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让家人快乐而充实的好主意...
 3岁幼儿不反抗就不正常?
 让冲动购物型孩子更理性
 父亲产后抑郁也影响BB发育...
 威信是一种难以估量的力量...
 您家孩子玩具过剩吗?
 模仿孩子的“胡言乱语”
 孩子性别扭曲全因父母
 用好父亲的威严
 青少年与父母吵吵更健康?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发育...
 关注:孩子第一反抗期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多鼓励孩子“帮倒忙”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7-01-30 16:29:36

 

  常有妈妈们又气又恼地抱怨:小家伙今天又帮倒忙了!帮着打扫,碰翻了花瓶;帮着刷碗,打碎了盘子;帮着洗衣,弄湿了鞋子……总之越帮越忙!妈妈们的好心情都在收拾“残局”时给折腾没了。

  也难怪,3~7岁的孩子正处于热衷“帮忙”的时期,他们勇于尝试,愿意参与,渴望帮助他人并得到肯定。但由于生活经验和实际能力不足,常常“好心”办了“坏事”,“帮忙”变成了“帮倒忙”。当孩子仰着小脸,扑闪着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兴致勃勃地恳求你:“妈妈,我来帮帮你吧?”究竟是不耐烦地拒绝他,还是接受他的帮忙,同时鼓励他,帮助他,让“帮倒忙”的小捣蛋变成“帮到忙”的小帮手?看看下面几位妈妈的做法: >>>育儿经:家有小鬼帮倒忙休 闲宝 贝 网

  妈妈A:给帮倒忙的孩子充分的时间

  每天清晨起床,孩子都要抢着帮忙整理被子。可是,叠出的被子奇形怪状不说,孩子的笨手笨脚让人看得心急如焚,孩子上幼儿园倒不急,可是他叠被子耽搁的几分钟就成了妈妈上班迟到的罪魁祸首。

  对策:晚上尽量安排孩子早睡,和孩子商量好,如果要整理被子,就要比原来提前10分钟起床。

  妈妈B:给帮倒忙的孩子独立的空间

  妈妈洗衣服,孩子也不愿闲着,洗的时候他也洗,漂的时候,他还往洗衣盆里加洗衣粉。洗一次衣服,屋里就狼藉一次,地上到处是洗衣水和洗衣粉。不光要手忙脚乱地制止他,洗完衣服后还套清洁房间。

  对策:准备一个小盆,盛上小半盆水,把孩子的手巾之类放入其中,交给孩子洗。并给他划分一小块地方作为“独立王国”,然后互不干扰,各负其责。

  妈妈C:给帮倒忙的孩子合适的工具

  清扫的时候,孩子最爱参与。可矮个头的他还不及扫帚高。看他摇摇摆摆吃力地拿那些工具扫地,真为他的安全捏把汗,可千万别跌倒呀!

  对策:去超市选择一些小的塑料清扫工具,轻巧且颜色鲜艳,让孩子看上去喜欢,用起来顺手,同时对孩子进行一些安全意识教育。 >>>给你帮倒忙的孩子有潜质

  孩子帮忙,是体贴父母,爱生活爱劳动的表现,虽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可是孩子从“帮倒忙”直至“帮到忙”,毕竟还需要一个过程,这便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一个过程。妈妈们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耐心!

    眼神阅读:什么是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我们对年轻父母有以下几条建议:

  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 >>>注意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

  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以礼相待———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调查表明,民主协商型父母与独断专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通情达理,受同伴欢迎,能与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为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做的是:

  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父母要礼待孩子,对孩子讲文明礼貌,不打骂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绝不吝啬赞赏。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可能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可敬。

  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

  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为此,父母可采用各种形式来进行:鼓励孩子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长得怎么样、身材如何;启发孩子通过不同的手段,绘出自己的形象,比如躺在地上,请父母帮忙描出身体的轮廓,然后自己进行剪贴,也可自己画自画像;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照片、作品进行分类、整理,按日期前后进行排列,或按照内容进行编排,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成长档案;把各种折纸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使孩子能经常翻阅、观赏,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此外,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十分重要。幼年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父母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养孩子克制力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订规章制度,鼓励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队长”,带头遵守家规家法。

  为使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父母还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可通过游戏来进行。 >>>心理健康的重要六个标准

  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怕黑,不敢独自一人睡觉,父母可在3岁孩子的卧室放一盏调光台灯,而对4岁的孩子,父母则可关灯,让孩子边听录音磁带里的故事边进入梦乡。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

  编辑:芯蕊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