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打骂不能提高孩子耐挫力
 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弊多利少...
 每个孩子都应学做一次包子...
 啤酒蚊子发酒疯(组图)
 狐狸和鹳
 资深妈妈的育儿宝典(图)
 幼儿教育之植物情感培养
 帮助孩子正确排解压力
 如何打开世界给孩子看?
 作一个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
 何时上幼儿园最好?
 给小孩买书的五个注意(图)...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如何才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7-08-15 16:48:53

 

  Q:我儿子今年2岁半了,可他的注意力一点都不能集中,干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一会做这个,一会做那个。玩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会小汽车、一会小飞机,尤其是我给他讲故事的时候,屁股上就像长了钉子,听不了几分钟就要走开了,画报只能看几页,真怕他从此养成习惯,以后就麻烦了。专家都说3岁前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我如何才能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呢?

  ——佳佳妈妈休 闲 居 编辑休 闲 宝贝 网

  A:佳佳妈妈你好,我很理解你对孩子的关注,早期教育确实很重要,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首先想谈谈“什么是注意力”的问题。

  心理学上说,注意力是个体对外界对象的指向与集中,也就是一种伴随各种认知过程的心理状态,比如:注意看、注意听、注意想、注意闻等等,不管做什么,都存在“注意”的状态,而且要想完成一件事情,就必须“注意”才行。因此,注意力是无处不在的,只是分为有意注意(随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前者是有目的的、特意的注意,而后者则是没有明确目的的注意。

  一般我们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说他有意注意不够集中,不能按照特定的目的来集中,或者集中的时间不够长。那么,3岁之前的孩子他的注意力特点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实际上3岁以前的宝宝是以“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为主导的,也就是宝宝“注意”的活动主要由外界事物、对象的特点所决定,而不是自己有意地根据目的去进行的。比如,一种很突然的声音、一件新颖的玩具、一件富有特点的物品等等,都可能将宝宝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时宝宝的有意注意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有“三分钟热度”已经不错了。而且年龄越小其有意注意时间越短。据研究,一个11~12个月的婴儿凝视成人手中的挂表,一般也不超过15秒钟。所以在3岁前,成人要想帮助儿童学习语言或其他内容,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方法一:以宝宝为中心

  你必须抓住“无意注意”的特点,要善于利用对象的变化来吸引宝宝学习,这时候的教育要以“宝宝为中心”,他对什么感兴趣、他在“注意”什么,他问什么,他想知道什么,就告诉宝宝什么,爸爸妈妈是宝宝了解世界的“桥梁”,而不是“指挥官”、“决定者”。比如,宝宝关注蝴蝶了,你不必非要让他知道蜜蜂,你完全可以将有关“蝴蝶”的知识讲给宝宝听。当宝宝在玩汽车时,你不必非要让他听故事。否则他要这样,你非要他那样,反而分散他的“注意力”,使他难以集中了。

  而事实上,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并不是对立的,前者很多时候会过渡到后者,比如开始可能是鲜艳的颜色吸引了宝宝,这是无意注意;但当宝宝有意地去看或者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就是有意注意了。

  方法二:给宝宝“注意”的时间。

  由于现在我们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这唯一的孩子就成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众多成人的“焦点”,成了众人“注意”的对象,宝宝的一举一动都倍受瞩目,宝宝“注意”什么,大人就会注意什么,而且会赶快提供什么。比如宝宝正饶有趣味地沉浸在“翻书”中,妈妈会立刻过去进行“指导”:宝宝,翻书要这样,一页一页地翻;或者欣喜地夸奖:宝宝,今天你好乖啊,在看书哩?!你看,这是什么?......结果往往是妈妈兴趣盎然了,宝宝却不耐烦了。

  其实,小孩子有自己观察世界、探索世界的独特方式,即使3岁前的小宝宝也需要自己的空间,他“乱翻书”的时候,谁知道他在想什么、在发现什么、在摸索什么。做父母的,要留给孩子“独处”的时间与空间,否则你会打断孩子难得的“有意注意”,你也就成了一个干扰因素,久而久之,他真的会只有“三分钟热度”了。

  有意注意的品质要在实践中培养,当宝宝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时候,就是在发展有意注意,所以留给孩子“观察”与“思考”的空间,就等于在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毕竟有意注意是一个独立而主动的过程,良好的注意力习惯是无数个“注意”时间片段累积的结果。

  方法三:创设良好的“注意”环境。

  除了前面提到的大人要避免成为干扰孩子“注意”的因素外,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习惯中,还要留意孩子的游戏、生活环境的创设。如果你想让孩子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一个事物,那么在这个事物的旁边不要出现过多的其他事物,也就是说让环境“单纯”一些,否则孩子难免会“见异思迁”或者“喜新厌旧”。所以,我经常建议年轻的爸爸妈妈,与孩子玩或者让孩子单独玩的时候,一次不要拿太多的玩具,一般一两件就可以了,要尽可能鼓励孩子玩出多种花样来,这就是“集中”的过程。

  知心提示:刺激过于丰富的环境,不是在维持孩子的注意力,反而使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难以稳定。

  方法四:善用美妙的“好话”。

  儿童心理学家们都说“孩子天生就是社会活动家”,他们对周围的社会环境有着高度的敏感性,他们有着敏锐的触角,能够非常准确地把握他人的评价、他人的“心理状态”,所以你千万别把小孩子当作“聋子”,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地说:我家宝宝就是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等等,或者很不耐烦地斥责孩子:你注意力集中点,看——这是什么!其实这个时候小孩子老早“听懂”了,以后他会“潜在”地逃避做某样事情,谁让你说我不好呢?所以,越小的孩子,如果你期望他怎样,那么就不断地说他能怎样:宝宝,真棒,能想出这么多办法玩小汽车啊!宝宝,书里有很多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把他们找出来吧?!积极的体验是宝宝前进的动力!

  总之,教育的范围其实非常广,而且在无意注意中可以学到的内容往往比有意注意中更广泛、更丰富,甚至更持久。不信,你稍微留意一下宝宝的语言、动作或者其他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绝大多数并不是你有意教的,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有时候你也会惊讶于宝宝的“突变”:他怎么一下子能说那么多话了?这个怪动作不知道是跟谁学的?他怎么知道这个的?

  所以,千万不要强迫儿童长时间的“听话”,教育并不局限在有意注意中,学东西的多少与时间的长短也没有必然的关系,教育的形式并不是简单地“你教-我学”,更不是“板凳”上的“灌输”,早期的教育必须符合孩子早期的特点,才可能是优质的、恰当的!

  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徐浙宁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