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心声:
在我困窘的时候,希望能见到爸妈安慰的目光,这就象一把绒毛刷子,擦掉眼睛里的灰尘,看到美好的前程和目标;
当我高兴的时候,希望能见到亲人赞许的眼神,就象一幅色调明朗的油画展现在眼前,虽然无言但情谊深厚,足以让人品味许久;
在我伤心的时候,希望能听到亲人鼓励的话语,就象一缕久违的阳光洒向我的心房,让我顿时开朗、坦然起来;
在我烦恼苦闷的时候,感受到的是家中那和谐的气氛,就象春风吹过一池静水,心境随之平静下来。休 闲 居 编 辑休 闲 宝 贝 网
家,对刚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是嗷嗷待哺的摇篮,对大人来说,是人生历程中的驿站。如今,家却成了孩子“学校的延伸”、“学校的第二课堂”:孩子每天背着书包,从这家学校到那家学校,从这个课堂到那个课堂,“两点一线”,完成了学校作业还要写爸爸作业、妈妈作业,白天上老师的课,晚上还要应付各种门类的家庭教师和父母的陪读。除了读书还是读书,家从此失去孩子的笑声、歌声和亲子沟通交谈声。
孩子期望中的家,不仅仅是提供物质的场所,那里有鸡蛋、牛奶、巧克力,更需要有心灵的关怀、情感的支持。家不是学校,也不是课堂。家应该是太阳底下最温馨的乐园,最安全的港湾。家对孩子来说,不是提供食宿的场所,而是心灵的血脉,生命的根,精神力量所在……但现在不少孩子从他诞生到这个世界那天起,感受不到家庭的温馨,他们的父母从小把他们托在他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父母可以“双脱手”,一个星期难得与孩子见一次面;对孩子来说,他们希望家应该是“共同时间”,希望每天有段时间,那怕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也好,可以与父母共同交流沟通分享,不再是只要父母让孩子“听话”,而是孩子与父母共同“对话”,让孩子在“对话”中感受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
采编自: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