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克服阻碍个性发展的因素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3-21 19:36:27
个性指的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积淀和反映。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孩子。孩子的个性虽有遗传因素,但更多的是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3~8岁期间,孩子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期。随着孩子年龄的逐渐增大,其个性特质会变得越来越稳定,个性倾向性也会越来越鲜明。
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主要是开发孩子的智力、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实际上,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把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和生活习惯放在首位,这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品质。父母尤其是要关心孩子个性结构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防止暴躁、嫉妒、任性、孤僻、怯懦、自卑、狭隘、神经质等个性特征的发生。发展孩子良好的个性特点,使其个性与社会化相统一。休 闲 宝 贝 网
具体来说,父母可从以下方面克服阻碍孩子个性发展的因素,培养和发展孩子良好的个性。
(1)要有耐心
我们都知道人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尤其是当你的孩子一次次将你惹怒,你可能会禁不住火冒三丈,对他大声训斥甚至暴打,这样一来,你是出气了,可是否想过,你的这种行为和做法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个性。孩子会从你的行为中渐渐养成遇事没耐心,喜怒无常,粗暴等不良习惯。因此,当孩子惹你不高兴时,最好能压下怒火,冷静的分析一下原因,尽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当然,父母还可有意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如,当孩子向你提出合理要求时,不要立即满足他,可这样对他说:“宝贝,妈妈(爸爸)正忙着,等做完事再过来陪你。”这样就能慢慢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让他学会等待。
(2)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孩子学习过程中碰到一些失败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此时,父母要做的是耐心教导孩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新鼓足勇气,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学会坚强的面对困难。父母还可以给孩子讲一些英雄人物怎样战胜困难的故事,或把自己面对困难时的经验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享,使他尽快恢复快乐的心情。
(3)言必行,行必果
父母如果能坚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不但可以获得孩子对自己的信任,还可以树立父母的威信。这就需要父母尽可能地言行一致,始终如一,以免造成孩子思维、判断的混乱和无理取闹。如,父母在处理同样的事情时要给出同样的标准,即便需要根据场合的不同做出变化,也要及时地给孩子解释清楚。
(4)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思维,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到充分尊重孩子的这些感受,而不是要求他事事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做。即使是为了孩子好,也要充分考虑他能否按受,以商量的口气和孩子说话,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父母不妨尝试让孩子按照他自己的意愿行事,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开心、乐观,还能养成孩子独立、有主见的性格。
(5)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对于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父母一定要坚决地对孩子说“不”。如果父母只是半推半就,就等于给了孩子机会,而一旦松了口,孩子的这种无理要求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到时,父母只有无奈和被动接受的份了。因此,一旦孩子提出了无理要求,父母一定要态度坚决而又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态度,让孩子知道这件事父母不让做。
(6)给孩子权力和责任
权力和责任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当我们得到权力的同时,其实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在培养孩子的个性上,父母应让他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力和责任,这样可以培养他从小养成凡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谨慎的心理。 孩子最初的权力往往表现在他的选择上,父母不妨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孩子。如果父母因为害怕孩子选择错误而替孩子做主,从来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力,那么孩子就永远也不会选择,永远没有自主性。当然,在给孩子权力的同时,父母应明确地告诉孩子,他所要承担的责任,让他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使孩子从小养成勇敢面对、敢于承担责任的作风。
(7)让孩子了解别人的感受
让孩子了解父母和别人的感受,对于从小培养他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学会体谅父母、体谅别人很有好处,同时还能起到让他学会自我约束的能力。如,父母要是很累或很忙,不能陪孩子一起玩,可明确地告诉他自己不能陪他玩;和孩子一起在路上时,要让他知道你抱着他走路会很累,尽量让他自己走;让他知道打别人,别人会很痛,要想打别人先打自己试试看。
摘自:《启动孩子的天才思维》
编辑:小元
≡
查看、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