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
|
|
|
教育指南 童年恐慌: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1-30 14:12:00
“童年恐慌”是指儿童因面临巨大压力而不能理解不能承受所导致的一种较强烈较持久的焦虑心态。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与学习有关的压力是他们面临的最主要压力,且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巨大的学习压力扭曲了儿童的学业动机和人格发展,导致儿童认知需要缺乏,竞争需要强烈,人际关系不良,使儿童失去快乐,童年过于短暂,甚至导致儿童厌学,厌恶生活,导致有些儿童采用极端手段来逃避压力。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童年恐慌”。“童年恐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童年恐慌”首先表现在儿童承受着与学习有关的巨大压力。与学习有关的压力是儿童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最主要压力。 第二,“童年恐慌”表现在儿童扭曲的学习动机和较高的成就焦虑上。 第三,“童年恐慌”还表现在儿童焦虑不安的情绪体验和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上。
“童年恐慌”的原因分析
童年本应是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而如今却变得如此沉重,充满了压力、紧张,甚至绝望。反思“童年恐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采取相应措施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
第一,父母过高的学历期望和不当的教育方式是导致“童年恐慌”的一个直接原因。 第二,教育评价指标单一,学校过度追求升学率,是导致“童年恐慌”的重要原因。 第三,社会上扭曲的价值观念和舆论导向是导致“童年恐慌”的深层原因。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被广泛的误导成竞争越早越好,完全背离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今天的儿童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丰富,他们对现实的了解越来越多。但是,儿童由于思维能力的局限,缺乏对成人世界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缺乏足够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对能力,因此更容易对某些负面信息产生恐慌。
青少年组织在解决“童年恐慌”问题中的作用
“童年恐慌”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环境的改善,也需要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措施是,在国家的强力主导下,深化教育改革,学校、家庭、社会密切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并建立起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真正实现均衡教育和教育公正。这其中,共青团和少先队作为中国青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应该而且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第一,少先队是儿童快乐的集体,是捍卫童年的阵地。 第二,少先队是儿童自主的天地,为童年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第三,少先队是动员和凝聚社会资源的纽带,是快乐童年的强大支持系统。
快乐的童年是一生幸福的营养。儿童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儿童的名字不仅仅是明天,而首先是今天。积极应对“童年恐慌”问题,捍卫孩子快乐的童年,是全社会的重大责任,需要一切关心下一代的人们紧急行动起来!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