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外出带宝宝要选对“帮手”...
 饭前便后洗手预防肠道传染...
 孩子发烧时需注意的事项
 幼儿进食海鲜的注意事项
 素质教育是什么
 为何宝宝睡觉一般都很晚?...
 5岁前与父母同睡有益健康
 小食谱:磨牙水果三文治
 宝宝尿床的原因,你知道吗
 儿童吃春笋小心别过敏
 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
 换频道时让孩子眨眨眼(图)...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幼儿期 >> 

幼儿期 婴儿夜啼会影响身体成长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7-09-21 08:57:46

 


休 闲居编 辑休 闲 宝 贝 网


  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可以说昼夜不分,醒了就吃,吃饱了就睡,一直到4~5个月才逐渐形成规律。到7~8个月时,80%的婴儿白天醒(偶睡一下)晚上睡,到1岁时接近成人的生活规律。



  所谓“夜啼郎”是指白天睡、晚上醒而啼哭的孩子。对婴儿本身来说,生长激素在晚上熟睡时分泌,促使孩子身高的增长,夜啼时间一久,身长增加的速度就会显得缓慢。



  婴儿夜啼除了生物时钟尚未转向成人化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太冷、太热、太闷均使小儿不适而哭闹。还有一些婴儿半夜一定要喂一次奶,如果不喂就哭闹不止。有的婴儿尿布湿了,如果不及时更换也要哭闹。其他如某些疾病(佝偻病、尿布疹等)也可引起夜间啼哭。



  纠正婴儿夜啼要消除诱因。对小儿生物时钟日夜颠倒的现象要逐步纠正,白天不要让孩子的睡眠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孩子醒时要充分利用声、光、语言等逗引他,延长清醒时间。晚上则要避免其过度兴奋而不入睡或产生夜惊。卧室内外要安静,温度适宜。如有疾病应及时治疗。



  孩子睡眠时间的掌握如下:新生儿每天20小时;2~5个月的婴儿每天17~18小时;6~12个月的婴儿每天14~15小时;1~3岁的孩子每天12~13小时;3~7岁的孩子每天10~12小时;7岁以上的孩子每天9~10小时。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