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我们的孩子在退化
过去国人习惯于称呼日本人为“小日本”,撇开民族情感不谈,日本人的身高历史上的确一直逊于中国人。但是,在历史过去的今天,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有这样一组数据:同为黄色人种,1991年,我国7~17岁男女青少年平均身高分别逊于日本学生2.54厘米、1.53厘米;体重分别落后5.66千克、4.66千克;胸围则落后4.16厘米、4.76厘米。休 闲 居编 辑休 闲宝贝 网
到2000年,情况略有好转,中国青少年身高体重的指标在各年龄组与日本的差距逐步缩小,但日本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营养水平、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仍均好于我国同龄青少年。到了今天,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18~25岁的青年平均身高还比日本低1.04厘米。
跟自己比,情况也令人担忧。
2000年与1995年相比,我国青少年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体能素质呈全面下降趋势。相伴随的情况是—肥胖孩子增加,肺活量下降,近视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加大:7~18岁学生的肥胖检出率,城市男生由5.9%上升为10.1%,城市女生由3%上升为4.9%;乡村男生由1.6%上升为3.7%,乡村女生由1.2%上升为2.4%。肺活量一项,在1995年比1985年下降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跌势:7~18岁学生中有75%的学生的肺活量下降幅度在17~90毫升之间。近视率初中为55.2%,高中70.3%,大学达76.9%。……
具体到一个两个孩子身上,这样的降幅不能够代表什么;但当它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一种趋势,这些数据就让人触目惊心。我们的时代在进步,我们孩子的身体却在退化;我们早已经不再是东亚病夫了,可是长此以往,谁能保证我们不会成为东亚弱夫!
警惕啊!我们的孩子正在退化。
也许这样的语气让你觉得言重了,也许民族的话题让你觉得沉重,那么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事情吧!现实生活中我们一些父母的观念和做法,其实就是造成这种退化的根源。
没有天生不爱运动的孩子
极少有孩子天生排斥运动。他们的天性中总充满活泼好动的因子。问题是父母的做法,常常将这些因子扼杀在胚胎中—
个案一:
小惠的爸爸是设计院的顶梁柱。但是身体不太好,文文弱弱的,还老生病。小惠出世后,爸爸生怕女儿像自己一样,因此对她百般呵护:穿衣戴帽是春捂秋也捂,平时饮食是添脂又添钙。可是,如此精心“饲养”的“宠物小惠”一点没有让爸爸妈妈省心:该病还得病,康复起来比院里那些粗生粗养的孩子还慢得多……
分析:
不能排除小惠的多病有体质方面的遗传因素,但是小惠爸爸的观念也存在明显的误区:吃饱穿暖、瞎补一气就能健健康康、远离疾病?那健康得来也太容易了。实际上,爸爸这种过度保护、过分小心,反而剥夺了小惠锻炼的机会,削弱了她与生俱来的抗病能力。
个案二:
回回一上小学,就戴上了小眼镜。这眼镜可不是白带的,回回在幼儿园里就是远近闻名的小“博士”。好些知识老师都不一定知道,回回说起来却头头是道;上小学后,每次知识竞赛他都参加了,而且都拿了大奖,老师们都戏称他是“竞赛专业户”。
但上个星期,“竞赛专业户”回回却主动放弃了一次竞赛—说是主动,其实是妈妈的主意。那是一次体育竞赛,回回本来挺想参加的,可妈妈不同意,理由是回回没有时间参加赛前训练。“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为的就是个什么体育比赛,有这个必要吗?就是拿了名次又怎样?我家回回的时间很紧,就算有时间,我也想他多学点东西。”回回妈妈跟老师解释时的态度还挺诚恳的,老师没办法,只好叹气作罢。
分析:
回回妈妈显然是把“多学些东西”局限在“书本知识”的范围内,而不认为体育有多么重要,也是需要学习的。这种观点在家长中还颇具代表性,也正是我们需要澄清的一个误区。
个案三:
小杰和回回在同一所小学。不过他是一个普通得让谁都不会多瞧两眼的孩子。虽然他挺喜欢当头儿,可同学们似乎不太愿意服他管。
小杰认为这是因为自己没有地位,他觉得自己得争取点地位回来。于是,他参加了回回没有报名的那个体育比赛,而且得了个短跑第三名。这个名次挺管用,场上刚下来,已经有两个小男孩自愿成为了他的“跟屁虫”。小杰的感觉可好了。不过回到家,他的心情被爸爸弄得一落千丈。“多大个出息?不就是跑得快点吗?学习怎么不见你这么厉害?跑步!跑步能管你上大学?傻小子!”爸爸是嘻笑着说的,但小杰挺失落,感到沮丧极了。
分析:
小杰要的不过是赢的感觉,这是所有小孩子的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理需求,而很多体育运动都可以带给孩子这种感觉。小杰已经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却偏偏被爸爸的一番奚落打得落花流水。
智育真的就那么重要?体育真的就那么不重要?孩子通过体育获得的这种胜利感和成就感,父母到底明不明白它对于孩子的自信、尊严和成长有怎样的意义?
个案四:
比起前面三位父母,小满的爸爸是最重视体育的一个。每天早上闹钟都提前半个小时闹响,为的是叫女儿起床早锻炼。可小满就是提不起劲头,理由很简单:“爸爸早上只管检查我起床了没有,只要我一出门,他倒头就去睡大觉了。我一个人,多没意思啊!”
爸爸不是不知道女儿有意见,可他也有自己的理由:“锻炼嘛,就是你们小孩子的事情。你们在长身体嘛!爸爸都这么大了,锻不锻炼的没什么所谓了!”分析:
小满爸爸的观念本来不错,可惜功亏一篑:给孩子带了个很不好的头。他的行为无形中在告诉孩子:锻炼是一种任务和负担,不锻炼则是特权和享受。其实,成年人一样也需要锻炼,就算自己真的认为不需要也该要求自己去做,就当为孩子做个榜样、做个陪伴。
没有父母不想孩子好。对子女体育锻炼方面的轻视、忽视,自然不能说他们是存心想拖累孩子。究其原因,无非是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于儿童的意义所在。
体育,育体育心还育人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不知道体育的意义,但相当一部分只把这意义定位在“体”字上面便止步不前。体育体育嘛,无非是强身健体而已。
真是这样吗?如果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上为什么还要在“健康”一项里连篇累牍地强调体育的意义?要培养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要“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要“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要“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事情不是这么简单。《纲要》的制定者们也不仅仅是孩子的保健医生这么浅层次。他们如此再三强调体育,更多考虑的是它对于儿童发展的意义。因为体育于“体”字之外,实在还有太多价值—
从智力上讲,体育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生理刺激,对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的体育活动,虽然是以身体运动为主,但通过走、跑、跳、钻、爬、攀等活动方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思维和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协调发展,是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
智力以外,体育的意义更为深远和神奇:
体育比赛可以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体育对抗可以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团体项目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协作,耐力项目可以锻炼孩子坚韧不拔;竞赛中获胜的一方,可以从中找到自信和成就感,不小心暂时失利,也可以引导他们不息进取、迎头赶上;就算不愿意跟人比,自己蹦蹦跳跳出身汗,至少也可以减轻心理压力,舒缓紧张神经……
在体育活动中,孩子们实在有太多角色可以扮演。在这多种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孩子的社会化进程也能得到有力的推进。
智力、心理、品质、社会化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家长最为关心的孩子的素质,而在体育里面,都能找到它们的因子。
体育锻炼是终身的事情,但正像智力开发有一个关键期一样,体质潜能开发也有一个最佳期。根据儿童身体发育专家的研究,4岁是开始体质潜能开发训练的最佳年龄,4至12岁是实施该训练的最佳时间段。希望你的孩子还没有超过12岁。希望你今天的领悟还来得及。
来一场家庭运动会
体育是需要实干的。光讲道理不起作用。一招一式都要踏踏实实地做到位,益处才可能慢慢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不要再谈道理了,叫上孩子一起,我们来动动慵懒的手脚,我们来试试这些个招数。这些招数是如此的简单,不需要专门场馆,不需要复杂器械,甚至不需要一分钱。要的,只是你的耐心和时间。
滚球击瓶
适合年龄:2-6岁
活动目标:发展手眼协调能力和目测能力。
活动准备:皮球1-2只,饮料瓶、罐若干。
活动方法:将饮料瓶竖起并摆放成各种形状,如:∴∵∶。。。,距
离2-5米,双手持球,对准瓶子用力滚球,击倒瓶子为胜。
活动建议:
1.根据幼儿滚球能力确定滚球距离。可在地上设置多条不同距离的滚球标志,引导幼儿由近至远地滚球。
2.可运用比赛的方法引发幼儿滚球的兴趣,比比谁击中瓶的次数多。
拍球比多
适合年龄:2-6岁
活动目标:感知球的弹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双手和大脑的均衡发展。
活动准备:皮球1-2只。
活动方法:
1.双手或单手拍球(2-5岁):在规定的时间内(30〃-60〃),双手或单手连续拍球,比一比谁连续拍球的次数多,也可累计记数。
2.左右手交替拍球(2-5岁):左手拍一次(或任意次数)球后,右手立刻接拍同样次数的球;连续交替拍球,比一比谁交替拍球次数多。
3.两人接拍球(3-5岁):两人面对面站立,一人连续拍球2-5次后,另一人立即接拍同样次数的球;两人交替往复,比一比谁不失球。
4.高、低交替拍球(4-5岁):拍球反弹至腰部为高拍球,反弹至膝部以下为低拍球。连续高拍球3-5次后接低拍球3-5次;高低交替拍球,比谁拍得多、拍得好、拍得高低分明。
5.跨腿拍球(5-6岁):连续拍球3-5次后,左(右)腿从球上跨过,反复跨腿拍球直到失误,比谁拍得多。
6.转身拍球(5-6岁):连续拍球数次后向左(右)转体立即接拍球,比谁转身拍球次数多。
活动建议:
为激发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可在赛前讲好胜者获得的奖励内容,赛后兑现。
快乐戏水
适合年龄:2-6岁
活动目标:感知并了解水的透明、沉浮、阻力等特性;体验玩水的乐趣,消除对水的恐惧感。
活动准备:干净脸盆、彩球和能沉入水底的小玩具,如玻璃弹子、瓷器小动物、铁制车模、分币等。
活动方法:
一、脸盆玩水
1.找玩具
引导孩子大口吸气后憋气,将脸、头放入脸盆水中的同时,家长将小玩具放入水中,让孩子睁眼看水下的玩具,然后边呼气边离开水面,告诉家长看到什么玩具;可反复,放入不同的小玩具,并按孩子说对玩具的多少给予奖励。
2.吹泡泡
放入大半盆水,大口吸气后,将脸、头放入水中,然后嘴不断呼气,吹出许多泡泡;当快要呼完气时,边呼气边将头、脸、嘴离开水面。家长先示范,然后孩子做。比赛谁吹的泡泡大、谁吹的时间长。
二、池中玩水
1.踩水走
在一处干净的浅水池(水位在孩子小腿处,不少住宅小区中都有),孩子手握着家长的手,两脚交替踩水走;动作熟练后可独立走。
2.水中拍球
水位在胸腰处(游泳池浅水区),孩子边用手拍打彩球边行走。
3.开“小汽艇”
家长握着孩子的双手面对面站立水中,家长后退走,孩子双脚离地成俯卧姿势、头抬离水面、两腿交替快速上下打水,状似开小汽艇。也可让孩子手握泡沫板“开小汽艇”。小“汽艇”要“开”得稳、“开”得快。
活动建议:
1.脸盆玩水要讲解、示范呼吸方法,避免孩子呛水;
2.水池玩水要做好保护措施,预防孩子摔倒;
3.孩子对水中活动产生兴趣后,可教孩子学游泳。
如果嫌这些简单了些、还不过瘾,不如我们来点有味道的。玩些你当年也玩过的体育游戏,不仅锻炼了身体,还顺便怀了旧。孩子呢,不仅领略一下爸爸妈妈当年的风采,还有可能批判地学习一把,给你当年的拿手好戏改个头、换个面、创个新呢!
那时候的孩子这样锻炼
目前,无论是在日韩两国,还是国内的一些儿童运动专家,都提倡“捡起70年代的运动项目”来,鼓励今天的儿童与30年前的儿童—他们的爸爸妈妈来一场竞赛。
跳房子
基本锻炼目的:单脚起跳的方式锻炼了全身的平衡机能,曲腿摆臂的起跳动作不仅使腿部的爆发力增强,也锻炼了手脚的协调能力。而且,“跳房子”还是一种“说唱艺术”,儿童一面跳房子,一面口齿伶俐地进行儿歌接龙或成语接龙,对提高其语言的技巧和能力益处多多。
最新游戏规则:依旧用粉笔在水泥地面上画格子,但与之匹配的顺口溜起了巨大的变化。现在,女孩子们玩跳房子,自编自唱“十二月花令”:
三月里来桃花红,/一脚跳进桃花房
四月里来杏花香,/一脚跳进杏花房
五月里来蔷薇笑,/一脚跳进蔷薇房
……
男孩子们则喜欢从三国、水浒中寻找跳房子的灵感,如:请,请,请,请进诸葛亮的八卦阵;
退,退,退,退进刘备的荆州城……
踢毽子
基本锻炼目的:通过踢、盘、拐、分、大跳等踢毽动作的自如连接,能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锻炼下肢肌肉群和关节的灵活性及柔韧性。
最新游戏规则:
1.“唐僧定位”—在地上画出直径2米的圈,两至三位小朋友或孩子与爸爸妈妈进行比赛,踢法不拘,一旦毽子落地或双脚出圈,即为输家。
2.“眼疾手快”—参赛者每人手持一个乒乓球拍,如有毽子用脚难以接住,可以用球拍“海底捞月”,救起毽子,但下一步必须用脚来踢。这对儿童的反应速度和心理上的镇静与行动上的有序是极好的锻炼。
丢沙包
基本锻炼目的: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全身协调能力、双臂投掷力量与腿部的弹跳能力,更考验了双方的判断直觉、配合能力和团队精神—尤其是当“靶子”的一方,小伙伴间要相互提醒、互为掩护,识别对方的假动作和真意图,这对团队间默契感的形成,大有好处。
最新游戏规则:投掷方与靶子方的初始分均为10分。当靶子的一方成功闪避一次进攻,计“1分”,被击中一次计“-2分”,用手接住对方掷来的沙包计“3分”;投掷方的计分方式相反:击中对方计“2分”,被对方闪避计“-1分”,被对方接住计“-3分”,最先被扣至零分者为输方。
跳皮筋
基本锻炼目的:这是一项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儿童获得整体的协调能力和较强的腿部力量,训练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快乐的性格。
最新游戏规则:一面跳皮筋,一面唱歌谣或背唐诗,同时配合脚下节奏进行间断与停顿。如“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呀/红掌拨清波”。招数再高,也得孩子爱玩。孩子不喜欢,再多的耐心也没有用。有时候,你还得讲点技巧、用点计谋。参考以下妈妈的做法,然后放下杂志想想哪一招能降得住你家的小懒虫。我们在这里预祝你—马到成功!
◎穿上“亲子运动装”,与孩子互相恭维“你真漂亮!”“你好靓仔!”(黄妈妈,儿子4岁)
现在儿童的审美意识觉醒得早,儿子两岁半时,就喜欢人家恭维他“靓仔”。知道他有这点“虚荣心”,我们就在这方面“煽情”—我与儿子同穿印有小浣熊的连帽亲子运动衣,一起出门打球、跑步、跳操,然后由爸爸担任摄像师,把儿子的“靓仔”样摄下来,一有小伙伴上门,我们就放给他们看,让他过足了“明星瘾”。这一来,儿子是骑虎难下了,只要他一星期没运动了,我们就会“煽风点火”地说,靓仔要胖成小浣熊了。这一招还真灵,视靓如命的儿子立刻中招,马上穿上运动衣,拉着我跑出家门。
◎运动器材要新异(仲妈妈,女儿5岁)
现在的小孩子,受电视广告和MTV的影响甚大,对时尚非常敏感,让运动与时尚挂钩,会使其对运动兴趣盎然。
女儿3岁时,我们给她买了全透明的塑胶皮球,上面印有一朵朵粉色的小花,吸引了大院里的小朋友跟她一块玩。这个球使她的户外运动时间足足增加了半小时!5岁时,我们买了深海蓝的滑板车做生日礼物,别人的滑板车都是黑色或银灰的,她的车身上印满了深海热带鱼,为着炫耀新车,她有时玩得头上冒汗都不肯停,像个小飞侠!
◎借个孩子来激发孩子的尝试欲(赵妈妈,女儿4岁)
女儿自幼胆小,爬网游戏、走梅花桩等等,一样也不敢尝试。尤其是儿童水上乐园,无论我们如何引诱,她硬是一次水都不敢下。后来我借了朋友的女儿欣欣来。欣欣比女儿大两岁,却是个水上运动迷。不晓得欣欣是怎样说服女儿的,反正现在只要半个月没去水上乐园,女儿就会说:妈妈,我的泳衣想念乐园里的水啦。
◎使运动变成家庭节日气氛的一部分(李妈妈,女儿6岁)
要让孩子像喜欢吃巧克力蛋糕一样地喜欢运动,不妨使每周的例行登山、长跑,与每周动用烤箱烤蛋糕的日子结合起来。例如,一到星期六,女儿看到我在清洁烤箱的烤盘,又买回巧克力片、栗子、提子干等等,就会欢呼:“哇,明天又要爬山喽。”如此,我的“阳谋”就成功了:烤蛋糕行动既然已成为我们家营造欢乐气氛的一部分,登山为什么不行?要让孩子意识到登山也可以带来节日般的快乐,她就会自觉自愿地去换运动鞋了。
◎鼓励“偶像崇拜”(周妈妈,儿子5岁)
要让孩子对运动保有持久的兴趣,最好在他喜欢的运动领域给他找个偶像。可以收集偶像的正面新闻给他看,让他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写信、发E-mail给偶像,让孩子在崇拜偶像辉煌的同时,也了解偶像身上的恒心和韧性……使偶像成为他运动的动力。
由此可见,要从孩童特有的心理出发,增添运动本身的趣味性和新异性,同时“引诱”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运动,让孩子在运动中真正享受到快乐,从而自觉自愿地快乐地运动起来。
责任编辑: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