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 |
|
|
|
幼儿期 谁有资格做父母?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19 19:00:48
休 闲 居 编 辑休 闲 宝 贝 网
《我们配做父母吗?》这本书的出现代表了一种非常迫切的忧患意识。因为人文教育虽然在我们学校里也有些位置,教育部门各级领导也关注,但是毕竟是非常不够的,与商业广告和营销管理一套西方实用性新知识比起来,当今孩子们所得到的人文濡染,比前辈少了许多许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了。中国传统教育是以人文为主的。资本主义是以利润为价值导向的社会,其人生观和传统社会有了根本的不同。这样一来,西学东渐以来的现代的社会转型,使中国自己的人文教育传统基本上被取代了。即使不能说它完全中断了,至少是发生了断裂。曾莉借鉴西方文化对人的关怀,反过来看中国,其实只是一个维度。我从这个维度联想到,还有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本土的维度可以开发。有许多东西实际上是相通的。比如说中国道家思想,就包含着当今环保意识和生命伦理的基本内容。什么天人不相争,什么生物的权利,道家圣人都讲到了。最高的范畴——道,也不能超过自然,而且是效法自然的。
今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需要就业,教育也就跟随着就业的指挥棒而旋转。这样的急功近利式的教育,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人呢?十分堪忧。可以说已经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以大学教育而言,我们的大学现状几乎是人文扫地了。上层主管者注重的是规模与招生和毕业的人数,搞大跃进式的高校合并与年年大扩招。下面的经营者则见风使舵,把学校变成了生财的场所。高收费和乱收费把教育变成了产业。老师们见面谈的最多的是买大房子和买车;而学生入校经济负担巨大,一心想学个实用的专业,好等毕业后迅速得到高薪职业的回报。在这样的大学氛围里怎能够有利于人文素质呢?会培养(摧残?)出什么样的人格呢?如果对照一下大学的鼻祖牛津、剑桥,就知道差别有多大了。进入那样的学校,首先感觉就不一样。哥特式的建筑似乎要引导人蔑视世俗而追寻灵性。这些大学给人的最大益处是一种提升精神的有效动力。站在剑桥的学院里,左有达尔文的肖像,右面有牛顿的肖像。置身于这些伟人之间的学生,不容易把神圣的教育同谋求职业饭碗联系为一体。这根本就是两回事。与新兴的企业管理一类学科相比,人文学科依然是这些学校的立校之本。我们这边呢?立志学习文史哲的学生越来越稀有,一般是数理化考不好的才转到文科这里来。清华大学的学生以硫酸试动物园之熊的事件,虽看似偶然,其实是有相当代表性的。这种现象值得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乃至家长们好好思考。大学毕业有一技之长就行了吗?即使掌握了相关的科学技术,专业成绩也很好,但是对生命和苦难这些根本性的人生问题几乎茫然无知,那么这样的教育不是有致命缺陷的吗?应该说是发生了根本方向的偏差。
从当今这样的教育现状背景下看,《我们配做父母吗?》这样一本专谈人文教育的书,会显得非常有意义。而且它还可以引发出其他一些问题来。比如说可以促使教师们思考“我们还配做教师吗?”尤其是人文学科的的教师。中国的传统中没有人为宗教(佛教是外来的)。但是古代的“教”这个概念就带有宗教和教育的双重蕴涵!从字形上看,“教”的本义是使人孝。孝这个字的古写法:上面是垂垂白发的老人,手下面扶着的是个小孩子。这就是孝,是最亲近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写照。中国式的教育就是以这种现世的人际关系为核心的一套修身学理为基础的。这也就是儒家教育的核心。相比之下,自然科学几乎没有太重要的位置。《我们配做父母吗?》前两部分所讲的生命关怀的内容,正好和儒家的教育观即育人理论形成了对应。在这双重参照下,今天我们把教育误解成了传授高科技的手段来谋生、挣钱、养家,争取小康的生活,这实际上把“教”的本质给遮蔽了。可见,从本书中可以引发出的思考是有普遍意义的,也是所有的父母和教师迫切需要的。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