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也谈教宝宝识字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
 早教:教您早教的具体方法...
 小男孩谎话连篇愁坏家长
 智商低的孩子就是弱智儿吗...
 特色的饮食礼仪
 让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小挫折,大教育——挫折教...
 春节,学习餐桌礼仪的好机...
 你和孩子共浴吗?
 决定宝宝聪明的关键因素
 1个月宝宝的玩具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8-09-15 22:58:23

    也许有的父母会认为,这种事哪那么凑巧就临到自己的头上呢?只要多加小心,把孩子保护好,他什么都不会遇到。你是否知道,在孩子的世界里,危机并不仅仅是指的是天灾。生活中,许多负面事件,如父母离异、亲人亡故等,如果无法及时、妥善地处理,都会成为孩子心理危机的来源。

  无论是哪种危机,对于正处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都意味着危险,甚至可能会严重威胁其身心健康。而且,当灾难袭来的时候,成人也正处于心理的调适期,再加上孩子缺乏表达压力及求助的能力,这使得这些本该得到更多抚慰的弱小心灵,却常常被所忽视,更难以获得有效的协助。

  事实证明,危机中常常包含着成长的种子和改变的动力,如果我们引领得当,危机往往能够化解为成长的资源。

  真实故事1:

  杨意(女儿10岁)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海啸的新闻不断地在电视、报纸出现。也成了我们家的热点话题。有时候女儿放学回来也会说:“老师说这次有难者里面有许多小孩子。”“爸爸,今天新闻里说一个1岁多的小孩被救了。可他的爸爸妈妈都失踪了。” 

  开始我们没太在意,可后来女儿的焦虑越来越明显。我们一家人本来说好春节去海南度假。那天,女儿回来就哭着说:“妈妈,咱们别去海边了。要是发生海啸怎么办?”

  没想到,万里之外发生的一件事,会对小小的孩子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请问我该怎么对待孩子这些反应呢?

  专家点评:

  从媒体上扑面而来的海啸

  这几年来,不只这次印度洋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空难、校园暴力、地震、伊拉克战争或其他重大灾难事件,都通过媒体的大幅惊悚镜头进入了孩子的视线。这些究竟会对孩子身心造成什么影响呢?

  “9·11”事件后,大量研究表明,让儿童观看大量的残暴画面,容易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现象的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在亲身经历或目睹到一种极大的创伤,特别是威胁到生命或极重大的伤害后,表现出极度的害怕、恐惧、无助感,或表现出紊乱行为的现象。

  对于儿童来说,即便不是亲历创伤性事件,也可能损害他们心中对安全与控制的概念。大多数儿童难以理解这些创伤性事件所能造成的损失、伤害及死亡。他们会担忧这样的事件可能再次发生甚至会发生在自己身边,担忧自己或家人将受到伤害或失去生命。对他们来说,这个世界处处是可怕和风险的。

  虽然同样是害怕和忧虑,但儿童的反应并不一样。不同的儿童会有不同的反应,同一个儿童在不同的阶段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

  儿童面对创伤事件的8种反应方式:

  * 木然、没有反应,而且可能愈来愈漠然;

  * 很胆小,很黏人,很容易受惊吓;

  * 对以前喜欢的活动没有兴趣,变得容易分心,也很爱哭,爱发脾气,不听话;

  * 变得过于乖,甚至表现得超出自己年龄的懂事;

  * 开始出现一些退行行为,年幼时的一些常见行为会重新出现,例如尿床、吸吮手指、紧紧依附着父母或害怕陌生人等;

  * 不愿意单独睡觉,害怕黑暗,不能入睡,或者做噩梦; 

  * 有些儿童则透过某些身体症候来显现他们的恐惧,例如腹痛、头痛或感觉“生病”;

  * 所有儿童都会经历思维上的困难,他们容易变得心烦意乱,感到困扰和迷惑,难以集中注意力等。

  有些孩子会在意外发生过一段时间后才有这些行为,有些孩子只会出现其中的某几种行为。气味、物体或与精神创伤有关的活动都会触发这些反应。儿童可能察觉不到引起这些反应的原因,也意识不到任何行为上的变化,他们不是在故意表现他们的忧虑或恐惧。

  面对这些反应,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对策:

  * 尽量给儿童安全的感觉。用语言安慰或身体接触让他们觉得自己并不孤单,并且坚定地反复保证:“爸爸妈妈跟你在一起,你现在很安全,你不会受到伤害!”

  * 专心地聆听。自由地说出自己的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复原。但是不管孩子多大,都不容易直接说出他们的感觉,特别是还没上学的小孩。我们需要细心察觉孩子的恐惧和忧虑,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 尽力满足孩子的特殊需求。当孩子需要时,能及时伸出援手,不必急急忙忙地叫他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些困难,对他们暂时的“依赖行为”不要介意。如果孩子要求,可以和他一起睡。睡觉前,讲个睡前故事,或放故事录音带、轻音乐,轻拍孩子的背,开着小夜灯,给他们最喜爱的玩具熊或被子,都可以帮助孩子睡着。如果孩子半夜惊醒,要陪他再度入眠。不要担心这样做会宠坏孩子,此时孩子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安抚。

  * 避免接触任何让他害怕的事物。在孩子受到创伤性事件的伤害后的第一个月里,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那些会勾起创伤记忆的电视节目或充满恐怖画面的媒体报道。

  * 维持家里通常的生活习惯。例如饮食、各种家庭活动和睡眠时间等,避免搬新家或出外旅行,留在熟悉的环境中,将使儿童感到更加安全和有条不紊。

  * 向亲友求助。如果父母也因为这些创伤性事件受到严重情绪困扰,暂时无力协助孩子,可以诚恳地向孩子解释,并请一位能够信赖的家人或朋友来帮助您。

  * 采取积极行动减低焦虑。美国儿童发展专家葛罗斯博士建议,父母可通过陪着孩子做卡片、送救援物资到红十字会等有建设性的活动,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受到肯定,减少无力感。

  真实故事2:

  卓伶(儿子6岁) 前不久,我母亲突发疾病去世了。我的儿子和外婆的关系一直很好。外婆住院的两个月期间,孩子只知道外婆病了,却不知道得的什么病,也不知道这种病是致命的。直到外婆去世的第二天,也许是我的神情让孩子觉得很异常。他突然问我:“妈妈,外婆呢?”我告诉他:“外婆去天堂了。”儿子听了“哇哇”大哭:“我知道,外婆死了。我再也见不到她了。”我把孩子搂在怀里,却不知该怎样安慰他。

  从那儿之后,儿子总是和我讨论有关天堂的话题:“妈妈,在天堂能看到我们这个世界吗?”甚至问我:“妈妈,你会死吗?”“我能活多少岁才死。”我实在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些问题。

  专家点评:

  外婆去世了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难免经历亲人亡故的生离死别。但是,因为怕孩子受惊吓,怕孩子不能承受失去亲人的打击,父母大多不让孩子知道真相;再者,父母在面对这一事件时除了要处理繁杂的事物,还要处理自己的哀伤,就使得父母更加缺乏时间与精力关注孩子;另外,也有人认为孩子还小,这些痛苦他还不懂。

  但实际上,正是这些保护与忽略,让儿童难以顺利地走过哀悼过程,或者只能独自面对悲伤,或者急促地处理悲伤,这可能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情绪和行为困扰。

  以下几种帮助将能协助他们顺利度过亲人亡故这个危机。

  1. 亲人去世并不是我们的错

  关键点:提供正确有信息

  孩子所关切的问题,包括“生病是不是会死?”“人为什么会死?”“爸爸妈妈会不会死?”“我会不会死?”“人死后会到哪里去?”等等。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要尽量清楚、简洁地告诉他们事实的真相,不能将死亡渲染得令人恐怖,更不能将亲人的死亡当作恐吓、责备孩子的手段。

  不同年龄的回答方式。

  对五六岁的孩子:可以说死亡就是到另一个世界去。“我们当然不希望外婆离开,但是那个地方可以让外婆不再因为难以救治的疾病而感到痛苦,所以我们不能留她,对不对?”

  对七八岁的孩子:不妨告诉他们,死亡是一自然的现象,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死,外婆的去世不是谁做了什么错事导致的。死只是一个人的身体停止了运作,不会吃、不会喝、不会快乐与伤心、不会感到痛苦、也不会再醒来。

  11岁以后:孩子大概已能明了死亡的意义了,因此可以和孩子一块讨论他们心中的疑惑,这样将更容易使他们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死亡。

  2. 我悲伤,这很正常

  关键点:负面情绪的认同与表达

  表达情绪是应对悲伤的重要方式,也是孩童在经历重大丧失之后进行心理重建的必经途径。要让孩子了解悲伤、焦虑、无助、难过、麻木等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特别需要察觉孩子的焦虑与罪责感。可以利用孩子熟悉的活动协助情绪的表达。例如画画、做游戏、唱歌、读故事书、写日记、写信、一起看照片等。

  不要强迫孩子在短时间内消除这些负性情绪,而是需要多陪伴孩子,告诉他忧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走出你的生活,而不会永无止尽。同时告诉孩子:“经过这件事,你又长大了。”

  3.我们一起来悼念

  关键点:以安全、积极的方式适应失去亲人后的生活

  孩子们也需要与成人一同悼念逝者,共同走过一段悲伤的旅程,但这一切都必须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父母应当为孩子提供持续的支持,可以陪伴孩子回顾、追忆逝者,分享对逝者的想念,这样会使孩子将自己与逝者的关系重新进行定位,还可以促进其压抑情绪的表达。

  分离、丧失与死亡,正如孩童生命中要面对的其他危机一样,是无可逃避、不得不面对的困难。父母协助孩子学习从丧失中寻找有益的经验,学习去面对困境而不是逃避,学习彼此给予支持而不是指责,在经历这样的丧失之后,生命必能获得成长。而父母的爱心与耐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