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
|
|
|
教育指南 健康入托 专说3件事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2-09 06:08:14
人们都说宝宝入托是道坎儿,不光心理上可能产生“分离焦虑”,还可能发烧生病折腾一阵子。
提早做好进入集体生活的各种准备,是宝宝入托前的大事。在各种准备当中,我想谈谈三件事:   克服“白开水不喝”
在集体儿童机构,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充足可口的白开水,老师还会经常提醒小朋友该喝水了。
可是,有的宝宝就是不喝白开水,宁可渴着,熬到父母来接时,抢过饮料,一饮而尽。为什么?因为从没喝过没味的水,打小养成了“偏饮”的习惯。
不少父母认为,生活好了,吃、喝都要上档次,可乐、果汁等饮料才上档,不让孩子喝白开水。其实,让宝宝习惯喝白开水,不仅对健康有好处,也是一种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
就拿宝宝入托后不喝白开水这件事来说吧,觉出口渴,已然是细胞脱水后的反应,因为“体渴在前,口渴在后”。如果渴了还强忍着,对健康的不利影响就更大了。饮水不足,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尿少、大便干,宝宝不仅会消化不良,而且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不畅,怎么能不上火呢?“上火”是发烧的前奏。
过夏天,正是培养宝宝喝水习惯的好时机,凉白开,别等渴了就主动去喝几口。虽说“高档”饮料也不是绝对不能喝,但是主打饮料——白开水,不能动摇。撤饮料,上白水。
克服“食谱不宽”
在集体儿童机构,宝宝吃的饭菜是由保健医生根据营养需要设计的食谱。讲究营养均衡、合理搭配。比如干稀搭配,让小朋友吃着舒服;荤素搭配。让酸性食物与碱性食物达到平衡;粗细粮搭配,兼顾消化与维生素B1的供给。从食谱的安排来说,一周内副食很少重样,拓宽了孩子们的口味。从烹调上看,色、香、味、形,都讨孩子喜欢。从餐桌氛围上看,人人都有“吃伴儿”,能不香吗? 家庭还真应该向托、幼机构学学,使“家庭食物圈”更为合理,这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入托适应。
每个家庭似乎都有自己的“食物圈”,也就是从采购到食物上桌,家庭的习惯。如果“家庭食物圈”能做到食物多样、营养均衡,那么孩子的口味也会多样化,不偏食,心目中没什么“好菜”、“坏菜”之分。
相反,如果孩子爱吃什么就做什么。爱吃大虾,就照着大虾吃;爱吃炸春卷,顿顿管够;不爱吃青菜,多吃水果吧;一切跟着感觉走。宝宝入托后,这个没味,那个不吃,到了周末回家猛喝,难怪“星期一病”成了一种规律啦。
克服“锻炼不够”
在集体儿童机构,每天都会安排户外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游戏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晒晒太阳,还增强了机体的冷热适应能力。在小朋友午睡时,盖暖和了,开窗通通空气。新鲜的冷空气不仅安眠,还使孩子逐渐习惯于冷空气的刺激,增强呼吸道的抵抗力。   可是,宝宝入托前,一夏天往往是呆在有空调的房间里,过着一种静态的生活方式,为的是“别让宝宝出汗,出汗会招病”。宝宝缺少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更缺少运动的快感既不结实,也不愉快。
早在一千八百年前,我国名医华陀只用八个字就道出了运动的好处:“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用现代微循环的理论来诠释这八个字:人体处于静态时,遍布全身的毛细血管网只有2%左右开放;而机体处于动态时,几乎全部的毛细血管都开放了。这一开放,就把人体的毛细血管网都开放了。这一开放,就把人体内的免疫战士送到各个角落,布下天罗地网,消灭入侵的病毒、细菌。
早早晚晚,避开太阳最毒的时候,带宝宝到户外玩会儿,出身汗,回家洗个温水澡,里外清爽。经受阳光、雨露的滋润,宝宝会更结实。入托以后,很少着凉感冒,结结实实。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