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梳头时要爸爸扎小辫,看电视时要坐在爸爸的腿上,晚上睡觉要爸爸给她讲故事。一次,菲菲搂着爸爸的脖子说:“爸爸,我认为你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可妈妈总说你。”妈妈开玩笑地说:“我们家的菲菲好像在跟爸爸谈恋爱。”没想到菲菲听了此话,一本正经地拉住爸爸,庄重地宣布:“我要和爸爸结婚!”妈妈故意让爸爸将自己抱得紧紧的,笑着对菲菲说:“你说爸爸更爱我们俩哪一个呢?”菲菲一声不吭,含着泪低着头悄悄地走了。
许多孩子到了一定年龄,都会表现出对父母中异性的特别爱慕与亲昵。菲菲妈妈这种处理方式,在大人看来像是开玩笑,对孩子来说却是一种伤害,妈妈是在刻意破坏孩子浪漫的感觉。除了菲菲妈妈采用的这种做法,面对孩子挚热的情怀,有些家长还会“心怀不满”,故意在孩子面前强调对方身上的缺点,甚至“打击报复”,所有这些举动都是因为不了解儿童心理成熟的规律造成的。 休 闲 宝 贝网
无庸讳言,大多数孩子的第一次“浪漫恋情”是献给父母的,甚至很多女孩一直到长大成人,还在心里埋藏着一个愿望:我要找一个像爸爸那样的丈夫。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依赖性的爱演变为最真诚的爱慕。男孩会对妈妈表现出热情,甚至会因妈妈对爸爸的爱而醋意大发,视爸爸为拦路虎,当然他自己并不会很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出于对母亲的热爱,男孩想成为父亲的翻版,他穿爸爸的衣服和鞋子,系爸爸的领带,像爸爸那样刮胡子、抽烟甚至翘二郎腿,大声地点评他人的不是,他在努力显得更有男子气概。
每个小女孩都会模仿妈妈,会一连几小时在镜子前搔首弄姿,试穿妈妈的高跟鞋,用胭脂在自己的脸上涂抹,只要像妈妈就好。女孩甚至会想如果妈妈突然不见了,她和父亲该多么地幸福。
这种完全占有自己的爱恋对象的欲念,尽管都是无意识的,孩子还是明白他没有这个权利,因此他会为这些想法担惊受怕,内心不得安宁,甚至会成为他日后心理疾病的根源。在父母失和的家庭或单亲家庭里,这种情绪会困扰孩子,如果家庭和睦,便会自然消失。因此,切忌不要让孩子有负罪感。
孩子3岁以后,对父母怀有的这种爱意,有时确实是一种类似性欲的感情,即便如此也很正常,属于普遍现象,无任何危险,这是对亲人情深意重的表现。而且可以肯定地说,孩子对父母中异性的浪漫爱恋,将奠定他未来家庭生活的模型。
育儿启示
以不变应万变
冷静地对待孩子对你的态度变化。在恋母情结的年龄,情感是相对抗的,排斥、吸引、引诱、负罪感等等。孩子很可能在几天之内,从“我爱你!”一下转变为“我恨你!”这段时间,父母应减少和孩子的身体接触,改用更谨慎的语言来替代。
※ 如果你的小男孩跳上你的膝盖,目光闪亮,紧紧贴近你的身体,寻找你的乳房,怎么办?适当的做法是不要指责他的行为,轻轻地分开他的手,转移他的注意力,向他提议做一个别的游戏。
※ 如果孩子宣称要嫁给爸爸或娶妈妈时,不要嘲笑孩子,把这看成是一种自然现象。
※ 努力成为值得孩子爱慕和崇敬的人,完善自己,让孩子在模仿时多学些你们身上的优点。
※ 当孩子表现出对父母中同性一方的嫉妒时,尽量将其在萌芽阶段去除,减轻孩子的负罪感。
※ 不要向孩子显示,妈妈爱儿子胜过爱丈夫,爸爸爱女儿胜过爱妻子。即便事实如此,也要小心隐藏。
相关链接
为什么爱上的人是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
台湾临床心理学家黄维仁博士在其著作中提到,生活中有时我们会特别被某一类人所吸引,与他们产生爱或恨的关系,可能是在这些人身上有与我们父母相似或相同的心理特征,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得到父母未曾得到的一些心理需求和渴求。因此,家庭中的成长经历与日后的婚姻爱情关系紧密相关。
摘自《读懂孩子的心》
编辑: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