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如何让宝宝拥有健美的头发...
 水果能代替蔬菜吗
 试试你的宝宝发育正常吗?...
 为家中宝宝的营养补充加分...
 小婴儿感冒未愈能服用双黄...
 儿童意外伤害的急救原则
 小儿体温调节有哪些特点
 春季孩子上火,炎症所致
 宝宝不肯用奶瓶咋办?
 如何避免宝宝经常感染气管...
 选购0-1岁宝宝用品全攻略
 5种童车质量不合格(图)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婴儿期 >> 

婴儿期 宝宝需要打那些疫苗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8-01-08 06:24:40

 

麻疹、风疹、腮腺炎可同时预防 

  麻疹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来我国普遍开展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发病年龄向後推移,青少年和成年发病率相对上升。麻疹发病初期,犹如上感的症状,有发热、鼻塞、打喷嚏,同时有怕光、流泪和眼分泌物增多等不适。在发热的第2~3天口腔两旁颊粘膜出现像针头大小的灰白色斑点,周围发红,称为麻疹粘膜斑。发热3天后出现皮疹,由前额、耳后、发际开始逐渐蔓延到脸、颈、躯干、四肢,约经3天遍及全身和手足心。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临床症状一般是,一过性发热、皮疹、耳后淋巴结肿大、头痛、厌食、结膜炎、咳嗽等症状,病程3~5天痊愈,偶有并发肺炎、心肌炎、脑炎者则病情较重。另外,育龄期妇女在妊娠早期(前3个月)感染了风疹,病毒侵犯胚胎,致使婴儿发生先天性缺陷。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群对腮腺炎病毒普遍易感,受感染者约60%~70%发病。高发年龄组在5~15岁,婴幼儿极少发病,青少年及成人发病则病情较重。腮腺炎病毒感染(包括隐性感染)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脑炎,其它还有睾丸炎、脑膜炎、卵巢炎、心肌炎、关节炎等。此外,腮腺炎是后天获得性耳聋的原因之一。
  现今已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可同时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国内外公司提供的麻疹、风疹、腮腺炎三价疫苗(MMR)也已在我国上市。儿童可在按国家计划免疫程序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后,12~18月龄再接种一剂MMR疫苗,既保证了对单价麻疹疫苗免疫的可靠性,又预防了风疹和流行性腮腺炎。由于对儿童施用MMR可切断自然界风疹病毒的循环,从而间接保护育龄期妇女免于孕期感染而致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的危险性。无论是MMR还是单价风疹、腮腺炎疫苗,均可与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同时接种。虽然疫苗接种的副反应发生率极低,但育龄期妇女均应避免在接种后3个月内怀孕。休 闲居 编 辑休 闲 宝 贝 网


防流感打流感疫苗
  流感是一种由特殊的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的9月至12月,是流感高峰到来的前期,也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期。流感通过呼吸道传染,预防起来比较困难,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研制出了抵抗流感的疫苗。
  接种疫苗不仅保护了人们免受流感的侵袭,而且可以减少多种慢性病如哮喘、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次数,从而使人们减轻疾病痛苦的同时,也减少了由于患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全球每年都有流感流行,可使全部人口的5%到20%受到感染。欧洲专家认为,感染流感的最高人群是学龄儿童,他们也是流感的主要传播者。美国、日本和中国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流感流行时首先感染集体生活的学生,然后学生将病毒带入家庭,造成家庭成员感染。因此,在我国许多地区中小学校的学生和幼儿园儿童接种流感疫苗越多。其中有三种人群最适合接种流感疫苗:一是流感的高危人群——65岁以上的老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二是学龄前儿童及在校的大中小学生,他们同时也是将流感病毒传播给家庭中的老年人、高危人群的重要传染源;三是其他的包括免疫力低下者、医护人员、公众服务人群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都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以后只是对流感有预防的作用,对普通感冒是没有预防作用的,所以应该先弄清楚自己患的是不是流感。流感是由甲、乙、丙3种流感病毒引起的,而感冒的病原则多达200多种,主要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
  流感病毒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每年发生变异,以至人体内的抗体不能有效地提供保护,因此,前一年患了流感,第二年还可能再被感染。针对流感病毒的变异特性,每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流感监测中心都会对流感进行监测,推测出今年到底会流行什么型别的流感,针对预测的流感病毒的不同型别,确定每年流感疫苗的配方。
  一般流感疫苗接种在上臂的三角肌处,注射后局部会有红肿、发热、疼痛的现象,这些症状几天就会消失。有些人接种疫苗后可能会有全身的反应,流感疫苗是很安全的,接种后有不良反应的人是比较少的。 


水痘疫苗的学问

  水痘是儿童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几乎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踪迹,尤其在冬末与春初最多见,病患以1岁至10岁之间最多,年龄愈大症状会愈严重。成人则几乎近百分之九十都曾被感染过。出水痘通常只是出现红疹、水痘、发烧、痒痛等症状,前后约要1至两周左右,每个人的病情严重度又不一。对大部分健康的个体而言,水痘并不会产生严重的疾病,但传染性极强。少数人会有后遗症,如中耳炎、脑炎、肺炎、肝炎、皮肤的续发感染、及留下恼人的疤痕。
  水痘疫苗是一种高度活性的减毒疫苗,适用于接种1岁以上至12岁以下之健康儿童,只需打一剂。12岁以上需要接种两剂(相隔二至四周),注射完成后于二星期左右体内可产生对抗水痘的抗体,其保护性可持续十年以上。注射后有效预防感染水痘的效果达98%。接种对象除了正常个体之外,其它如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之病人、计划器官移植的病人、慢性疾病患者、健康但最近曾有接触到水痘患者者,均应接受接种。注射疫苗的副作用相当低。但育龄妇女接种后三个月内不适合怀孕,以免影响胎儿。


白百破三联疫苗预防三种疾病

   百白破疫苗是百(百日咳)、白(白喉)、破(破伤风)三联混合制剂的简称,白百破三联疫苗是由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当比例配置成的,用来预防白喉、百日咳 、破伤风三种疾病。儿童注射后能同时起到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传染病的作用。这三种疾病都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没有疫苗预防的时代,全世界每年约有6000万儿童患百日咳,年死亡人数在50万-100万人,白喉和破伤风的危害更为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按照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的规定,白百破的基础免疫是在3月、4月、5月龄时,各接种1次,间隔1个月,1岁半至2岁时加强1针。为到预防的目的,必须3针都打完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但孩子到了接种的时间若发热或患其他疾病,要征得医生的同意,等到孩子病好后再进行补种。
  接种白百破疫苗后,它们各种发挥其免疫作用。百日咳抗原成分刺激人体产生具有凝集、中和与杀灭百日咳杆菌的各种抗体,能抵抗百日咳感染而不发病。注射后,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可以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通过抗毒素中和白喉、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白百破疫苗三种成分中以破伤风的预防效果最好,注射两针后几乎所有接种者血清中的抗毒素都可达到保护水平,抗体可以维持10年以上。百日咳的预防效果虽然没有白喉、破伤风那么理想,但是国内外实践都证明,一旦停止接种百日咳疫苗,发病便急剧上升,这表明它对降低百日咳发病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含有吸附剂的白百破疫苗,如果在皮下接种过浅或疫苗中吸附剂未充分摇匀,可以引起无菌性化脓。因此,注射后局部出现硬结要及时热敷,促进吸收,一旦化脓,切忌切开,可用注射器将脓液抽出。有继发感染时,应及时用抗生素治疗。


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的疫苗

   目前在国内外经常使用的疫苗有几十种到上百种,最常用的有以下十种。我国已经使用的疫苗有卡介苗、百白破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小儿麻痹糖丸)、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已列入我国计划免疫的程序中,又称之为基础免疫疫苗。其它目前国内外经常使用的疫苗,介绍如下。
  一、腮腺炎疫苗 用于预防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腮腺炎,即“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一般说来是良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发热和腮腺肿大。我国生产的腮腺炎疫苗是减毒活疫苗,若1岁内接种,难以得到足够的保护性抗体,1岁以上小儿即使已患过没有明显症状的流行性腮腺炎或是否接种过本疫苗不能肯定时,均可接种。另外还有“麻、风、腮”三联疫苗,称为MMR,除可预防腮腺炎外,还可预防麻疹、风疹。
  二、流感病毒疫苗 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目前国内应用的有国产及进口的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2岁以上所有人群,慢性心、肺、支气管疾病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
  三、水痘疫苗 水痘散布于全世界,各地区人群均受到普遍感染,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在儿童中的传播占90%以上。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近年来,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水痘发病均有上升趋势,但绝大多数病例是儿童。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规定在儿童及成人中常规接种水痘疫苗。水痘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2月令-12周岁的健康儿童。有严重疾病史、过敏史、免疫缺陷病者及孕妇禁用。
  四、脑膜炎球菌疫苗 国内目前应用的是用A群脑膜炎球菌荚膜多糖制成的疫苗,用于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接种对象为6个月至15周岁的儿童和少年。
  五、乙脑疫苗 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疫苗为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其中灭活乙脑疫苗的接种对象为乙脑流行地区6个月以上到10岁以下儿童,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者,而减毒活疫苗则用于1岁以上儿童。由于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我国流行较广,因此目前我国已将此疫苗纳入了计划免疫程序之中,对所有健康儿童均予以接种。
  六、肺炎疫苗 用于预防肺炎球菌性疾病如肺炎等,其效果肯定。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是最新和高度纯化的多价疫苗,对肺炎球菌性感染的总保护率高达75%以上。应当接种此类疫苗的人有老年人、2岁以上的儿童、慢性病患者、免疫缺陷者、艾滋病感染者以及酗酒和长期吸烟者等。
  七、狂犬疫苗 用于狂犬病的预防。狂犬病是致死率达100%的烈性传染病,及时、全程接种疫苗是预防此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与任何可疑动物或狂犬病人有过密切接触史的人,如被动物包括外表健康动物咬伤、抓伤,破损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等,都应该尽可能早地接种狂犬疫苗。另外,被动物咬伤机会较大或其它有可能接触到狂犬病毒的人则应提前进行预防接种。
  八、嗜血流感杆菌b型疫苗及其综合疫苗  疫苗是一种多糖一蛋白偶联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抗体,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2~14月龄的婴儿最好在2月龄时接种第1针疫苗,间隔2个月后接种第2针疫苗。15月龄或更大月龄的幼儿只须接种1针本疫苗。在12月龄之前已完成两针基础免疫接种的婴幼儿,应在12~15月龄期间再加强免疫1针,加强免疫与基础免疫第2针之间的间隔不得少于2个月。
  九、出血热疫苗 用于预防流行性出血热。分为单价疫苗和双价疫苗两种,前者可分别预防家鼠型出血热或野鼠型出血热,后者则对此两型出血热均有预防作用。出血热疫区10-70岁的人都应接种此疫苗。疫区的林业工人、水利工地民工、野外宿营人员等人员则更应接种。


小儿麻痹糖丸也是疫苗针
  小儿麻痹糖丸的正式名称叫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虽然它不是用注射的方式而是用口服的方式,但它也和其他疫苗一样起到免疫作用,只是接种的途径不同而已,所以它也是“预防针”。儿童口服疫苗后发生一次相当于隐性感染的自然感染过程。疫苗病毒在肠道内繁殖,产生抗体和特异性的细胞免疫。服苗后7-10天,血清中开始有了中和抗体,1-3个月达到高峰。一旦新的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侵入,病毒抵达肠道后,体内的分泌型抗体IgA就发挥作用,抵抗病毒。血液中的中和抗体则阻止病毒从血循环向神经系统扩散,避免病毒侵入脊髓和脑神经产生麻痹症状。
  疫苗服用方法可根据年龄不同而决定。对幼小儿童可以用清洁的汤勺将糖丸研碎,然后溶于冷开水中服用,切忌用热开水溶化或混入其他饮料中服用,以免将疫苗中的病毒杀死,影响免疫效果。较大的儿童则可以直接吞服糖丸,每次服1粒。该疫苗一般无特殊禁忌症,但有免疫缺陷和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儿童,应禁用或缓用;对发热或患有急性病和慢性病急性发作的儿童以及重度腹泻的儿童也应缓用。
  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规定,2月龄儿童开始服用混合疫苗1粒,以后3月龄、4月龄各再加服1粒,每次间隔时间不得少于28天(一个月)。为了加强免疫效果,许多省市在1岁半时再加服一次,7岁时加强免疫一次。1周岁内儿童应该连续服3次疫苗,是因为一次服苗后各型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虽然较高 ,但没达到理想水平,各型之间还有干扰,连续服3次后,能使更多的儿童得到较理想的免疫效果。


儿童及时接种麻疹疫苗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规定,满8月龄的儿童开始接种麻疹疫苗。为什么在8月龄才接种呢?新生儿体内含有从母亲那里得到的麻疹抗体,可以保护婴儿不得麻疹。8个月后,从母亲那里得到的抗体逐渐消失。如果过早的接种麻疹疫苗,婴儿体内的母体抗体尚未消失,它就会杀死注射到儿童体内的麻疹疫苗,从而就不会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免疫力。不满8月龄的婴儿,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对麻疹疫苗的反应性较差,也不能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
  究竟何时进行免疫最适宜,各国情况不一样。美国和大多数发达国家定为12月-15月龄才开始接种麻疹疫苗,而有些国家定为9月龄开始免疫,这是根据大多数母体抗体可能消失的时限而定的。在一些计划免疫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发病率又比较低时,在1-2岁时应再免疫一次,以提高免疫成功率。如6-7岁时再复种一次,这样在整个儿童青少年时期就会对麻疹有很强的免疫力。
  麻疹疫苗有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差,需用抗原量大,注射针次多,容易发生变态反应。我国普遍使用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于接种后10-14天即可产生抗体,1个月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经初步观察,麻疹产生的免疫力可维持5年左右。麻疹疫苗的广泛使用,有效的保护了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


伤寒副伤寒联合疫苗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感染所致的、使人衰弱并威胁生命的肠道传染病。伤寒患者会有持续发热、疲倦、食欲不振、严重头痛、脾脏胀大、便秘或腹泻的情况出现。副伤寒的病征与伤寒相似,但程度一般较轻,它是由另一类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
  伤寒及副伤寒的传播途径是经由一些受到病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或尿液所沾染的饮食而传播。带菌者是一些经感染后而康复的人士,但在体内仍存着病菌。若食物及饮品曾由一些不断排放病菌的人员处理、或饮用和冲洗食物的水受到污水所污染,便有机会传播伤寒及副伤寒病。该疾病在缺少充分的排污系统和环境卫生设施的发展中国家比较多见。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1600万人发生伤寒,其中大约60万人死于该疾病。
  预防伤寒及副伤寒病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接种伤寒及副伤寒疫苗。目前疫苗有口服及注射两种方式,我国使用比较多的死疫苗有的是甲醛杀菌石炭酸防腐死疫苗。伤寒及副伤寒疫苗适用于一些要到病发率高的地方的国际旅游人士,尤其是若他们会容易食用到不洁净饮食、或与当地乡民接触频密。旅游人士须于出发前最少一星期接受疫苗。口服疫苗共需三至四剂,每隔二天服一剂;而注射用疫苗则注射一次便可。当伤寒、副伤寒病流行时,可根据当地发病和流行情况,选择该地区全部人群或重点年龄组,重点人群接种。第一年需注射3针,每针间隔7-10天,以后每年注射1针作加强免疫。注射时必须做到全程免疫,坚持注射3针,只注射1针或2针则达不到应有的免疫效果。
  伤寒和副伤寒的发病率近年来在一些地区有回升趋势,但由于症状不典型常常被忽视。预防伤寒、副伤寒应当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措施。同时,大力开展伤寒、副伤寒疫苗的接种,增强人群免疫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乙肝疫苗是我国计划免疫内容之一
  病毒性肝病是指病毒所引起的肝病,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目前有多种病毒可以引起肝炎,其中主要有五种,即A、B、C、D、E型肝炎病毒。我国乙型肝炎的罹患率与死亡率偏高,大约10%以上的人感染过乙型肝炎,与美国及日本不到1%相比,的确高得惊人。为了保护儿童健康,我国卫生部于1992年1月1日起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了计划免疫。
根据医学家的研究,新生儿感染乙肝后变成慢性带病毒者的危险性极高,成年后有可能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因此预防乙肝非常重要,目前预防乙肝的最好办法就是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的具体办法是:在婴儿出生2天内(48小时)注射第一针;满1个月时注射第二针;满6个月时注射第三针。这三针打完后,有效预防时间在5年左右。孩子长到5周岁,仍按上述办法再打3针。若要长期得到保护,在新的乙肝疫苗未有研究出来以前,每隔5年就要重复接种1次。母亲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婴儿,注射剂量为5μg,在出生后注射。母亲是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同时伴有乙肝病毒 e抗原阳性或乙肝病毒DNA阳性,分别在出生后 6小时及一个月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1支,并在出生后 2, 3, 6月各注射乙肝疫苗5μg。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