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间:2005年4月25日上午
采访地点:金拇指幼儿园
倾诉人:苏宇 女 32岁 幼儿园园长
“敬畏生命,欣赏孩子。”幼儿园门口,8个大字引人深思。休 闲 居 编辑休 闲 宝 贝 网
“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墙上狄更斯的名言同样扣人心扉。
园长办公室里,苏宇正在和一位女老师探讨关于“爱”的方法和经验,看样子像是女老师碰到了一件比较难处理的事情。
“爱孩子,就要让他感受得到。”苏宇最后拍拍女老师的肩膀,说。然后回过头来对我说:“我们开始吧。”
于是,在“世界真美好”的幼儿广播体操音乐声中,我们开始了关于“母爱”的话题。
儿子给我打98.5分
我儿子今年9岁了,上小学二年级,他给我打98.5分。在他眼里,我还真有点小优秀。怎么说呢,和朋友家一起出去玩儿,朋友家的孩子总是喜欢和我在一起,他们常常羡慕地对我儿子说:“要是苏宇阿姨是我妈妈该有多好啊!”每到这时,儿子方觉出妈妈的主贵,总是半得意半撒娇地抱紧我说:“才不呢!”
为什么孩子们都喜欢我?我也不知道。可能和我从事的幼教工作有关吧。天下没有一个母亲不爱自己孩子的,可是每个母亲爱孩子的方法却未必是正确的。当然也包括我。但多年的幼儿教育学习和工作使我必定要比大多数母亲更专业一些。
朋友也曾问过孩子为什么喜欢我,他的孩子想了想,说:“因为苏宇阿姨不吵我!”也许就这么简单,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想想看,我们最经常看到的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是不是大多是有强制意味的祈使句?“不要这样!”“赶快做作业!”却很少和孩子用商量的语气说话。所以能够真正做到“敬畏生命,欣赏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多数母亲都会在潜意识里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常常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家长面孔,把自己未能完成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来成就自己的愿望。其实孩子从脱离母体那一刻起就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人,我们不能强迫他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倒是“母亲”这个称号得来得容易,并没有经过什么考试之类的就匆匆上岗了,至于“合格”与否就不得而知了。其实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大人的又一次成长。
“小纸条”风波
我和儿子的关系更像是朋友。遇到成长中的问题,我的处理方法是不回避,但也不渲染。
记得有一次和儿子谈心时,说到他最近为什么成绩有点下降时,他刚开始不肯说,后来欲言又止地说:“我们班最近有很多人都在传小纸条呢。”
“是吗?什么小纸条啊?”我故意漫不经心地问。
“就是……就是……嗨,还是不和你说了吧。”他小脸通红,看上去很难为情的样子。
后来窘得实在没办法了,他把两个大拇指并在一块儿,给我做了个手势,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我说不知道。
他神秘地告诉我:“这是‘好’!就是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I Love You!”
我心想,坏了,问题来了。但我还是平静地说:“哦,是这样啊。那有女孩给你写纸条吗?”
他涨红了脸,点点头说:“有。”然后告诉我,一个小女孩前一段时间给他写了一个小纸条,上面写道:“你爱我吗?爱我就赶紧报乒乓球班吧!”
我一听差点笑出来。心想儿子眼光还不错嘛,小女孩挺漂亮的。但我并没有表现出来,没有嘲笑他,也没有说“小屁孩儿知道啥”之类的话,而是问他:“你知道Love是什么意思吗?”
他点点头:“爱。”
“对了,是爱。你爱妈妈,爱爸爸,这都是爱,并不是只有男生女生之间才有爱,这很正常,都是很美好的情感。但不管是爱谁,你都要好好表现对不对?那个女孩不是也希望你能报乒乓球班,一起进步吗?”
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很快就乖乖地去写作业了。不久他的成绩就又上来了。
在“感动河南十大母亲”的众多候选人中,苏宇也许算不上特别,她只不过是一个年轻而幸福的妈妈,没有太多人生的磨难与坎坷。可苏宇又算得上是特别的,因为刚过而立之年的她,自己办了3家幼儿园。她不一定是最慈祥的母亲,却可能是最聪明的母亲,因为她懂得爱孩子的正确方法。在她眼里,“母爱”的意义更加宽泛和博大。
常常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我是个母亲,又是搞幼教工作的,这两种角色穿插在我的生活中,让我常常分不清两者的界限,因为它们是如此相似。有时我会把自己带孩子的心得体会融进工作中,有时工作上的经验又可以拿来教育孩子。我热爱我的工作,也深爱天真可爱的孩子,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还曾经和同事换着带孩子,让孩子体验一下不同家庭的环境和文化。效果非常好。
我对孩子的三大理念是:尊重而不放纵、关怀而不干涉、分享而不教导。家是什么?Family。把它拆开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所以保护孩子的心灵健康尤其重要。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不同家庭氛围里走出来的孩子是不同的。谁的家庭有问题,只要看孩子就可以知道了。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胆小、任性、脾气乖戾,健康家庭的孩子则大多活泼、开朗、外向。
记得有一次和父母带着孩子出去玩,其中有个小女孩特别喜欢吃巧克力糖豆,就背着妈妈在包里放了很多糖豆,到中午野餐的时候她就拿出来吃。结果被她妈妈发现了,马上斥责她说:“谁让你带糖豆来的?不要多吃糖!说过多少遍了!”小女孩的家庭情况有点特殊,一直是妈妈自己带着她,她的脾气很不好。听到妈妈的呵斥,小女孩一声不吭,抓住糖豆就扔在了地上,五颜六色的糖豆被撒了一地。她妈妈冲过来要打她,被我拦住了。我把小女孩抱在怀里,轻轻地抚摸她的头,然后蹲在地上开始一颗一颗地捡糖豆。结果晚上吃饭的时候,小女孩总是往我身边蹭,还时不时摸我一下,冲我笑。我明白,她是在用这种方式表示对我的好感。
苏宇用笔记本电脑为我展示了她对幼儿教育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又是“原生家庭”,又是“爱的标准”,又是心理学,又是教育学,带有浓厚的专业色彩,看得我头大,觉得像是在读一篇深奥的毕业论文。事实上,在幼教这个圈子里,像苏宇这样全面的人才并不多。苏宇幼师毕业之后,大专读管理,本科读中文,研究生读教育。所以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我问苏宇当初为什么选择了幼师,又是怎么想起来自己办幼儿园的,苏宇笑着说,这是一个偶然。
“苏小妹”真成了苏小妹
我上面有3个哥哥,是苏家唯一的小妹,所以向来有“苏小妹”的雅号。而我一直很倾慕古代苏小妹的才情,希望有一天也能像真正的苏小妹一样,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中学的一个暑假,我到一个同学家去玩。在她家里,我看到一架脚踏琴。我一下子就迷上了它的气质,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它在我心目中,不只是一架普通的脚踏琴,也不只是意味着悠扬的音乐,而是象征着一个梦想,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梦想。我想,要是自己也能用脚踏琴弹出动人的乐曲该有多好!那样自己就成了真正的苏小妹了。
同学得意地告诉我,那是她姐姐的,姐姐在读幼师。
幼师?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还有这样的学校,以前还以为只有高中、大学这么一条路呢。
幼师就等于脚踏琴,脚踏琴就等于苏小妹。
我在心里迅速地换算了一下,然后用一秒钟的时间做了改变自己人生的重大决定:我也要上幼师!
还好,爸爸、妈妈、大哥没有阻拦,当然也不是很支持,他们瞪大了眼睛表示怀疑——就你?教小孩儿?
3年后,苏宇幼师毕业了,她成了真正的苏小妹,能拉会唱,多才多艺。她在一所公办幼儿园里当老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后来,苏宇学着别人,买了点红纸和粉笔,用8块钱起家,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办培训班,教4岁至13岁的孩子。那时苏宇刚刚19岁。
希望教给妈妈们一种内驱力
我清楚地记得,办班的第一个月挣了1560元,第二个月挣了3050元。当然,钱对我来说并不重要,我家的经济状况还算可以。重要的是自己在做喜欢的事。和孩子们在一起,特别快乐。
但是我渐渐发现,不是所有母亲都懂得怎样去爱孩子。她们对待孩子的方法有时是不妥当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所要给予孩子的,不仅是丰富的物质和沉重的功课,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做人。而孩子做人的品质,则大多来自家长的身教。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父亲在我1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他在潜移默化中教给我的许多东西,却让我受益无穷。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放暑假,我做完功课后突然心血来潮,决定打扫一下楼道里的卫生。我家住在4楼,我拿着拖把把门口到3楼的楼梯都拖得干干净净,然后就坐在家里等爸爸回来。我想爸爸一定会表扬我的。因为我不但完成了作业,还打扫了卫生。爸爸回来果然表扬了我,他说:“今天表现不错。”但是他又接着说:“不过要是能从1楼拖到4楼就更好了。”“为什么?咱家在4楼住,为什么要拖1楼?”我问。爸爸说:“因为你每天都要从1楼过啊,不能只扫门前雪。”就这么一件很小的事却对我影响特别大,在后来的为人处世中,我常常会想起爸爸说的一些话。很朴素,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
简单地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首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在努力做到这一点,我也希望园里所有孩子的母亲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让所有的母亲具备一种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指某种方法、经验和技巧。这样就可以让妈妈们自发地、理性地去爱孩子,让孩子成长得更加健康。
好孩子育儿网采编(责任编辑:Cx)
采编自: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