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严格?从其字面上理解是“严而有格”。“严”的要求是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养成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活习惯;“格”的要求是遵循教育原则,既要注意合理要求,又要注意孩子的年龄及个性发展特征。因此,正确的严格是公正、适度和恰如其分。
很多父亲对“严格”的理解有失偏颇。在他们看来,一天不板着脸对孩子,一天不大声训斥孩子,就难以树立自己的威信。于是,所谓的严格要求,就变成了“对人不对事”。休闲宝 贝 网
小雨非常不喜欢她的爸爸,用她的话说,“我真怀疑我是不是他亲生的,不然,怎么在他看来,我浑身上下都是错误?”小雨的猜测并不成立,可她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偏激的想法呢?这就不得不归结于小雨爸爸的严格教育了。
小雨爸爸是在农村长大的,当初能考上大学,多亏了他那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爸爸。小雨爸爸小时候没少挨爸爸的骂,但这些骂在他今天看来,却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大笔财富,激励着他不断地进步。所以,在对待小雨的教育上,小雨爸爸自然也就吸取了“打是亲,骂是爱”的严格教育方式。小雨爸爸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不好,如果不对孩子严格要求,一旦让她沾染不良的习气,岂不是害她一辈子。可小雨并没有体会到爸爸的用心良苦,她始终不明白为什么爸爸老是板着脸,说话总是凶巴巴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坐时翘了个二郎腿,也能引发爸爸一顿怒斥;不明白为什么每次和同学发生争执,爸爸总认为错的是她;不明白为什么吃饭时落了一粒饭,爸爸就会拍桌子、瞪眼睛……我真的是爸爸亲生的吗?小雨不时地在心里问自己。
有小雨爸爸这种想法的父亲应该不是少数。“孩子就是要严格管教,越严越好。”“孩子犯了错误,不对他严格点,不给他一点厉害看看,他怎么能长记性?”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想法实施严格教育,得到的结果肯定会偏离你的本意。实施严格教育,是为了规范孩子的言行习惯,而不是为了让孩子害怕。孩子做错事,我们应该严格,孩子没有做错事,我们就不应该将严格进行到底。所以,严格是一门学问,掌握不好尺度,最终只能弄巧成拙。
“严格”需要遵守哪些尺度呢?
1严而有理。只有当严格能促进孩子智能、道德、体力、审美等全方位发展时,才是正确而有意义的。有些父亲有事无事就摆出一副严格的面孔,只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严格应该在严的时候严,严格应该师出有名,严格应该严得有道理。只有满足这样的要求,孩子才会对你的严格心悦诚服,严格也才能实现其真正的目的。
2严而有度。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应该有度,这里的“度”就是指所提出的要求,必须结合孩子的实际,能为他的思想水平、认识程度所接受,并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如果要求制定得过高或离现实太远,那么,所谓的严格要求也就变得毫无意义。比如,要求孩子每次考试都考第一,这就是无意义的严格。其实,严格要求的目的就是促进孩子进步,只要孩子有进步,不管进步多少,都应该为他感到高兴,而不是硬性地规定一个目标。
3严而有方。孩子对事物有自己的是非观,如果要纠正某些错误的是非观,单纯的命令、禁止,不一定有显著的效果。即使孩子在你的威严下执行了你的命令,也并不代表他从心里认识到这么做的意义。严格要求的真正目的,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改正。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味地打骂是没有用的,应采取疏导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4严而有恒。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培养这种习惯而提出的严格要求,也就需要相对稳定,不能时严时松。如果你要求孩子时严时松,孩子就会对这样的要求持无所谓的态度。到最后,你所付出的努力不仅会半途而废,还会在孩子面前丧失你的威信。
来源: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宝宝,你给了孩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