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育儿问题
   家庭教育
   起名问题
   宝宝疾病

   相关栏目
 如何纠正孩子挑食毛病?
 拥抱的益处是什么?
 为什么吃零食不是一个好习...
 为什么有的模范教师却教不...
 为什么有的家长要“周岁试...
 怎样才算对孩子严而不厉?...
 主动向老师提问?
 怎样给宝宝创造好的睡眠环...
 孩子网瘾的四大原因是什么...
 有谁知道:“孟母三迁”的...
 教导小孩的学习方法
 怎样为之“网瘾”?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FAQ >> 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感受幸福的能力?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7-08-17 00:26:14

  >>>>>>>>提问






>>>>>>>>休闲宝贝网回答:

培养宝贝感受幸福的能力

 越来越多新奇有趣的玩具,越来越多花样翻新的游艺活动,越来越高水准的物质生活,宝贝的每一个要求都能及时得到满足……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宝贝对幸福的感觉变得那么淡漠?快乐真的就是幸福吗?怎样才能培养宝贝感受幸福的能力?
休闲 宝 贝 网
  芊芊自然朴素的幸福观

  芊芊从1岁多就是个小汽车迷,现在已经2岁半了,对汽车的专业知识和热爱与日俱增,不管是图片还是实物,他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汽车的名称和原产国家,当然由于语言发展所限,他发明了一些富有个人特色的代替词汇:说不好“千里马”就用“马马车”代替,说不好“奔驰”就用“驰啊驰”代替。有一天,爸爸妈妈带他去商场,他又在汽车玩具柜台不走了,他发现了一个新型的“驰啊驰”,他看着这个汽车不停地“哼哼”笑,妈妈问:“你为什么笑?”他说:“我笑这车。”“这车怎么啦?”“漂亮!”“你想要不?”“想要!”“给你买一个吧?”“不买,家里有了。”可是临走的时候,他还要跑回柜台再看一下,“哼哼”笑笑。售货员惊讶地说:“这孩子像个小大人,真懂事!”

  平时走在路上,要是看见别人吃或玩什么新鲜玩意儿,他会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眼睛直勾勾地望着人家,还问:“这是什么?”如果别人给他,他却不要。可转过身来,他还会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给他买了他才会吃,有时他也会主动说:“咱也买吧!”邻居几个老人夸芊芊:“这孩子长大有出息!”

  渐渐地,芊芊开始有了自己的幸福观,他总结道:“妈妈,你说什么最舒服?屙臭臭的时候肚子疼,不舒服,屙完就舒服了;睡觉的时候不想睡,不舒服,睡着就舒服了;弹琴的时候累,不舒服,弹完就舒服了。”总之,他体验并明白了能忍得一时之痛将会获得更大更爽的幸福感!

  芊芊产生了拥有“驰啊驰”的愿望,如果妈妈给他买一个,当时他的愿望立刻得到满足,他的感觉一定更加快乐;如果妈妈鼓励芊芊接受别人给他的东西,当时他的愿望也立刻得到满足,他的感觉也一定更加快乐。但是如果这样的话,拥有快乐的芊芊就缺乏了感受幸福的体验和能力,而且这种感受是不依赖物质而存在的,也不是稍纵即逝的暂时快感,而是克服眼前困难、在心理上战胜自我的巨大胜利以及由此带来的自豪和成就感!可见,得到很多快乐的宝贝未必产生了相应的幸福感,快乐本身并不等于幸福。

  快乐是建立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需求基础之上的自然感官享受。幸福则是超越自然感官限制而获得更大价值的精神愉悦。可见,感受快乐比感受幸福所需要的能力低级多了,宝贝只要拥有健康的感官功能和自然的身心需求,一旦得到外界的满足,快乐就到手了;可宝贝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时候,未必总是有求必应,来得快去得也快的快乐便不翼而飞,于是有的宝贝可能与各种消极体验“结盟”了:发泄、生气、苦恼、急躁、焦虑、紧张、愤怒、攻击、赌气……

  可是有幸福感受能力的宝贝则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来摆脱困境:他发挥想象力幻想一件比眼前更美的事物,自言自语编一则故事为自己搞笑,摆弄一下其他玩具分分心,或者干脆“王顾左右而言他”……他总有办法让自己快乐起来,因为快乐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心里而不是外面的世界,做到这一点的宝贝就与幸福“手牵手”了。

  可见,快感是靠不住的,幸福感才靠得住。父母不仅要奉送给宝贝快乐,更要培养宝贝感受幸福的能力。

  1.积极应答而不立即满足

  1岁以内的宝贝属于感觉型、冲动型的,他有什么要求不会用语言表达,通常就用哭声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以及渴望妈咪关注和爱的需求,而在成人文化里,哭声是难过痛苦的信号,怎么能让宝贝难过痛苦呢?妈咪就在身边,随时都能响应宝贝的呼唤,于是宝贝的哭声越少就越增强妈咪的成就感,1年多以后,妈咪就纳闷了,宝贝怎么那么缺乏耐心、那么不擅长等待呢?怎么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呢?可别总以为宝贝天生就是这脾气,其实,主要因为你一直就在“培养”他的急脾气。

  如果用延迟满足的方式,宝贝的耐心和脾气就会锻炼得好多了。当宝贝用哭声召唤你吃奶的时候,你远远地用声音答应着:“妈咪就来了——”你“踏踏”的碎步告诉宝贝你马上就到,到了之后你拿着奶瓶再跟宝贝聊两句:“宝贝饿了,该吃奶了!”“宝贝吃奶,白白胖胖。”这样可以拖延几秒钟以培养他的延迟满足能力,而且简短的哭声也锻炼宝贝的肺活量。这是积极应答宝贝的最好方式。二话不说、立即满足是充满爱心但缺乏教育用心的方式,而消极冷淡、对宝贝的应答不理不睬则是爱心妈咪永远都不会做的事情。

  2.拒绝而不惩罚

  2岁左右的宝贝懂得一些事理了,身体运动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于是他可能要尝试一些方式来挑战妈咪的爱心和耐心,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可有些方式是不安全、不礼貌甚至蛮不讲理的,妈咪一定要拒绝宝贝,但是拒绝不等于惩罚。研究发现,惩罚也能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但不是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而是外在延迟满足能力。即大人在眼前的时候,为了逃避惩罚带来的不安,便在表面上服从大人,大人一走,他就恢复原样了。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是宝贝内化了大人的要求,变成安心和乐意控制自己的行为规则,所以大人不在身边,他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拒绝就是明确坚定地告诉孩子“不”,同时提示他更好的行为规则和方式,惩罚则是对宝贝所犯的错误本身特别关注,用大声训斥、打屁屁或者打手等方式使自己得到发泄、使宝贝感到害怕,但是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妈咪要把握好拒绝与惩罚的界限,让宝贝在拒绝而不惩罚的教育方式中滋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

  3.维持和谐美满的婚姻关系

  感受幸福的模式在家庭中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宝贝以后的生活内容将跟现在的爸爸妈妈截然不同,但是对生活内容的评价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亲子之间却有惊人的相似。有一项调查报告发现,妈咪感觉婚姻关系和谐的,宝贝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育得更好,这已经为宝贝感受幸福奠定了基础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