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
|
|
|
教育指南 用最科学、最简单的教育法来教育我们的小天才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1-23 20:12:04
小凳子:在教育孩子读经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安排读经时间,这里可以为我们的网友做一个详细的展示吗? 赖老师:我们现在普遍推崇的是“累积式”教育法,这也是最科学、最简单的教育法,这个结论,是基于我们对社会上流行的种种其他教育方法的研究,以及基于我们自己进行的教育实践和所取得的成绩而得出的。那么,“累积式”教育法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法,为什么说她是迄今为止儿童教育领域最科学,最简单的教育法呢? 我们知道,中医对于慢性病是比较有效的,中医注重标本兼治,中医用药,是讲究疗程的,一种慢性病,不可能通过喝一碗中药就治好,需要“累积”药性,慢慢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教育也是一个慢性的过程,不可能通过一天的学习,就能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教育与中医的原理有相通之处。可惜时至今日,我们没有看到有哪种教育法,是能够积极地注意到记忆中的“累积效应”原理的。 我们也可以从锻炼身体中得到启示,我们知道,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决不是通过一次跑步或其他锻炼就能达到目的,需要长期的坚持,同样需要“累积”,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我们说,现在的教育体制存在许多弊端,最主要的体现之一,就是忽视学习中的“累积效应”原理。统观学校的教学安排,统观社会上的种种所谓的教育法,无一不是在这个问题上轻描淡写,甚至不写,无所用心,难有作为。所有的学习内容,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按“天”为时间单位组织的,这种学习方法,注重的是今天学什么,明天学什么,怎么去固定今天学的内容,不知道,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这让我想起一则寓言,猴子掰玉米,掰一颗,挟在胳膊下面,再掰一颗,再挟在胳膊下面。好在人的脑袋不是猴子,不会全部忘光,现有的教育体制,以及种种教育法,体现的都是一种宏观的“累积”效果,虽然也能学到一些东西,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如果我们也能够注意在微观上进行“累积”,即每天学的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强化,不再把玉米挟在胳膊下面,而是放在竹蓝子里,让学到的内容真正为学习者所拥有,这就是我们的“累积式”教育法着重解决的问题,而且我们解决得很好,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应试教育”时代,“应试教育”体现现代教育体制的弊端之二,就是急功近利,是一种典型的“有为”教育法。而“累积式”教育法是“无为”教育法,学习,是一种需要,但没有背诵等方面的指标要求,如果学习没有达到目标,我们明确指出这只是量变不够而已,通过“累积效应”,积累记忆中的量变,就可以达到质变的目的。这个过程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不需要人为过多的关注。不要小看这种教育态度的改变,这种态度的改变,真正体现了古人教育思想的精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她让学习真正变成了一种乐趣,一种没有精神负担的活动,她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学习新知识,本来是人类的本能,就象吃饭、睡觉一样,饿了,一定要吃饭,但吃饱了,你还要让他吃,他就会烦吃饭;困了,就会想睡觉,但睡够了,你还要把他按在床上,他就会讨厌睡觉。学习也是一样,掌握好度和量的关系,学习就会是一个快乐的过程。
“累积式”教育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时间周期进行了科学的安排。 先来看时间的安排。 在表示时间的量词中,有年月日,时分秒,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量词,就是“周”。我们知道,上帝造人,用了七天时间,然后就有了“周”这个量词。因此,可以说,“周”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不好好利用,非常可惜。 其实,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有不少应用的。我们的工作时间,是以周为时间单位进行安排的,前文提到的中医,中医里的疗程,很多时候也是以周为时间单位来治病的。还有歌唱家练声,音乐学生练琴等,多数时候也是按周进行的。可惜的是,我们的许多学习安排,不是以周为时间单位进行的,学校的课程表,虽然是按周安排的,但学习内容并没有同步安排,我们感到比较可惜。
体会到教育是一个慢性的过程,人的大脑会适应这种慢性的过程,让学到的东西强化在记忆中,如果按天组织学习计划,我们认为是不科学的,因为时间太短,无法体现记忆中的“累积效应”,随着天数增多,如何组织有效的学习和复习就会非常麻烦。能不能按月呢,把一个月学习的内容,每天进行重复学习,因为内容过多,会增加学习负担。只要认真体会一下,就会感觉到周是最合适的安排。只要合理计划学习内容,不但学习不会有负担,而且学习效果很好,所学内容一点也不会比按天组织的少。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作为学习周期的时间,是一个参考值。有些孩子学习效果好些,接受能力强些,可以缩短作为循环周期的时间,相反,增加几天,甚至增加一周,也是可以的,可以灵活掌握。 再来看“累积式”教育法对学习内容的“量”的安排。 我们正常说话的语速,是3-4字/每秒,也就是每分钟200字左右。400字就是正常语速2分钟的内容。由于经典诵读的语速偏慢,朗读400字的时间在3-4分钟,跟读一遍在10分钟左右。考虑到3-6岁的孩子,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10分钟限度之内,因此,我们主张学习的内容安排以十分钟为限。根据以上说明,400字是比较好的选择,《启蒙经典》就是遵守了这个原则编排的。当然,这个只是最低的要求,如果孩子适应能力较强,或自己喜欢读书,可以多读几遍,在孩子承受范围内,读得越多,效果越好。超过承受范围就不行了,只会劳而无功,甚至适得其反。 与时间一样,学习的量也是一个参考值,需要灵活掌握。在《启蒙经典》中,我们比较遵守不超过400字的约定,但在其后的内容安排上,就不一定了。一方面考虑到经过前期的学习,孩子有了一定的基础,已经具有比较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象《古文经典》,要考虑到内容的完整性。总之一切都是在大原则的指导下,灵活运用的结果,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 有些家长很在意孩子是不是能背诵,是不是能识字,我们的回答是不必在意,背诵本来就不是我们的目标,为孩子打基础,学知识才是我们的目标。暂时不能背诵,只是说明量的积累不够而已,不够怎么办,很好办,继续按我们的方法学习就是了。 现在再来明确一下“累积式”教育法的基本特点,累积式教育法最大的特点是按周组织学习内容,学习的内容为400字左右,跟读一遍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累积式教育法的第二个特点是“无为而为”的学习态度,只管学习,不管效果,通过一个学习周期来累积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地达到学习的目标。 累积式教育法的第三个特点,是她的实践性,或者说可操作性。不同于一般理论家提出来的教育理论,我们的教育法,完全是从实践中来的,是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这种实践,不仅仅表现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自己的孩子,就是使用这套方法进行实践的,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实践过程,也有其他用户使用我们的方法的实践过程,我们的实践,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我们提供了一种可以让更多的家庭进行实践的手段,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其他家庭可以轻轻松松地获得我们准备好的教材,从而方便地开始自己的教育实践。 我个人认为,教育法必须是一种普遍性的原理,能适应最多数的人群。因此,判断种种所谓教育法是不是科学的教育法的前提,一定要看这种教育法的适应性。如果他们讲的,非常复杂,难以重复,需要付出常人难以做到的努力,既然常人难以做到,就肯定不是科学的教育法,不管他们本身取得了多大的成功,那也是个体的,只适于他们自己,不适于普遍,如果你想搬用,轻者难于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严重的,可能会毁了自己的孩子,因此,选择正确科学的教育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人认为自己教育孩子是成功的,写书与别人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我认为是可取的,但不要随便归纳成可以进行广泛推广的教育法。我认为,把那些没有广泛适应性的所谓教育法称之为“教育精神”要更正确些,他们多数提倡的是一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尊重的,但不是教育法,因为别人难以应用,没有进行推广的价值。可惜的是,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这种智慧,能分辨出哪个才是真正的教育法。 教育需要大智慧,这个不仅表现在家长要对教育有清醒的认识,明白教育的重要性,更表现为家长能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能理性地选择科学的教育法。用什么进行教育,用什么方法教育,是一个大智慧的问题。比如我们要到北京去,首先我们要知道方向,知道走什么路线,方向对了,我们还需要选择出行的方式,可以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还可以走路。这里还有一个效率和成本的问题。请问一下,到北京什么方法最好呀?坐飞机,对,坐飞机最快,不错,不过比较贵,有的人可能消费不起,坐火车也不错,又不贵,也很快,走路呢,有愿意走路上北京的吗?有没有?没有,即使有,可能也不是为了去北京,而是为了别的什么目的,比如锻炼身体吧。 可惜的是,在教育上,就是有人愿意走路,再好的方法,摆在他面前,他也不知道去珍惜,他自己不研究教育,又不相信别人,教育的智慧,就表现在这里。今天能到这里来的,能听到我的演讲的,我们都是有缘的,能选择我们的教育方法的,孩子都是有福的。我们提倡让孩子读经,这是教育的方向问题,我们总结的“累积式”教育法,这是教育的手段问题。与坐飞机不同的地方,是我们提供的手段不但效率很高,而且成本很低,比走路的成本还低,却让你享受坐飞机的快速和轻松。面对这样的教育法,你还会犹豫吗? 洋洋万言,苦口婆心,无非是为了让大家能够正确地理解我们的教育法,为了帮助大家有效地解决儿童教育问题,使大家在教育上能少走一点弯路。三春晖书店的于先生跟我说,介绍累积式教育法具体实践的地方好象还不够,我说,我们的教育法就是这样简单,把光盘放到机器上,让孩子跟着上面的语音读书,读多少,读多久,我们的书上就有说明,最难弄的、最复杂的录音光盘和教材都由我们准备好了,累积法就是这样简单的,想多说也多说不了。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