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 性侵犯:是孩子的伤不是错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6-28 21:53:06
从人权道德的角度来看,儿童性侵犯是对一个生命最彻底的摧残和剥夺。然而,对于儿童性侵犯事件,成人、家庭、社会似乎更关注的是惩罚罪犯、家族的清白、孩子的前途等,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甚至把更多的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这是对那些孩子的第二次伤害!如何帮助那些受侵犯的孩子,使他们的伤痛降低到最小并最终走出阴影,是全社会的责任。
《性之耻,还是伤之痛》一书是中国内地第一个有关儿童性侵犯的社会工作研究文本,讲述的是在中国北方农村柴胡营(化名),一名男教师对6名女学生进行不同程度性侵犯的事情被媒体公布,时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研究生的龙迪,孤身一人来到柴胡营,对受害女孩及其家庭的创伤经历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探索性研究。
资料图片
黑色秘密被揭:震惊、愤怒、自责、眼泪
敬家的慕容第一个说出了那个黑色秘密,结束了6名女孩长达两年之久的性侵犯经历。慕容一直以为老师“干那事儿是上课”,只是这“课”不舒服,后来她拒绝服从,遭老师当众打骂。她“实在抗不住了”,便向奶奶告状,想让家长制止老师的打骂。于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敬家奶奶在临睡前听到孙女说的耸人听闻的悄悄话……
一开始,奶奶嗔怪孙女“胡说”,并警告不能“说谎”。慕容反复保证“是真的”,“俺这6个女生都是”。奶奶这才将信将疑,她神色凝重。爷爷此时已在另一房间睡下,奶奶只好等天亮后再说,但心里却像翻江倒海一般……第二天一早,爷爷听到消息后非常震惊,他不相信“这事儿”竟然发生在学校!老敬夫妇联想到这两年来孙女曾多次无意间流露线索,后悔自己却从未当真!
沈家的朗朗在听说慕容已经说了后,就开始默默流泪,最终承认“老师对我不好”。沈妈当时“吓坏了”,劈手就给女儿一记耳光,厉声责问女儿。想到女儿两年来“遭了多少罪”时,沈妈心如刀绞,抱着女儿失声痛哭。在6名女孩中,只有慕容一人主动说出,其余5人均在惊恐中被迫说出,展现出极为相似的一幕:同班同学的女性家长突然造访,把母亲叫到一旁低声细语,母亲就在外人面前厉声质问女儿“是不是有这回事”。孩子们最初矢口否认,后经女性家长哄劝、威胁和安慰,特别是听到“别的小孩都说了”,才哭着承认。
创伤相继出现:焦虑、害怕、噩梦、内疚
6名受侵犯女孩所普遍存在的创伤反应包括噩梦、闪回(创伤回忆)、害怕报复、焦虑、愤怒及攻击行为、烦(怕)见男人(生)、学习成绩下降等症状。据家长介绍,孩子向警方和媒体反复叙述性侵犯经过后,创伤反应更为强烈。
遭受性侵犯对吴家女儿聪聪影响最大的是“闹心”、噩梦和厌食。事件披露后,聪聪常“因为那事儿而闹心”。没人玩时,“想起以前那破事儿就闹心”,由于“上课时老闹心”,使得聪聪无法专心上课,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在柴胡营,几乎无人不晓李家女儿蔷薇遭受性侵犯“程度最严重”。然而,噩梦并未随着性侵犯的披露而终结。蔷薇时刻担心遭到侵犯者的报复,她噩梦连连,在梦境中永远无法驾驭自己,无力反抗。
受害女孩中,多数独自面对噩梦等症状,有的女孩曾告诉父母,却很难得到帮助。于是,她们选择缄默,并想方设法让自己“忘记”,理由是担心父母“上火”、害怕父母指责、“不知道怎么说”。
援助亟待提供:法律、经济、心理、情感
当被问及需要什么服务时,家长和受害女孩普遍表现出惊愕,因为披露后没有任何部门主动给他们提供过服务。在家长们看来,警方调查和拘捕侵犯者是例行公事;媒体和律师是为了“挣钱”、“业绩”;媒体曝光后,各级领导登门慰问是为了“保住乌纱帽”……
与其他5家相似,周家妈妈所需服务偏向于实际利益和生活安排,而受害女孩则需要康安活动。周妈觉得,最彻底的帮助就是给一家人“换个环境”、“谁也不知道孩子的事儿”,需要镇政府协助转学、搬家,并解决“牵涉到的经济问题”。否则,就应该“给几万块钱”。
张家则曾从家外系统中得到安慰,比如媒体曝光后,各级领导的探访、镇党委书记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侵犯者被判死刑、村民同情受害者等。然而,当被问及如果以后有机会专门为孩子举办免费的康安训练营,是否愿意让女儿参加时,张妈斩钉截铁地说:“坚决不去!”在她看来,“淡忘”、“不要再提起”才是唯一有效的途径。她的女儿张颖则表示愿意参加专门为受害女孩举办的训练营。
总而言之,受害女孩及其家长还需要诸如:处理已经存在的家庭关系创伤;处理性侵犯所引发的其他问题;给孩子辅导功课等方面的服务,以便改善家庭支持功能,促进创伤康复。
编辑:芯蕊休 闲 宝 贝 网
≡
查看、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