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不利BB交朋友5个坏习惯
 爸爸搞定哭闹BB十绝招(图)...
 这是嫉妒吗?我该怎么办?...
 家庭中孩子美育的特殊意义...
 三句话,让孩子更听话
 “寓教于乐”别太频繁
 德国父亲对女儿的性教育
 孩子“认生”怎么办?
 10招为宝贝注入迷人元素
 玩耍:最好的学习课堂
 忙人爸爸形象是这样的
 婴儿期7-9个月的玩具选择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孩子不是“大熊猫”
  人气: 12 【字体:
  发布时间:2007-01-20 09:57:19

 

  前不久的调查显示,7~15岁的中小学生感觉快乐的不到60%;而这个年龄段近一半的孩子不喜欢过双休日,理由是回到家中既有缺少伙伴的孤独感,更有无可抗拒的“压力”感。

  可见,孩子们非常反感“大人们把我们像大熊猫那样宠爱着、呵护着,‘爱’得我又累又恐惧”。这无可抗拒的“压力”和“恐惧”来自何方?主要在家长。那些“望子成龙”的父母,在家中不仅充当着“牧马人”和“饲养员”,对孩子来说,他们更像“讨债者”、“加油机”和“加速器”,时时处处在对孩子像大熊猫般呵护的同时,又有着溢于言表地希图孩子“高速运转”的“三怕”焦虑:一怕孩子闲着;二怕孩子出错;三怕孩子失败。把“名列前茅、争做一流”等要求像“紧箍咒”一样戴在孩子的头上。休 闲 宝 贝网

  很多父母并没有从心理上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许多原本可以由孩子自理的事也不放心地“包”下来,使孩子处处感到“无奈和没劲”。素质教育拓展的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开阔视野的空间、时间被一些家长“挤走”了;素质教育要求的重能力、讲过程和情感教育、体验教育,回到家中便化为乌有。如此的“呵护”,岂不是对孩子“爱的是一阵子,误的是一辈子”?要知道,孩子可不是“大熊猫”啊!

编辑:小元

≡ 查看、发表评论 ≡

婵☆偓绲鹃悧鐘诲Υ閿燂拷 | 闂佺厧寮惰ぐ鍐礉瑜版帒妫樺ù鐓庣摠椤︼拷 | 闂佽鍏橀崑鎾绘倵濞戞瑦绀夐柛搴㈢懇瀵偊鏁撻敓锟� | 闂佺厧寮惰ぐ鍐礉瑜版帒绫嶉柍鍝勫€瑰▓锟� | 闁诲氦顫夌换鍌炴偪閸屾壕鍋撳☉宕囩暢濠㈢櫢鎷� | 闂佺厧寮惰ぐ鍐礉缁楃Q | 闁诲氦顫夌换鍡欑矆婢跺鈻斿┑鐘冲搸閳ь剨鎷� | 婵炲瓨绮忓鎾剁礄閹殿喚鐭嗛柟顖嗗啴娈�
Powered by Nicebaby.org © 2006-2009 婵炴潙鍚嬮崹鍨涢悾灞稿亾鐟欏嫮绠氱紒鈧径宀€纾鹃柨鐕傛嫹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