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早产儿营养及喂养
 5岁宝宝的游戏
 激励孩子的艺术
 乖乖起床有妙招
 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怎样指导1~3岁孩子玩角色...
 刚上小学的孩子上课时要小...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脊柱侧凸
 创造机会快乐学习
 斩断孩子“无望的罗曼史”...
 怎样培养儿童的独立性呢?...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学龄前 >> 

学龄前 美国的双语教育不是垃圾!
  人气: 3 【字体:
  发布时间:2008-09-02 15:55:00

  junwan88的原帖:(写于10/27/00 9:55:37 PM)

看了心痕转贴的“将美国的双语教育扔进垃圾桶” 的文章,颇有感触。

作者为女儿在美十几年,说一口纯正英文而笑傲江湖,听起来有点可笑。一个从三岁开始,在山东呆了十几年的人,不会说纯正山东味才叫怪呢!何为纯正?一方人,言一方话。学语言发音,必是要有语言氛围。中学时候,在华师大附中,一群老师学生都说师大普通话,别人听了别扭,可那也纯属“纯正” 。语言是一种能力,包括听写读,发音仅是一个方面。父母不是英语专业出生的人,大有人在,父母是英文专业,能纯正的又有几个?作者坚持不教女儿英文,自然有美国老师教,作者不与女儿说英文,自然有美国同学说。何为口音?一方人,言一方话的习惯。过了十七八岁,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基本固定下来。但这也不是一定的,有语言能力的人,在随环境的改变,如出国留学,与外族人生活而改变。

体谅美国双语教育的苦衷,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每年有上万的移民,这其中有多少青少年和儿童。母语不是英语的父母,大多数在家说母语,尤其是中华儿女,决不甘心放弃中文教育。所以,每年新生入学,总是有小部份学生有语言问题。在我身边,就有最好的例子。K是在北京读玩小学五年级,才来到父母身边。在原来的学校,她是年级的优秀生,来了之后,上课听不懂,回家就哭闹着回北京。在学校的双语班补习了半年,加上父母的帮助,现在上课都能听懂。稚嫩的脸上才稍稍露出笑容。把一个小孩子扔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离开父母亲人,是一种残忍;把一个学童放入一个纯正的外语中,也是一种残忍。我不知道每一个成年人是不是都学会了坚强,但我知道幼小的心灵会受伤害。有多年移民经验的国家,包括加拿大,都有长期的经验,有它存在的道理。

作者反复强调女儿在家要求说中文,这一点要做到是不容易。经常是因为孩子上学,父母渐渐被同化了,在家也跟着说英文了。然而,他批评美国的双语教育,那他自己引以为自豪的教育是什么呢?他不是也让女儿沉浸在两种语言中吗? 教孩子学双语是一件好事,每一个父母都希望儿女成龙成凤。按作者的理论,在国内的孩子如何学英文呢?国内的父母大人可难煞了,何来纯正英语?找有洋人的学校,学费不止几千几万。十年英语教学,要年年保证洋教师,难呀。况且身边一群普大的留学生,在国内就托福高分,似乎也未被纯正英语困扰。先生的老板是科大出生,属所谓有外国口音者,但也没影响到做名校教授。

学双语是培养一种学习能力,学习兴趣。P和L今年五六岁,同上学前班。P是四岁来美,没在美上过幼儿园,直接入学。父母的观点有点类似文作者,不教任何东西,希望P象一张白纸一样,接受纯正教育。L随父母从以色列来美,在以学过希伯莱语,在美上过半年幼儿园,母亲还教中文写字,学图画。P和L的英语都属于要上双语课的,每天有半个小时的双语课。几周下来,L比P更快适应了英语课,并且能复述上课内容。

在河边看别人钓鱼,一位渔人曾对我说:“你给孩子一条鱼,他可以吃一天的鱼。你教会他钓鱼,他可以吃一辈子的鱼。” 这句话,给我印象特深。一个成功的父母不是给孩子财富,而是给他获得财富的能力。学双语也是如此。

虽然钻石最终会放射光芒,为何不先擦亮它呢!

≡ 查看、发表评论 ≡

棣栭〉 | 鑲插効鏂伴椈 | 鎬€瀛曡儙鏁� | 鑲插効鏃╂暀 | 瀹濆疂瀛﹁壓 | 鑲插効FAQ | 瀹濊礉涓婚〉 | 浜蹭翰绀惧尯
Powered by Nicebaby.org © 2006-2009 浼戦棽瀹濊礉缃� inc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