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甘:北京大学学士,硕士,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中国奥尔夫学会早期音乐教育中心副主任,知名幼教机构小橡树幼儿园创办人,《父母》杂志、新浪网亲子中心特聘专家,《父母必读》、《父母》等各大育儿杂志专栏作家。
第一次听到中外育儿观的比较,记得还是在大学的时候。当时著名学者温元凯来北大,谈到自己游学国外的感触时说,西方孩子摔倒了,妈妈会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不像中国的大人,大呼小叫,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个说法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后来读研究生的时候,看了费孝通先生的《美国人的性格》一书,其中讲到成年人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与社会文化传统的关联。例如,在处理孩子之间争执时,英、美和中国成年人的态度,反映了不同社会的规则。费先生回忆自己幼时,祖母总是要求自己“君子动口不动手”,因为社会舆论与权威自会帮助不动手的孩子讨还公道。英国人则鼓励孩子勇敢,但打架要有风度,弱者敢于挑战强者是勇气,强者凌弱则为大家所不齿。美国因文化多元,更鼓励孩子敢于打斗的一面。费先生进而发现,中国的社会文化也在变化当中,自己面对孩子争执时,已经鼓励孩子自行解决,和自己的祖母已有不同。休 闲 宝 贝 网
生活在自己的文化中,就好像鱼生活在水中,意识不到水的存在。当我们走近异文化,发现别人的做法和我们不同时,惊异之余,往往会反思自己过去习以为常的做法,产生“从来如此,便对么”的疑问,于是产生了文化的自觉。在我国七十年代末再次打开国门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这样的感受,产生对自己育儿做法的反思。比如前边讲过的当孩子摔倒时,西方父母可能不太在意,而中国家长习惯的做法不光要去扶孩子,有的还会去打地,给孩子“出气”;西方孩子往往很小就开始独睡,而中国孩子往往和父母睡;有的西方家庭会让孩子做“按劳取酬”的家务,而且十几岁的孩子普遍有去打工挣零花钱的经历,但中国家长容易担心这样做会让孩子从小沾上“铜臭气”等等,这些东西方育儿观念或方法上的差异被父母们发现并广泛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几十年,也是人们高度关注教育改革的时期。与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满相联系,人们在比较东西方育儿方式的不同时,容易把某些育儿方法的影响或效果,直接与教育目标联系起来,比如,独睡与孩子自主性的发展,付酬家务与财商教育等。于是出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一方面,追求现代教育理念的家长,惟恐自己的做法跟不上时代,影响了孩子的发展,非常紧张,把一些具体做法绝对化;另一方面,也有的人认为,西方做法与中国国情不符,拒绝进行这类反思。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比较极端,而极端,往往容易导致僵化。
首先,文化传统,常不能摆脱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仔细分析,一些育儿方式的差异,与其说反映了西方的思维对立,不如说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比如,西方人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发展孩子的“财商”,和工业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有关。又比如,据研究,婴儿独睡之所以在西方社会风行,也来自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当社会富裕后,住房格局改变,婴儿房出现,婴儿房所代表的中产阶级富裕生活方式,开始占据社会主流地位,通过广告、期刊等媒介得到彰显,因而婴儿独睡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西方以核心家庭为主,人工成本高,照顾婴儿的人手短缺,也客观上造成父母需要尽早训练婴儿独睡。我们应该看到,西方一些现代育儿产品的使用,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时,就会水到渠成地出现,不能一律斥之以“不符合中国国情”而打入冷宫。
其次,无论是东西方社会,都存在多元格局,有着区域性差异。所谓“西方”,不是铁板一块,人人相同,在不同阶层、不同族群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仍拿上述婴儿睡眠来说,尽管婴儿独睡在中产阶级白人中比较普遍,但其他族群和阶层也有一些差异。即使在中产白人家庭中,也有一些母亲公开承认自己未能成功训练婴儿独睡,满足于分分合合的现状。非主流的声音中,也一直有人提倡family bed,认为婴儿与父母同睡,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甚至降低婴儿猝死率。
所以,我们面对文化差异时,如能冷静反思,学会判断哪种育儿方法更符合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更适合自己的宝宝,不盲目,不过激,可能更利于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来源:孩子宝贝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