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
|
|
|
教育指南 我家的孩子不肯分享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1-13 13:37:10
天天和他的小表姐出去玩时,两人为了地上的几根粉笔头争了起来,贝贝在争执中表现得很没风度,大声尖叫,推搡姐姐,而且不听劝导。家长开始时好言相劝,又返回家中拿来好的粉笔给他,但被他狂怒地打掉在地上,哭叫着说非要刚才那几根粉笔头。面对他近乎歇斯底里的胡搅蛮缠,家长最后失去耐心打了贝贝的屁股。
问题根源 孩子两岁左右,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加强,开始学会说“不!”,开始在乎“自己的”东西。虽然父母反复给他灌输“分享”的意义,但可能收效甚微。他爱的食物,喜欢的玩具,甚至是他坐的椅子,别人是绝不能碰的。父母最开始十分焦虑他的这种趋势,怕他变成一个十足的小气鬼,怕影响他与其他人的交往和相处,可能曾强迫过他把手里的东西分给别人,可结果除了换来他的拼命反抗和大哭之外并不能收到什么效果。
小孩子不肯与人分享是很自然的,而且很小的孩子常常认为凡是他能够得到的东西都是属于他的。但是他们也喜欢讨大人的欢心,如果教给他们分享,他们五六岁时,一般能在大多数时间里和伙伴一起好好地玩。
对症下药
父母需要知道与人分享并不是孩子自发的,你必须教给孩子如何去做。
(1)消除焦虑心理。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身就处在人生的第一个反叛期,独立意识的觉醒其实是孩子成长的标志,作为家长,首先应当喜悦地接纳这一事实。对“占有”的意识增强的同时,他的语言能力又没有发展到他可以很清楚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所以这个时候强迫他去和别人“分享”多半会遭到大哭和抵抗。
这时家长不要把目光盯在诸如“他怎么变成这样?”“这么自私长大之后怎么和人相处?”之类的问题,那样除了带给自己焦虑之外于事无补。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你会发现情况也许没有你设想的那么糟糕。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你在试图理解他,这样才会给之后的疏导教育创造良好的氛围。
(2)允许差异的存在。
不要和别的孩子比较,即使是同龄的。在许多公众场合里,见过有的家长呵斥自己的孩子“看人家多大方,你怎么这么小气呢?快把吃的给小朋友一点!”,甚至强行做主去分配,而孩子呢,要么一脸茫然的表情,要么大哭大闹,弄得家长也非常尴尬。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如果超市里有售漂亮、乖巧、懂事、从不哭闹、热爱学习等等集优点于一身的
“孩子”,你真的会买吗?因为不同,才能凸显个性的魅力,不是吗?别人的孩子懂得谦让很好,但用不着拿别人的优点来比照和要求自己的孩子,如果真的要比,为什么不先比比那谦让孩子背后的家长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呢?何况这里还有一个孩子的自尊心的问题呢。
(3)给孩子时间,先“自私”后“分享”。
只有先确认“拥有”,才能谈到“分享”。“私人拥有”是分享的第一步,也是不可逾越的一步,孩子如果对他所有的东西没有安全感,是很难真正做到去和别人分享的。所以,父母应该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私”心理,让他知道妈妈爸爸会尊重你的独立自主权,要不要和别人分享可以由你自己决定。培养他“我是主人,我可以自己做主”的自豪感和安全感。然后再疏导,讲道理,向他灌输“分享是快乐的”,效果会好许多。
比如让他多做“轮流”和“暂时交换”的游戏,像交换玩具,轮流拍球,这比起把他的好吃的东西给别人要容易接受得多,让孩子最后知道玩具还是属于他的。让孩子从中既体会到分享的意义,又不影响他安全感的建立。
(4)多表扬多鼓励。
平时多鼓励,然后发现一点苗头,一次小小的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让他喜悦地发现原来自己的行为可以让妈妈如此快乐。这样他下次遇到同样情况时会很容易回想起你上次的反应,也会逐渐修正自己的行为。
专家提醒
绝对不能让孩子养成骄纵的性格。
经验分享
孔融让梨的故事要尽早、经常讲给孩子听;而且一发现孩子执着喜欢某样东西的时候就和他一起玩这样东西;告诉他懂得把自己最好的、最喜欢的东西赠送给别人才是真正的长大了(大多数孩子都喜欢让父母夸奖自己长大了)。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