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疾病 |
|
|
|
宝宝疾病 6个月的小孩得了气管炎好治吗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7-08-25 12:17:11
>>>>>>>>提问
休 闲 宝 贝 网
>>>>>>>>休闲宝贝网回答:
支气管炎
预防: 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如开展耐寒锻炼,散步或练气功,坚持冷水浴等。改善环境卫生,防止大气污染,戒烟。
及时预防和治疗感冒。因为感冒是引起急性发作的诱因。同时根治鼻炎、咽喉炎、慢性扁桃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对预防本病发作有重要意义。注意增减衣服,慎防外邪侵入,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注意摄生。
自我按摩:取三里、迎香、太阳、百会穴轻轻按揉,常年不断。平素注意饮食调护,多吃萝卜、梨、冬瓜、西瓜等新鲜蔬菜水果,以养肺清热化痰。慎食辛辣、酒类等有刺激性食物。
免疫疗法:常用三联菌苗,一般在发作前开始应用,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剂量自0.1ml开始,每次递增0.1ml,直至1ml为维持量,疗程3个月。有效者应坚持2~3年。
现代医学疗法:
1.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 应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镇咳为主;伴喘息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可结合痰培养合理选用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目前主张联合使用抗生素。
(1)青霉素族与链霉素合用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的常用药。
(2)红霉素与氯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与肺炎双球菌有抑制作用。
(3)严重感染时选用氨苄青霉素2~4g/日、头孢氨苄2~4g/日、头孢拉定1~2g/日分4次口服。用药三日后,病情无改善,可根据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
(4)反复感染患者,可采用预防性用药,复方SMZ(剂量为治疗量一半)持续用药,预防性治疗可减轻发作和缩短疗程。
(5)祛痰镇咳药物:合理使用镇咳祛痰药物是本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一般咳嗽药水如氯化铵、棕色合剂,鲜淡竹沥每次10~20ml,每日2~3次。此外,止咳可用咳必清25mg;咳美芬10mg一日3次。
(6)解痉平喘药物:喘息型支气管炎常选用解痉平喘药物,如氨茶碱0.1g,每日3次;喘定;舒喘灵2~4mg,均每日3次。慢性支气管炎,阵发性咳嗽伴有不同程度支气管痉挛时,应采用支气管舒张剂改善症状;有利于痰液的清除,如舒喘灵、氯喘、克仑特罗、美喘清等。
2.缓解期治疗:本期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来预防复发、控制病情发展。
(1)气管炎菌苗:一般应在发作季节前注射,剂量首次为0.1ml,以后每次递增0.1~0.2ml,直到0.5~1.0ml,每周皮下注射一次,如有效,应坚持使用1~2年。
(2)胎盘多糖:隔日或每日肌注0.5~1.0mg,20次为一疗程。
(3)人脾转移因子:每次肌注2~4ml,每周1~2次,3~6个月为一疗程。
(4)核酪:每周肌肉或皮下注射2次,每次2~4ml,连用3个月。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依其临床表现多分为实证,虚证两大类。慢性支气管炎为久病,久病必虚,故本病的本质多属虚寒。反映在肺、脾、肾三脏之虚,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缓解期。如果上呼吸道反复感染,病情加剧,则出现实、热、痰、湿的证候,形成邪实正虚的复杂局面。主要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1)实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
①外寒内饮:
证候:咳嗽气急,甚则喘逆,咯吐白色清稀泡沫粘痰,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舌苔白滑,脉弦紧。
治法:解表散寒、宣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方中麻黄、桂枝,宣肺平喘;干姜、细辛、半夏温中蠲饮,散寒降逆;配五味子,以防肺气之耗散,佐以白芍协同桂枝调和营卫;并用甘草调和诸药。全方有外散风寒,内除水饮,表里双解之功。如胸闷苔腻加白芥子、陈皮;痰郁化热减桂枝、干姜用量,加生石膏、桑白皮、黄芩;身热不解亦可加鱼腥草、蒲公英、连翘等以清热解毒。
②痰湿内聚:
证候:咳嗽声浊,痰白而粘,胸脘满闷,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胖淡,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儒滑。
治法:温阳健脾,化痰平喘。
方药: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方中茯苓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以桂枝温阳化饮,与茯苓相伍,实有温化渗利之妙用。白术健脾燥湿,炙甘草以益气和中,半夏、陈皮以理气燥湿化痰。加杏仁宣肺止咳。
③燥热伤肺:
证候:咳声短促,甚则气逆而喘,痰少不易咳出,口咽干燥,甚则胸痛,或有形寒身热等表证。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治法:辛凉清肺,润燥化痰。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方中桑叶、杏仁,宣肺止咳;南沙参、麦冬、知母,既能清热润燥,又能滋液养阴,与前药相合,有润肺止咳之功;桔梗、甘草,利咽生津;枇杷叶配杏仁,润肺降逆。
(2)虚证(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
①脾肺两虚:
证候:咳嗽气短,声低乏力,神疲倦怠,自汗纳差,胸脘痞闷,大便溏薄,每遇风寒则咳嗽气喘发作或加重,苔白薄,脉濡缓。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固表。
方药:六君子汤、玉屏风散加减。方中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健脾补肺;防风配黄芪,祛邪而不伤正,黄芪得防风,固表而不留邪;再配陈皮、半夏、茯苓、苏子,化痰降气平喘。诸药共奏,补肺健脾,益气固表,化痰平喘之功效。
②肺肾两虚:
证候:咳喘久作,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痰稀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痛,苔白而滑,脉细无力。偏肾阴虚者,则午后颧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益下元,纳气平喘。
方药:生脉散加味。方中党参、麦冬、五味子,补肺养阴。偏阴虚者,与六味地黄丸合用。以山芋肉、诃子肉、山药,滋阴敛液;功劳叶、银柴胡、炙鳖甲、乌梅,滋阴退热。偏阳虚者,与肾气丸同用,以附子、肉桂、核桃肉、紫石英、补骨脂、沉香、补益下元,温肾纳气;熟地、茯苓、山芋肉、泽泻,补养肾阴。共成温补肺肾之剂。雾化吸入:用鱼腥草、白毛夏枯草、野菊花各500g,加水后2次蒸馏,收集蒸馏液1000ml,微摇匀,加入氯化钠8.5g,然后过滤、分装、封口。用雾化仪口腔雾化吸入治疗,10次为1疗程。每次用本品10ml。
验方:
(1)固本咳喘丸, 40粒;每日2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咳喘者。四佛合剂, 20m1,每日3次,1月为1疗程。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的治疗。十味贝砂散, 5g,每日3次,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化痰平喘片5片,每日3次,7日为1疗程,连服3个疗程。复方蛤蚧散, 8g,每日2次,分别在秋末、春初服用。主要用于喘息型老年性支气管炎。百合固金丸,1丸,每日2次,适用慢性支气管炎,肺肾两虚者。消咳喘,20ml、每日3次,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息喘平胶丸,6~8粒,每日3次,适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安喘舒片,4~5片。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适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控制后,病人体虚。
(2)瓜蒌仁20g、川贝10g、杏仁10g、苏子10g、半夏6g、桑叶心、麻黄各10g,水煎服。适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咳嗽气喘痰多者。
(3)佛手、姜半夏各6g,砂糖等分。水煎服,治慢性支气管炎湿痰咳嗽。
(4)扁柏10g、冬瓜皮10g、豆腐1块。用开水煎出味后服下,每日1剂。治慢性支气管炎。
(5)夏枯草20g、法半夏10g、代赭石30g、车前草30g,水煎服。适用慢性支气管炎久咳气急痰多。
(6)瓜蒌皮10g、莱菔子6g、白芥子6g、板兰根10g、沙参10g、杏仁10g、苏子10g,水煎服。适用慢性支气管迁延期。
针灸治疗推拿治疗:
1.体针:取孔最、丰隆、肺俞、定喘、中喘、膻中等穴。耳针可取神门、平喘、肾上腺。
2.艾灸:用艾条温和炙足三里各式各样10分钟,石门5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度,起床及睡前各式各样 1次。10天后改为每天1次,常年不断。
3.穴位敷贴:常用冬病夏治消喘膏:白芥子、玄胡、甘遂、细辛各12g共研末。于夏季三伏天开始使用。每次以三分之一药末,加姜汁调成膏状,分摊末6块直径5cm的油纸或塑料布上, 贴于背部肺俞、心俞、膈俞(均双侧)穴位上,用胶布固定,贴4~6小时。每隔 10天贴1次,于初伏、中伏、晚伏各1次,共3次,连贴3~5年。适于慢性支气管炎有良好预防作用。
治疗原则:
慢性支气管炎应根据不同的病期,采用不同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发作期感染是主要矛盾,如病毒感染,一般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因西医尚无可靠的抗病毒药;如细菌感染,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酌加敏感的抗菌药物,可迅速控制病情。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