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孩子不打不成器,跟他好好说不行,一打他就听话了。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好,可是除了打以外,我找不到什么办法。
小赵:是啊,不过我有时也不管孩子,我想,随他去吧,他长大时自然会明白的。休 闲 居 编 辑休 闲宝 贝 网
以上的对话,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
“鞭子本姓竹,不打书不读”的教育方式仍浸润着一些父母的神经。孩子不听话或学习成绩差,不是耐心说服教育,而是破口谩骂,拳脚相加。
与此相反,认为“好孩子不用管,管死没好货”,抱着树大自然直心态的父母也大有人在。某地有位领导干部,平时对儿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对孩子表现出来的一些不正常举动,也置若罔闻。在儿子高考的关键时刻。自己竟外出游山玩水,等他知道儿子杀人犯法,跳楼自杀的时候,方才醒悟,可惜为时已晚。
持有这种心态的父母还有其另一种表现,就是对子女的姑息溺爱。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餐桌的一边,孩子又吃又喝,另一边父母专心致志地看着心肝宝贝吃着、喝着。由此联想到另外一则报道:德国的父母与孩子一起乘车,父母绝不会让孩子坐着,即使车上有许多空座。如果是中国的父母又会怎样呢?他们宁肯自己站着,也要把座位让给孩子。把好东西、享受让给孩子,是传统的“慈幼”的美德,然而,正走这种极端化了的心态,滋生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造就了本末倒置的“孝亲”。“不善养子者,如舐犊之爱情,爱之愈深,害之愈切。”父母当谨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