发育的最关键时期给予他最需要的学习能力,以及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希望自己对孩子深厚的爱能够转化为对孩子最有效的科学教育方法。那些只重视健康养育的保姆方式和注重知识传输的灌输方式,由于不利于儿童期特有的天赋潜能的开发,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幼儿教育的要求,无法满足当代年轻父母的需要。寻求早期教育方法的突破,成为了当代许多年轻父母迫切的追求。因为,儿童期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对他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甚至会决定他一生的成就。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民谚是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经典概括。从生理学角度讲,人类大脑的发育与年龄是呈反比例的,年龄越小,越是大脑开发的最佳时期,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大脑的潜能也会渐渐变得固化,不再容易被开发出来了。也就是说,人类智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递减规律的,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休闲 宝 贝网
我们都知道,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教育的结果。因此,渴望孩子成为天才的父母,除了必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天才,还必须对孩子进行适合的早期教育,而不能等到孩子上学后再开始对孩子的开发教育,否则就会错过开发孩子天才思维的最佳时期。
大量的实践证明:人在0~6岁的阶段,可以获得一生中60%左右的智力。孩子从2岁起就具有阅读能力,而且越接近0岁就越具有可开发的语言能力和旺盛的求知欲;孩子的大脑具有魔术般的吸收力,这种能力到8岁时到达顶点;孩子的大脑具有无限的潜能,只要善于开发,就有机会成为天才。因而,在婴幼儿时期,给孩子提供相应的适宜的环境,将对他的一生的事业和才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如果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天才,就应该尽早让孩子进行学习和训练。要知道,不是因为孩子聪明才让他尽早地学习和训练,而是只有尽早地学习和训练才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聪明。简单地说,早期教育是在孩子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给孩子储存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其实,在孩子刚出生的前几年,都会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而不断地学习、探索,并反复练习,直到自己成功地掌握某一技能。当孩子尝到这种甜头之后,他就会乐此不疲地把这种学习和探索行为继续进行下去,并让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自由飞翔。而当孩子进入学校学习时,就会迎来他一生学习过程中的转折点,而且,这个转折点是需要父母进行引导的。如果引导得好,孩子就会保持兴奋、积极的学习态度,并不断地取得进步;如果引导得不好,或者引导失误,则往往会使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产生厌学、逃避学习等情绪。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当孩子进入学校之后,由于学校实行规范的管理,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也会被限定,孩子往往会由于厌烦学校的规章制度转而厌烦学习。这时,父母就要想办法让孩子了解,学校规定不允许学生随便外出,是因为学校要保障学生的安全;上课时不允许做小动作,是因为不能影响别人听课,等等。
另外,父母还应该想办法不断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孩子技能的发展状况,为他安排适当的活动,即进行必要的外部刺激,帮助他找到兴趣点,以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当然,不能采用过于困难或过于简单的活动方法和用具,也不要逼着孩子去追求成功或强迫孩子去学这学那,而是应该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只要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高兴、愉悦的,父母的教育就是成功的。
总之,作为现代的孩子,他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因此,必须让他从小就学会学习,这样,孩子自然就能够轻易学会储存各种知识信息的能力。如果您的孩子充满好奇,如果您的孩子喜欢探索,如果您的孩子富于幻想,那么,一个天才就已经在您的身边诞生了。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塑造,进而使孩子顺利地踏上天才之路,就是本书重点要和年轻父母们分享的内容。
2、0~8岁是培养天才的黄金阶段
卡尔•威特(Carl Weter)是19世纪欧洲著名的神童,后来成为德国卓越的法学家和研究但丁的权威。对于他一生所取得的成就,很多人都把这些归结为天才,而他本人和他的父亲老卡尔•威特则告诉人们,这些全是合理早期教育的结果。早在小卡尔•威特还没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从一位哲人那里得到了这样的观念:“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在这种信念的影响之下,老卡尔•威特坚信自己的孩子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事实也正如他所料,尽管刚出生的小卡尔•威特有些先天不足,但在父亲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之下,到了八九岁时,他在某些学科的水平已经超过了父亲。后来,老卡尔•威特把自己如何培养儿子成为天才的感悟都写进了《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里,他这样写道:“经过正确的教育,小卡尔使我第一次领悟到,儿童的发展潜力是多么大……只要不失时机地为儿童的潜能打开闸门,它就会如泉水奔流而出,当孩子自然懂得运用自己的潜能后,孩子就会掌握了自学能力并最终成为天才。”
老卡尔•威特对孩子教育的经验和体会告诉我们,所谓天才并不是少数人才会拥有的禀赋,其实每个人都有着无限的天才潜能。孩子的天赋虽然千差万别,但他最终会成为天才还是庸才,并非取决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孩子生下来以后的教育方式。即使是那些表现得非常一般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能成为非凡的人才。
其实,大量的科学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0~8岁是孩子成为天才的关键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特尔教授曾经指出,人类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人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习的能力,如注意力、知识整合力、思维的敏捷性等,即天生具有的能力;晶体智力则是指人后天经过训练而得到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如知识的广度、判断力等。晶体智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验证,专家们认为,流体智力在孩子8岁之前就已经成熟了。这就说明,如果我们在孩子8岁之前没有充分地开发出他的流体智力,那么孩子晶体智力的发展自然就会受到相应的限制。
对于情感领域来说则更是如此,孩子小时候的缺失是很难补救的。就像我们当中的很多人,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往往是在童年时期,而且,童年时期的一些“情结”也往往会困扰我们的一生。可以说,0~8岁也是孩子感情最丰富的时期。因此,年轻的父母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觉得他什么事都不懂。实际上,这个时期孩子是非常敏感的,父母对他的爱,对他的关怀,对他的教育,往往会让他终生难忘。
另外,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洛姆也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如果我们把18岁的人所达到的平均智力水准看作是100%的话,那么从孩子出生到4岁就可以获得50%的智力, 到8岁时,孩子的智力可以达到18岁前的90%,而余下的10%则是属于比较深层次的抽象力和逻辑智力,需要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而逐步提高。
总之,不管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经验的角度来看,0~8岁都是培养天才的关键时期。虽然这一时期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大,但他却拥有很强的可塑性;虽然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十分懂事,但他却拥有敏感的大脑;虽然这个时期的孩子还比较幼稚,但他却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只要父母对孩子施于正确的教育,再加上合理的引导,就能够帮助孩子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天才孩子与家庭教育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有句名言:“孩子生来就是天才,但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是错误的教育方式扼杀了他们的天才。”是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但天才的成长却又与家庭的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家庭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能否沿着天才之路走下去。因为孩子的成长空间是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是对一个孩子的全部教育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同时,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所掌握的任何能力都不是天生的,更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慢慢培养出来的。而家庭给孩子提供的正是这样的环境。
在以往对天才的辨别中,人们往往会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认为只要智商高的人就是天才,而智商低的人就是平庸之辈。一些父母也非常关心孩子的智商,因为在他们看来,只要孩子的智商高,就有成为天才的希望,就应该对孩子进行“通往天才之路的教育”,逼迫孩子学这学那;如果孩子的智商偏低,就认为孩子这辈子没有希望了,于是就可以不再关心孩子的学习与成长,甚至可以无情地打击孩子。然而,正是这两种极端的态度与行为,却会扼杀孩子的天才素质。前者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以至于事与愿违;后者的行为倒是正如父母“所愿”,孩子最后真的没有希望了。
其实,所谓的天才,研究者通常认为,天才是在某个或某些领域具有一定历史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或较高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而高智商与天才之间往往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天才只具有超过平均或者是普通人的智力水平,但有些天才的智力水平却是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的,甚至还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相当于白痴)。但他们都成就了让后人难于望其项背的功绩。这难道不是教育的结果吗?
那么,我们所认为的所谓天才孩子,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父母们不妨从如下几点去辨别。
①有自信心,并具有较高的忍耐性;
②有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并乐于探索;
③有较高的比较、判断能力,不盲从,依赖性小;
④有较强的组织、概括能力,思维具有逻辑性;
⑤有丰富的想象力;
⑥有广泛的兴趣。
以上六点是天才孩子所具备的特征。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天才孩子,仍然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以及适宜的成长环境,这样才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为真正的天才。当然,对于那些普通的孩子,只要父母能够做到科学、全面地了解、认识自己的孩子,关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再施于正确的培养和引导,使孩子的潜能得以充分地发展,同样也可以使孩子成为天才。
其实,不管是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抑或是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具体而言,在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都会有类型相异的父母,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家庭环境。在这些千差万别的家庭中,不同的父母培养的孩子也是不同的。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巨大的。孩子刚生下来时,他对这个世界是一无所知的,只有通过与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亲的日常接触,才开始了解这个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断的理解自己原本一无所知的世界。我们知道,不管哪个孩子,原本都是无法分辨善恶美丑的,任何事情都不能靠他们自己的能力完成,可是在家庭的日常活动中,他们的能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得到提高,他们的气质与爱好也会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逐渐成形。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最适合孩子的成长呢?
有人认为,良好的环境是指孩子的父母非常有钱,家庭装饰豪华、美观,有漂亮的汽车,父母可以呼风唤雨,孩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实则并非如此,有钱的父母和豪华的房子并不能算是孩子成长的优良环境。社会上经常出现一些整天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富家子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相反,即便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甚至是贫困家庭,但如果父母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尊重,就会使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爱的教育,并富有教养和文化品位,这样的家庭,才是真正培养孩子成才的最佳环境。
另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还应该遵循如下两点原则。
(1)教与学想结合
很多父母往往只是一味的教给孩子知识,却不懂得如何教孩子去学。其实,教和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是父母在传授知识,孩子被动的接受;而学则是孩子主动学习,比如孩子的好奇心、兴趣爱好等,都是孩子主动学习的体现。那么,一个是被动的接受,一个主动学习,效果孰优孰劣呢?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父母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不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并对他进行不断的引导,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则更应该表现出积极的反应。而且,父母一定要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尊重他人,热爱学习,不断进取,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典范和榜样。
(2)注重学习方法
方法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秘密武器,可以说达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则更是如此。那么,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掌握哪些方法呢?
一般的情况下,孩子的学习活动要通过四个过程来使他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这四个过程如下:
①吸收知识:父母要引导孩子通过眼睛、耳朵等器官接受各种信息,通过观察外面的世界,吸收各种有用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听父母讲故事、阅读等方式吸收知识;
②消化知识:引导孩子把观察到、读到、听到、吸收到的各种知识和信息进行整理、归类、浓缩、消化。去粗取精,并教会孩子明辨是非,懂得拒绝对他有害的信息。
③记忆:让孩子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的积累、储存起来,以备应用。但要切忌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因为死记硬背是一种比较枯燥的学习方法,这样往往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把一些要记忆的内容编成儿歌、顺口溜等,使孩子记忆起来既轻松,又有趣。
④应用:应该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有应用知识的机会。比如,让孩子通过复述、动手操作等方法把学会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这四个过程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遵循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出现缺失或者不足都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
因此,要想让孩子成为天才,除了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还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学习天才。只要这两个条件都已经具备,孩子就会沿着天才之路一直走下去。
来源:《启动孩子的天才思维》
编辑: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