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
|
|
|
教育指南 宝贝爱打人的三重剖析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08-04 12:24:58
 
生活场景1
军军跟着妈咪来到游乐场,看到邻居小朋友陶陶也来了,快步跑上前。就在双方家长放心地让他们奔赴对方时,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军军跑到陶陶跟前,伸出巴掌,使劲儿地拍了陶陶一下,陶陶吓了一跳,跟在他身后的奶奶冲上来,不由分说地斥责军军,“哎!你这宝贝怎么打人!”
专家解析:看见宝贝的“攻击”行为,就担心他有“暴力倾向”,于是担心发展下去他会变成一个欺负人爱打架的小霸王。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军军上述“劣迹”,并非他本人的个性,而是他这个年龄段儿童的行为特征。
军军给陶陶一巴掌,绝对不是“打人”,而是问好。这个年龄段的宝贝,往往名副其实地“打”招呼。见到喜欢的人,就给他一巴掌,他们常常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友好。
生活场景2
军军和陶陶在游乐场东奔西跑,滑梯秋千跷跷板,不亦乐乎。陶陶的奶奶叫孙子去喝水吃点心,军军也想起自己带的薯片,从妈咪背的书包里翻出来。陶陶看见军军手里的包装纸很鲜艳,不由得凑过来,伸手就要拿。军军叫了一声,推了陶陶一把,陶陶一屁股坐在地上,有些委屈地哭起来。
专家解析:军军推陶陶,是没有经过思考的本能反应。他并非不愿意跟陶陶分享薯片,而是想自己打开包装,掌握给陶陶多少。陶陶过来“抢”,军军感觉到侵犯,不由自主用排斥那个干扰因素。他并没有预见到,这一推,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生活场景3
军军推了陶陶,陶陶的奶奶怒斥军军,“干嘛推我们?走,陶陶,咱不能跟爱打人的宝贝玩儿!”军军的妈咪脸上有些挂不住了,也跟着数落宝贝,“不是跟你说过好多次不许打人吗?你怎么没记性呢?”
军军放声大哭起来,把手里的薯片狠狠扔到地上。妈咪低头去捡,军军握着拳头一下一下地砸在妈咪背上。
专家解析:军军捶打妈咪,是在发泄难过、恐惧、愤怒和委屈这一连串的负面情绪。看到朋友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而哭起来,军军感到难过;被陶陶奶奶呵斥,军军感到害怕;妈咪批评自己,军军感到生气;妈咪错怪自己,让军军感到委屈。如此强烈的情绪交错在一起,令军军小小的心灵吃不消。
这么大的宝贝,尚不能用语言表达他的感觉、需求和愿望,甚至都不能清醒地意识到他此时此刻都有什么感觉、想做什么,只是又着急又生气,于是以最直接的方式向最安全的那个人发泄出来:打妈咪!
但幼儿的“打人”行为并非成年人心目中的“暴力”,而是特定年龄段的特殊行为特色。他们想控制环境,排斥干扰,宣泄困惑,同时缺乏体会他人感受、控制冲动、预见后果的能力,也缺少社交技巧和经验,于是往往出现攻击能力。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