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回顾他们的成长史,这些人取得的成就,都与母亲的精心培育相关。
元稹,唐代河南河内人。据史书记载,元稹早年丧父,母亲郑氏有贤德,通文义,十分注重早期启蒙教育,对元稹“亲授书传”。他自幼发愤读书,9岁善文,举贞元九年明经科,曾任监察御史,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唐代著名诗人。他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和母亲的悉心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 休闲 居 编 辑休 闲 宝 贝网
元稹的好友白居易,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长年居官在外,教养白居易的责任自然落在了母亲的肩上。母亲陈氏出身于读书人家庭,“善琴书”。料理家务之余,母亲亲自教白居易识字断文,吟诗作对,循循善诱,诲教不倦,对儿子从未以“一呵一杖加之”。如此,白居易“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声韵”,学问大进,登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与元稹齐名,成为唐代李白、杜甫之后的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欧阳修,4岁丧父,母亲郑氏不仅教他“书字”、“诵文”、“写诗”,而且以父亲正直清廉的清官形象,教导他树立“厚仁乐施”的品德。欧阳修后考取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成为北宋古文派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之所以成就大业,在政坛上建树良多,完全得益于母亲的悉心教导及自己的努力奋斗。
从上述三位古代名人的成长过程看,母亲都是他们各自的第一任老师及影响最大、陶冶最深最久的老师。这些“妈妈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对其心理影响和品质熏陶具有最直接、最有针对性和感染力的特点,因而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
回顾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成功教育实例。人不能成为完人,但你可以尽自己所能把孩子培养成为较为完美的人。成为母亲,是女人的幸福;若成为优秀人物的母亲,更是女人的幸运。请把年轮烙印在你心中的消沉、迷惘和困惑小心收藏起来,将积极、美好、真实的东西教给你的孩子,在寻常生活中培养他们诚实、善良、友爱、进取的美德,为家庭、为祖国培育新时代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