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许多为人父母者可能都曾用过此法。不过,激励孩子也应结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恰当的方式,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比如,有的家长总是一味地用美言来激励孩子,但孩子却是毫无“胃口”、“油盐”不进;有的家长喜欢以拔高目标的方式来激励孩子,结果却常常使孩子望尘莫及、心灰意冷;有的家长总是在充满火药味的氛围中激励孩子,最终往往闹得双方“反目”,形成一种难堪的僵局……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激励孩子呢?休 闲居 编 辑休 闲 宝 贝 网
激励目标要切合实际由于孩子的进步大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父母的激励目标也应具有渐进性。因此,家长不妨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地将激励目标逐步向孩子提出来。切莫一下子就把“标杆”竖得高高的。过高的激励目标,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还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来说,家长给孩子设立的激励目标,应该是孩子在经过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之后能够实现的目标。
激励语言要有余味读小学三年级的王波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当他回家把这个喜讯告诉父母时,父亲禁不住喜形于色地说:“我儿子真是好样的,真有出息!”这种表白毫无余味,对孩子并无多大激励作用。如果在后面再补上一句:“当了班长,就该用一个班长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这既蕴含着父母的信任和期望,又给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嚼头也有余味,能对孩子产生更强的激励作用,促使孩子更加努力进取。
营造激励的氛围激励孩子,首先应该营造出一种愉快和谐的氛围。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孩子才能冷静地思考自身的问题,领悟父母的良苦用心,并会积极努力地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
激励目标具体化为了让孩子明确奋斗进取的方向,家长最好是将激励目标具体化。比如以表现很好的孩子的同班同学做“标杆”,让孩子不断地朝“标杆”靠拢,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激励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