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
|
|
|
家庭教育 楚昭王的儿子是谁?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22 13:28:51
>>>>>>>>提问
?
>>>>>>>>休闲宝贝网回答:
楚昭王熊壬(约公元523年~前489年),芈姓,熊氏,又名轸。楚平王之子。公元前516年,楚平王死,不满10岁的太子壬继立,改名熊轸(珍),是为昭王。
公元前515年春,吴伐楚。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率吴师主力与楚主力持于潜邑(今安徽霍山县东北),吴师后路被楚师切断,进退两难。时遇吴国发生宫廷政变,公子掩余奔徐,公子烛庸奔钟吾(今江苏宿迁市)。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要求徐国引渡公子掩余,要求仲吾引渡公子烛庸,二公子无奈,向楚国请求避难。楚昭王令监马尹大公迎接二公子,把他们安置在养邑(今河南沈丘县),为二公子筑城,并以城父和胡邑割田,扩大二公子的封邑。阖庐因徐和钟吾纵令二公子奔楚,一举攻灭了这两国。接着命伍员为行人,问以伐楚之术,伍员建议三分吴师,轮流骚扰楚国。不久,伍员就受命执政,位同上卿。阖闾与伍员、孙武、伯嚭伐楚,奇兵突袭,俘公子掩余和公子烛庸而杀之。阖闾问诸将可否直捣郢都,孙武以为民众疲罢,不腚远征,尚须假以时日,方能深入楚境,阖闾从其议。公元前511年,吴师两度袭扰楚境,都是待楚师一到就撤退。此为伍员的“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的策略。而这时楚国的君臣没有史墨那样透彻的认识,尚未想到一场空前的危机正向他们逼近。这是因为惯于外线作战、灭人之国、夺人之地的楚人,很难想到敌人居然会打进楚国的腹地甚至郢都来。这时,身为吴国执政大夫的伍员和孙武正在等待,急切地盼望从位于吴楚之间的小国中找到盟友。因为吴都到楚都,路途遥远,吴师最大的困难在于补给。他们虽有良将劲卒,但兵员比楚少得多,欲打进楚国,非高速进兵。出其不备不可。如果中途没有盟国支援,军粮靠后方输送,就将成为空想。恰在这时,贪婪的楚令尹囊瓦为索取蔡昭侯华贵的裘袍和精巧的玉佩,以及唐成公的两匹骏马,放走了正在郢都滞留三年的蔡、唐侯回国。蔡、唐二人离楚后发誓,天下诸侯,无论其为谁,如能伐楚,甘充前例。并求晋人伐楚。 公元前506年春,晋、齐、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苔、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共18国在召陵会盟,商议伐楚。因晋大夫苟演像囊瓦一样贪婪,会盟毫无结果。蔡昭侯派一位公子到吴国做人质,央求吴人讨伐楚国。经蔡昭侯牵线,吴、蔡、唐三国组织了一个以吴国为主角的反楚同盟。吴师的补给由蔡国和唐国分担。
兵贵神速,吴师不宣而战。吴师以当时所能动用的最大兵力和所能达到的最高速度,在楚人浑浑噩噩之际,进入了楚国的腹地、楚师节节败退。公元前506年冬(十一月)庚年,两军决战于柏举(一说今麻城,一说应在今安陆县一带),楚师大败,退到雍?(今湖北京山县)被吴师追上,溃散。吴师进逼郢都。
柏举决战后的第九天,昭王一家连同其妹季?携随从弃都避难。昭王渡过汉水,一天晚上,正露宿时,遇到强盗。强盗用戈击昭王,王孙由于扑在昭王身上,昭王无恙,王孙由于则因肩部重伤而昏迷不醒。在黑暗和慌乱中,昭王一行逃往郧国。郧公为斗辛,其弟有斗辛和半巢,斗怀要杀死昭王,为其父蔓成然报仇,被斗辛断然阻止。斗辛和半巢护送昭王一行逃到了随国。
柏举决战后的第十天,吴师攻破郢都。自吴王而下,按尊卑顺序,分别住进楚王的宫室和令尹、司马等官员的府弟。与此同时,楚大夫申包胥跑到秦国求援,对秦哀公说:吴国像大野猪、大长虫(长蛇),要把上国一个一个吞灭。敝国灭亡了,贵国也将不得安宁。贵国何不出兵?出了兵,至少可以分到一些土地和民众。以后敝国如果永劫不复,也将是贵国的土地和民众。贵国如果有意保存敝国,敝国将世世代代服事贵国。秦哀公听了尚不为所动,答称要商量商量。申包胥不肯告退,也不肯进食,哭了7天7夜之久,秦哀公终于答应出兵了。
入郢前打着主动仗的吴人,入郢后却打起被动仗来了。吴师在楚国的腹地滞留得愈长久,遇到的困难就愈严重。楚人有怀旧、念祖、爱国、忠君的传统。吴师入郢后,平民不惜与吴师拼命。吴师的行为愈残暴,楚人的反抗就愈强烈,对阖庐尤为痛恨,以致有一夜阖闾换了5个住处。楚人群起与吴师斗争,没有将领,就由当过兵的负责操练和指挥,口号是“各致其死,却吴兵,复楚地”。昭王长庶兄子西建树王旗,安定人心,招集散
兵,组织抗战。至公元前505年,这场战争把另外几个国家也或深或浅地牵址进去了。周天子见楚国为吴师所破,自顾不暇,派刺客到楚国,杀死了王子朝。蔡国因负责吴师的补给而缺粮,向鲁国求助,鲁国送了些粟给蔡国。越王允常见吴师主力久出不归,乘隙袭扰吴国。秦师500乘,以子蒲、子虎为帅,出武关,过申县,败夫概王于沂邑(今河南正阳县境)。与此同时,散而复聚的楚师败吴师于军祥(今湖北随州市西南)。秦师纵横于方城内外,楚师出没于汉水南北,楚人则支援秦师和楚师而阻扰吴师,吴师穷于应付。是年秋,楚秦合兵击灭为虎作伥的唐国。夫概王不告而别,率所部回国,自立为王,阖闾见前方大势已去,后方大患日亟,当即命全军撤回吴国。
吴师退走之后,昭王回到郢都,时为10月。历时10月余的大战终于结束了。在这场大战中,受祸最惨的是郢都的国人,郢都经吴师蹂躏,残破不堪。于是,昭王决定迁都,而仍称之为郢,以示不忘其旧。 从昭王十一年冬起作为首都的郢,称为“载郢”。其地与熊渠所封句禀王治所相近,早就有楚人聚居。大约在战国中晚期之际,已被称为“江陵”,载郢的遗址,最迟在东汉晚期,已被称为“纪南城”。载郢成为首都以后,原来的郢都就以上名“鄢郢”见称了。
公元前489年,昭王病重,临终之际,昭王要子西继为王,子西坚辞不受;要子期为王,子期的态度一如子西。昭王又要子闾(公子启)继为王,子闾也坚持不受,昭王连说了5次,子闾连辞了5次。子闻见事态如此,为了安慰昭王,假意受命,昭王死,子闾与子西、子期议决,封锁消息,阻绝路口,秘密派精干的使者回郢都,迎昭王子熊章到城父,立之为王。熊章即楚惠王,其母为越国女子。惠王即立,楚师乃回国。这时的楚国已经从濒于危亡的大难中复苏,国力渐充,威名益著,但不像霸主那样气焰灼人,在国内使民众得到了安宁,在国外树立了一个并不招惹反感的形象。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402614.htm休 闲 宝 贝 网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