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
|
|
|
教育指南 培养习惯和心态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1-20 06:25:43
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实就是培养习惯和心态。
如果一个孩子具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做事认真、有始有终、效率高的习惯,对人有礼貌、尊敬别人、孝顺长辈、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我们可以说这个孩子将来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这些是不是都是习惯?
如果一个孩子快乐、宽容、豁达,别人认为是“苦”的事,他认为没有什么,他可以克服;而且在克服中,不觉得痛苦;克服之后,倍加快乐。别人比他优秀,他不嫉妒,而是下决心努力去超过他。吃了亏,不后悔,不抱怨,而是总结教训,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争取“不再在一个坑里摔交”。和朋友相交,不斤斤计较,能够包容别人、理解别人,能够经常进行换位思维……我们可以说这个孩子一生都会是快乐的。这些是不是都是心态? 一、习惯的养成 绝大多数的父母都认为,三岁以前的婴儿什么都不懂,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养育。等到了三岁,应该开始教育了。实则晚矣!
孩子自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就在认识和适应着这个世界。三岁前,孩子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此时期孩子的心理为“依附”:在依傍中认识世界;依赖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依据成人的语言、脸色判断自己行为的正确与否。
如果我们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便一切都依着他的要求,满足他的愿望;对他含有错误萌芽的言行都报之以微笑,甚至夸赞他的“聪明”……久而久之,孩子的就会建立倒错的是非观,养成不良的习惯。
三岁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形成,进入“第一逆反期”,开始反抗成人对他的约束。如果孩子在三岁前已经形成了很多不良习惯,我们再去改造他、教育他。这无论是对于家长还是孩子都是很痛苦的事情:孩子不明白原来自己这样做,妈妈是微笑的,甚至夸奖他;现在怎么就突然不对了,经常挨骂,甚至挨打。他因困惑而更加逆反。家长也会突然觉得教育孩子是这样的困难,对孩子的对抗产生恼怒,进而失望。实际上,三岁以后的教育是“再教育”。
如果在三岁之前,孩子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孩子会很自然地度过这个“第一逆反期”。
所以确切地说,三岁前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严格教育期”。 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就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严格教育的方法,在周岁前,主要用表情、态度和简单的语言来引导孩子。要抑制不良行为时,做出生气、发怒的表情;当孩子做对了某种事情时,用抱、爱抚、亲吻来予以肯定。渐渐地,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规矩”就会建立起来,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这个孩子“听话”。 周岁之后,家长要对逐渐开始有自立行为的孩子束之以行为的约束。行为的不断重复,就会形成习惯。像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礼貌习惯、东西放回原处等等。      具体操作方法,就是要一个习惯连续做。如“喝完水,自己把杯子放好”这个习惯,就要在每次喝完水后,都要提醒他,把杯子放好;之后,改为在喝水前提醒。而且每次他做到了,就表扬他。就这样连续做,经过30次左右,孩子自然就会在喝水后,把杯子放好。这个习惯也就养成了。 重要的是家长在开始教育前,就必须分清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的界限,以及明确应该培养哪些良好的习惯。
我国很多年轻的家长“自以为是”地认为,外国孩子个性很强,很独立,都是因为家长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从小就是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所以也就“自以为是”地放任自己的孩子: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培养他的“独立人格”嘛!三、四岁就可以决定“买钢琴”这样的大事……于是,出现了现在很多被“放任”教育出来的孩子,基本上具有对立、违抗的行为。这些都是由于曲解外国教育所致。
实际上,在国外,对孩子在婴幼年时期的规矩养成是非常严格的,比我国现阶段家长的教育要严格得多。但是他们的家长不过度保护,不过度呵护,而是鼓励孩子们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和要求下,自己独立去做而已。
二、心态的培养 问过许多家长,你们最希望给孩子什么?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营造快乐的人生。但快乐是什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快乐? 不少父母简单地认为,快乐就是给孩子买最好玩的玩具、最好吃的东西、最名牌的衣服。有了多余的钱,给孩子存起来,免得他们日后受苦,不快乐。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看过一部非常简朴的外国影片—“白狗”,讲的是一个富豪,请了一位带着一只白狗的江湖艺人到家里,给他的永远不快乐的儿子表演——为了使儿子快乐。白狗异乎寻常地伶俐,表演了许多绝技。那孩子是得到了短时间的快乐。但是当白狗的表演结束后,那孩子却大哭起来,因为他想要那只他要不到的白狗。富豪的儿子更不快乐了,一直哭到银幕上出现“完”的字样。整部影片几乎没有语言对话,而孩子的哭声和他面部的特写镜头至少持续了10分多钟。 诚然,孩子们在得到他们心爱的东西时,是快乐的,但这种快乐不一定是永久的。
一个孩子什么样的新鲜玩具都有,但是当他看到表哥有一个他没有的玩具时,就生气了;一个孩子很受宠爱,想要的东西都能得到。一天,小表妹来了,全家人都夸小表妹又乖又漂亮时,她气哭了。看来,快乐是有条件的:要一切顺心。没有了这些顺“心”的条件,孩子就不快乐。而且,孩子的快乐并不一定都是建立在物质上的。
比如,在医院里打针的孩子几乎没有快乐可言,可是一位妈妈对护士说:“我儿子是个不哭的勇敢孩子,您就放心打吧!”这个孩子就真的不哭,而且会因为自己的“勇敢”感到快乐;让一个孩子把自己的玩具送给孤儿,他会因为看到孤儿的笑脸感到快乐;把一个孩子从钢琴凳上解放下来,去和小朋友玩沙子,他会因为有这么多朋友感到快乐。没有得到任何东西,是发生的这些事情使他们的“心”快乐。
有的孩子整天都是快快乐乐的:妈妈没有给他买糖,说家里的糖还没有吃完,他笑嘻嘻的;摔了跤,自己爬起来,妈妈夸了他,他笑嘻嘻的;小朋友抢他的东西,他不但不哭,还把东西给了那个孩子,阿姨表扬了他,他笑嘻嘻的。大家说,他是个天生快乐的孩子。其实,他是个容易使自己快乐的孩子。
同样也有天生不快乐的孩子。给他苹果吃,他说想吃荔枝,把苹果扔了,不高兴;自己摔了跤,怪地面不平,又哭又叫;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好玩的玩具,抢又没抢到,大哭大闹。 其实,他是个不容易使自己快乐的孩子。
看来,“快乐”、不“快乐”是一种心态。它会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这种“快乐”的心态培养起来呢?
去随时创造使孩子快乐的条件,还是在孩子不快乐时,即刻改变环境条件,使他快乐?但这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能够努力做到的,只有教育孩子,使他们在面对任何事物时,都能够保持“快乐”的心态。实际上,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孩子们克服心理障碍—不快乐的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有了这种心态,世界永远美好,阳光永远灿烂。而且具有快乐心态的人在面对不良境遇时,可以用自己良好的心理状态减缓压力,甚至变压力为动力。
快乐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态,一种能力。当一个人的欲望得到满足时,觉得幸福,这就是快乐。 欲望有物质的,有精神的。 物质的满足是短暂的,食物吃到嘴里,新衣服穿到身上,新玩具拿到手里……过后,当“新”的感觉消失时,快乐的感觉也就随之消失了。 但精神的满足是比较长久的。当我们克服了一个困难,当我们攻克了一道难题,当我们帮助了别人……我们都会因产生一种“成就感”而感到快乐。而且,每当想起这件事时,快乐又会油然而生。
家长们应当使用激起精神满足的方法,来培养我们孩子的心态,使之成为具有快乐“心态”的人。
对于孩子,尤其是幼小的孩子,他们是在克服着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学会一种又一种本领中成长起来的。如果我们在孩子自己吃饭表现好、在孩子用自己的笨手学习洗脸时,适时地鼓励他们的“能干”;当孩子摔了交自己爬起来、打针不哭时,夸奖他们的“勇敢”;在孩子把自己的玩具送给别人、把自己的压岁钱交给妈妈寄给患白血病的大姐姐时,赞美他们的“善良”;在孩子拣到东西交给老师、在许下某种诺言并努力实现后,表扬他们的“诚信”;
在自己动手制作了某种“奇珍异品”时,赞叹他们的“聪明”;在帮助爸妈做事时,夸赞他们的“孝顺”;在孩子克服了某种困难时,肯定他们的“坚韧”。这样,孩子在自己的“成就”面前才会产生真正精神上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会成为一种动力,推动着我们的孩子从“心里”快乐健康地成长。
但是,精神满足也有正反两个方面。一个孩子被一块石头拌倒,自己爬了起来,受到鼓励,他会快乐;同样情况下,妈妈用脚使劲地踩踏石头,孩子也会得到精神的满足,因为妈妈替他报了仇。而这两种精神满足所得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结果。所以理智而清醒的父母应该分清我们培养的究竟是具有什么品德的孩子,再来界定各种情况下,激起孩子精神满足的正确方法。
不过,父母对孩子要有客观的认识:不同年龄、不同气质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和性格特点是不同的,而且,孩子是在不断地“犯错误”和“纠正错误”中长大的。所以,不能用过高的要求、过严的标准、不切实际的期望值去苛求孩子。只要孩子在认真地付出努力,真诚地扭转自己,刻苦地锻炼意志,我们就应当去赞美他们,激起正向的精神满足。
然而,作为“第一任教师”的父母要培养孩子具有“快乐”的心态,首要的是要使自己先具有“快乐”的心态。要学会豁达、大度、宽容、坦荡,幽默,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磨砺自己坚韧的能力。
实际上,父母是在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营造“快乐”的心态和能力。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