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赤脚活动可增强儿童体质
 孩子做事拖拉,请问该怎么...
 爱孩子,就从生活开始
 幼儿弄不清男女之别
 学校家中儿童更易“受伤”...
 争论:入学是5岁好还是6岁...
 宝宝的营养状况与智力发育...
 孩子患变异性哮喘,用哪些...
 4岁10月
 教你简单修理玩具
 如何才能让孩子尽快入睡—...
 患扁桃体炎孩子护理与治疗...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学龄前 >> 

学龄前 海归派子女教育遭遇尴尬
  人气: 5 【字体:
  发布时间:2008-08-22 01:57:15

  京豆妈妈 转贴: (写于8/27/2002 11:00:55 AM)

抢在美国小学开学前,戴女士带着她的一对儿女赶回了加州。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她伤心地告诉记者:“我从来没想到过,孩子在国内上学会遇到这么多麻烦。”

她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他们一家从美国回上海后,安置7岁半儿子的就学问题,成了一件最困难的事。进第一个重点小学的一年级上了还不到一个星期,老师就严厉地提出:“他肯定不行,你明天必须把他带走!” 经熟人介绍,戴女士又把儿子带进了一家区重点,校长挑剔地迅速发问:“32加32等于多少?”“64”。“64加64呢?” 儿子刚犹豫了一下,就遭到一句不耐烦的追问:“你懂不懂中文呀?怎么那么慢!”戴女士只得陪笑,让他试试吧!旁听可不可以?学费赞助费我都照付!一个月后,班主任又不耐烦了:“上课手不停脚不停,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回答问题也很慢,还是让他去读幼儿园吧。”

像戴女士这样的留学生归国后,孩子遭遇教育难题的不在少数。这些孩子基本都是出生成长于国外,结交的朋友、接触到的教育系统都是西方的。和父母一起回到国内,对他们来说,意味着离别熟悉的朋友,放弃习惯的生活环境、语言环境,以及适应陌生的教育方式。

彭铁城先生上班的时候,总要惦记在家中无所事事的12岁儿子。从微软研究院回国后,彭先生煞费苦心地给孩子挑了一所贵族学校,那里,是海归派子女云集的地方。学生们说英语、学美国的教材、外教授课……环境俨然跟国外一样。彭先生“展望”:等孩子一能自立,就把他送回美国读大学。

可到了暑假,问题出现了。学校地处北京郊区,同学的家相距遥远,孩子们又都不太会中文,很少走动。结果,儿子只能每天在家看国外电视、DVD,上网和美国朋友聊天,过着跟他年龄不相符的闭塞生活。“他真是挺寂寞的。”彭先生十分心疼。所以,虽然他认为自己在国内的发展很不错,但也不得不重新考虑。他说:“我和夫人最近还是在打算回美国发展,孩子的教育毕竟是大问题。”

在国外,他们觉得学校教育的孩子太轻松太放纵,回到国内,又受不了教师对孩子的过分严厉和教育体系的刻板。一位从温哥华来的台湾父亲说,他孩子上学的地方,为了不把操场上的草坪踩坏,老师不让孩子跑不让孩子跳,只可以在操场上慢慢走,对孩子来说太压抑了。

他们认为国内公立学校的教育方式有许多应该调整和改善的地方,但升学率逼得老师也没办法。所以,海归派们相对更信任私立学校,“为了钱,他们起码能以人为本一点。”他们说,在公立学校,上课是封闭的,家长根本无法了解老师的授课情况。而在私立学校,家长可以任意地旁听,及时把孩子的情况和老师交流,老师也更愿意听取家长的意见。

俞老师5岁的女儿在加拿大上了半年幼儿园回到国内,“我送她去幼儿园,第一天她很高兴地去了。第二天就哭,不想去。第三天,手拉着我的车门,死活不进去。” 女儿讲出的理由,吓了俞老师一大跳。过程是这样的:老师在教室里骂别的孩子,把那个同学骂哭了,女儿说,在国外的时候,即使我们犯了错误,老师总是跟我们好好说,从来不骂我,我害怕。女儿还说,这个老师骂人的时候,是怀里抱着她骂的。结果,下课以后,女儿想和别的小朋友玩,别的小孩都不愿意和她玩。所以女儿以后就再也不愿意去幼儿园了。

大家都在呼吁:海归派归国创业正当时,而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子女的教育是相当大的砝码,如果配套的教育工程解决不好,已经安了巢的燕子也会飞走。因此,戴女士说,良好的创业环境是否该包含子女的教育环境?

其实,在海归派子女身上折射出来的教育问题,是所有孩子都共同遭遇的,只不过,在这些小海归的身上表现出的反差更大。而要想改变这种种的不如意,不仅仅是哪几所学校或哪几个老师的问题。

当当妈 的回复: (写于8/27/2002 6:23:52 PM)

国内的教育是否真的那么不可救药,到底症结在哪儿?症结主要不在硬件,不在条件,而在于我们心里,在于我们把现有做法看得天经地义,稍有偏离便惶恐不安。可是,任何做法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环境变了,我们却仍看不到其他的可能性。

九月要到了,妈妈们又开始为孩子入园焦心。有很多老师说,如果家长陪,孩子就离不开;如果从半天开始过渡,孩子就会一到中午就闹着回家。为什么就这么不相信孩子?我们幼儿园一年半以来,每个孩子都是从家长陪开始,2岁的孩子都从半天开始过渡,每个孩子都很快独立,没有那么痛苦的过程。国内外多少幼儿园的经验都已经证明,如果给孩子时间,让他们慢慢地适应,他们是可以自己逐渐独立的。

听说过这种说法:孩子学游泳都得硬着心肠让教练扔到水里,两星期就能学会,不然学不会。我儿子没有被教练扔到水里,仍然学会游泳。更重要的是,我得到了一个自信、充满主动性和创造力的孩子。最容易改变的,是外部环境。最难改变的,是人的内心。

≡ 查看、发表评论 ≡

妫f牠銆� | 閼叉彃鍔归弬浼存 | 閹偓鐎涙洝鍎欓弫锟� | 閼叉彃鍔归弮鈺傛殌 | 鐎规繂鐤傜€涳箒澹� | 閼叉彃鍔笷AQ | 鐎规繆绀夋稉濠氥€� | 娴滆弓缈扮粈鎯у隘
Powered by Nicebaby.org © 2006-2009 娴兼垿妫界€规繆绀夌純锟�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