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从幼儿园接回丹丹,发现她的手上有一块青紫,还依稀可辨出是两排小牙印。妈妈问:“丹丹,这是怎么回事?”丹丹说:“壮壮咬的。”“他为什么咬你?”“他跟我抢玩具,我不给他,他就咬我了。”妈妈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自己的宝贝,从来一个手指头都没动过,可到幼儿园,就被小朋友咬了,还这么厉害。妈妈继续问:“那你打他了吗?”“没有。”“那你怎么办了?”“我就哭了!”休 闲 居 编 辑休 闲宝 贝 网
小雨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当妈妈去幼儿园接他时,看到他的脸有一条划痕,老师抱歉地解释说:“小朋友上午自由活动时,他本来和豆豆玩得挺好的,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抓起来了,豆豆把他的脸抓破了。我们赶紧给他用凉毛巾敷了一下,但还是有印,真是对不起。我们以后注意。”听了这些,小雨妈妈也没再说别的,但心里还是疙疙瘩瘩的。
小孩子为什么爱打人?
了解小孩子为什么爱打人,要先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入手。
原因1
2岁多的孩子,正处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时期,此阶段,他们总认为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不懂得分享、合作,争抢玩具是常有的事。
原因2
孩子的语言发展滞后,不能用语言正确处理和小朋友的问题,也易发生咬人、打人、抓人的现象。
原因3
还有的小朋友,打人根本就不是因为要攻击对方,而是向对方表示友好,只是他的行为看上去像是打架,而且不懂得轻重,比如亲小朋友的时候像是在咬人,搂着小朋友的时候像在摔跤,弄疼了被亲被咬的小朋友,那两个人就打起来了。
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之后,心里肯定不舒服。但家长更要学会正确对待。
对待孩子
1.教孩子身手敏捷
在家里,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一玩游戏,比如妈妈和宝宝追打着玩,打宝宝身体时,看看他是否能迅速躲避,假装要打他的脸时,看看他是否能扭过头。从和家长的游戏中,孩子就逐渐能学会躲避危险。同时,也允许孩子和要好的小伙伴之间打闹,这是他们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游戏,他们也能学会躲避危险。
2.和其他孩子交朋友
放学后,有些小朋友不愿回家,还喜欢在幼儿园里玩一会,这时家长要允许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几个要好的小朋友,虽然也会出现争执的场面,但此时家长正好可以观察他们如何处理,当他们无法正确处理时,再帮他们解决,经过这样的交往,宝宝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学会处理问题的。
3.大声求援
有的孩子生性软弱,当别人欺负他时,他只知道向后退,一直退到墙角。宝宝越是退缩,攻击性的宝宝越是厉害。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当告诉他,不用害怕,而要大声喊老师,老师的到来,能阻止攻击性宝宝的行为,同时高声地喊叫,能吸引其他小朋友的注意,使攻击性宝宝住手。
家长的不当做法
不当之一 教宝宝以牙还牙
有的家长在家里总对孩子说:“他打你,你就打他!”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教孩子以牙还牙,他会认为这样的处理方法是最正确的,有可能也成为具有攻击性的宝宝。而且,对于那些生性比较软弱的宝宝,再怎么教也是教不会的。
不当之二 家长介入孩子的纠纷
有的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受欺负了,就去找打人的孩子,帮孩子出气,也有的家长找到对方家长,理论一番,这些做法都有一定的弊端。小孩子打架不记仇,一会儿就好。如果家长亲自出面,反而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
不当之三 教宝宝不和打人的宝宝玩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各种各样的人,如果仅仅因为这个人不好惹,就不和他玩,这其实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变得懦弱。因为在发生争执的过程中,他们也是在经历、在尝试、在体验,孩子间会通过这些逐渐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
不当之四 直接找园长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受欺负,不与班里的老师沟通,而是直接找园长,让园长来解决。这将在带班老师和家长间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应当先找找带班老师,询问情况,看看带班老师的态度。如果孩子总是受欺负,经常身上带着伤回家,那可能是老师的责任心不够或是师生比例不合适,这时需要找园长解决。
给家长的建议
当孩子受欺负后,家长要及时和老师沟通。让老师知道情况。老师一般会多注意攻击性宝宝的行为,避免伤害其他宝宝。有的幼儿园也有一些方法,让孩子们懂得分享。比如每星期有一天是分享日,让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玩具到幼儿园,一起玩,比如在一起吃东西时,先说一遍儿歌:“我爱糖果、我爱饼干,我们从小相亲相爱。”让孩子们学会友爱、团结。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活动,让宝宝拿上他最喜欢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
-(编辑:苏春平)
专业指导/韩琼(北方之星幼儿园园长)
文/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