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我 的 孩 子 最 近 产 生 了 逆 反 心 理 ,作 业 不按 时 完 成 ,一 做 作 业 就 发 愁,老 师 也 反 映上 课 不 认 真 听 讲 .大 家 有 什 么 方 法 吗 教教 我 啊 !
>>>>>>>>休闲宝贝网回答:
青春期是指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人生关键时期。我国青少年的青春期年龄,一般是在10岁到20岁这段时间,中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青春期不仅身体增长快,而且人体各器官的发育逐渐趋向成熟,随着青春期生理的变化,青少年的心理也同时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逆反心理在青春期的孩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强烈的逆反性、对抗性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日常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害的,如果任其发展,将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理缺陷,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认清逆反心理的实质,帮助孩子克服逆反心理,对父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分析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首先要掌握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这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在因素。这一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二是好奇心理。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作出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易引起人们的猜测。那些“青少年不宜”的影视广告就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去观看的目的。三是对立心理。人与人之间一旦持有否定的态度,也会对他的观点、行为持否定态度。比如老师对后进学生总是批评,后进学生就可能对老师说的话都听不进去而产生逆反情绪。四是偏激心理。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相当片面,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却为此沾沾自喜。
逆反心理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休 闲 宝 贝 网
(1)社会缺乏对青年孩子独立意识的认同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社会称为是“抱大的一代”,社会舆论往往对这些孩子的前途存在担忧,担忧他们的自立能力,担忧他们将来不能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不可否认,当今的孩子确实存在着社会经验少,吃苦精神差,社会责任感淡薄等诸多不足,但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对这些孩子关爱太多,总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懂,忽略了对孩子们自立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孩子的自立能力差,主要责任不在千千万万纯洁的孩子,而在于我们的社会和家庭,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方法违背了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思维方式的多元化,而处于成长期的学生对各种生活方式、各种思想观念缺乏正确分析能力,往往盲目去追逐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观念,甚至对西方一些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加选择地接受、崇拜、效仿;这时就往往与传统的家长、老师的思想产生诸多冲突,如果这时家长和老师不及时采取疏导的方式而是硬加阻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向对抗心理。
二、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
其实,孩子在这个年龄只是追求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已,只要父母指导得当,是完全可以顺利度过这一阶段的。
首先,不要对孩子抱有成见。父母不能一看到孩子有独立的意识便极力压制,父母反应越强烈越过分,孩子就越会坚持己见。
第二,要保持作为家长的地位。父母应成为孩子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乐,但这种友谊不应包括地位的“平等”。你仍应是一名船长,你可以听取船员的意见,但最终决定航向的仍是你。
第三,把握重要问题。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指手划脚,这只能使孩子反感。你儿子留了披肩发或是你女儿用了一种新的化妆品,你最好还是把这当作一种无害的时髦而予以接受。
第四,不要盲目责怪孩子。有时,看起来“逆反行动”是针对你的,但实际上也许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第五,建立统一战线。孩子有时会喜欢两位家长中的一位。一位父亲也许会为女儿的亲密行为而“硬”不起心肠,并允许她享有母亲所反对的“特权”。同样,当父亲要为某件事而斥责儿子时,母亲也许会为儿子辩护。对孩子的不同态度会导致父母之间的冲突。因此,在处理孩子的某个问题时,父母之间应该多商量,决定在哪些方面互相让步,然后,一起向孩子透露父母的决定。
作为家长,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学会辩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家长由于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而自己又存在着“家长制”作风,造成与孩子的对抗心理。那时就不是孩子有逆反心理,而是家长自身存在问题。同时,家长要真正融入孩子的生活,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克服孩子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