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
|
|
|
教育指南 育儿:请将不如激将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8-02-12 18:06:23
“潜意识”是深层心理学的概念。这个概念产生于什么年代已不可考,但它的流行却自19世纪末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学的研究开始。“潜意识”也称“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存在的大脑活动。它的最大特点是在其活动之时,活动的发出者并不自觉到活动的存在。所以,潜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自觉”。“潜意识教育”就是在孩子“不自觉”的情境下施加教育。它和让孩子们自觉到的“正面教育”应该是互补的。二者比较,颇有趣味。  
“饥饿教育”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饥饿教育”是日本小提琴教育家铃木创造的一种教学法。在铃木的教室里,经常有许多儿童被带来学小提琴。对于初次参加学习的儿童,铃木的做法是完全禁止拉琴,只允许在旁边观看其他孩子演奏。听到其他孩子奏出梦幻般优美的乐章,新来的孩子学琴的欲望被强烈地刺激起来,直到这时,铃木才许可孩子拉一两次空弦。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饥饿法”。“饥饿法”在显意识层传递给受教育者的信息不是“要你学”,而是“你还没有学的资格”。但它在潜意识上却把“学习”的价值提高了,提高到一个让受教育者仰慕的位置。  
这种潜意识的“饥饿法”的应用是可以多方面的。父母亲为了引起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拿起童话,声情并茂地讲述有趣的故事,待把孩子的兴奋引到高潮后,结束讲述并把书“不经意”地放进不上锁的抽屉,或放回书架较高的位置。这个动作会在潜意识层给孩子一个压力,好像在说:这本书虽然有趣,但太深奥,你还看不懂。孩子为了缓解潜意识层的好奇心和自尊心的压力,就会爬凳子找书看。而且阅读的趣味也会倍增。  
古人有说:请将不如激将。“饥饿法”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可归入“激将”一类。这种“激将”,是“潜意识教育”的一个入门。  
从“饥饿法”可以看到,潜意识教育经常有一个特点,就是教育者一般都隐蔽教育的意图,其教育方向从表面看来似乎与正面教育相反。然而,由于能激发被教育者的主动精神,所以潜意识教育比正面教育效果经常会好得多。  
巧妙转移幼儿园的哭声  
每当新学期的第一天,如果路过某些幼儿园,会遇见许多父母带着新入园的孩子高高兴兴地走进大门。但是,父母的离开却是很不容易的事。往往要用许多巧计欺骗孩子,但到头来仍会传出长久的撕心裂肺的哭声。怎样才能使这种哭声消失?这些幼儿园的一些教师以为这是不值得思考的问题。甚至安慰父母说:没有大事,让他哭三两天,以后就习惯了。她可能不知道,三两天后孩子虽然真不哭了,但却在潜意识里种下了对幼儿园的恐惧,进而是对所有学校教育都产生一层阴影。这对未来的学校学习将是很难补救的心理损伤。  
在美国的幼儿园,却有一种对这类母子分离的“绝望反应”的对付方法。这种方法其实又可归结为潜意识教育法。  
美国的幼儿园一般在幼儿初入园前有一个参观幼儿园的安排(时下不少国内幼儿园也已设置了这一节目)。一次,一位母亲带着四岁的孩子来到幼儿园。一位幼儿教师带领他们到处参观。当看到小班孩子绘画的展览时,孩子说:“这些画真难看!”他妈妈纠正他:“不能这样说,你画得也没他们好呢!”但老师温和地说:“我们这里画画只是好玩,不一定要画得好看。”接着来到游戏室,孩子指着一部小火车说:“小火车怎么坏了?”老师又笑着说:“玩具是用来玩的,坏了也没关系。”第二天,孩子来上学了,他完全没有哭,更没有绝望的恐惧。他母亲问老师,为什么昨天这样回答孩子,老师说:“当孩子说画难看时,他其实是认为画好看,他担心自己画不了这样好看的画怎么办;回答他‘画得不好不要紧’,是解决了他的担心;当孩子说‘小火车怎么坏了’,是担心自己也会这样搞坏小火车。”这个幼儿老师的回答,正好在潜意识层次解决了孩子的焦虑。  
因为懂得潜意识,这位幼儿教师对孩子的理解起码比孩子的母亲深了三层:第一层是她知道孩子的“错话”是无意识而不是有意识的;第二层是她知道孩子心理深处的压力;第三层是她知道正确缓解孩子心理压力的方法。懂得幼儿潜意识的需要,似乎是美国幼儿教师比我们多数幼儿教师在知识上的优势。这种知识的优势,我们的幼儿教师和我们的父母都是应该学习掌握的。  
“学琴的孩子不变坏”  
民间有一句老话是“学琴的孩子不变坏”。“学琴的孩子不变坏”,这个说法当然是相对性的说法。这个“相对性”表现在:一,不是说一切学琴的孩子都不变坏,而是多数学琴孩子比较难变坏;二,“学琴”在这里不光指学会弹琴,更指学会欣赏琴音;因此,被强迫弹琴,对琴音一点不爱好的孩子是不在此列的。  
然而,即使是相对真理,也存在一个解释吧:学琴的孩子为什么不变坏?——这又牵涉潜意识教育的问题了。  
其实,人类的所有行为不光受意识支配,更受潜意识的支配。潜意识的不满足,经常是推动人发动行为的动力。一个人受到潜意识的压力,几乎必然地会采取行动以使这个压力得到缓解。缺乏文化艺术教养的孩子,缓解方式一般比较激烈,容易采用攻击性手段。比如开口骂人、动手打架、抢其他孩子的玩具等。但能欣赏音乐的孩子却懂得温和的缓解方式。他们的心理节奏比较平和,他们在待人接物中因而也会比较优雅得体,这使他们不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不容易做过激的伤害别人的事。 
这就是,学习音乐能在潜意识层解决品德问题。也即是说,不必对孩子说,我要对你进行品德教育,而只要播放优美的音乐,孩子们已经在无意识中接受着道德教育。  
中小学的德育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思品课成绩很好的学生,行为有时并不是那么好,尤其是在没人监督的时候。这就是说,德育的难点在于容易停留在口头或纸面,而难以内化成为学生“自我”的品质。要“内化”,就不能不触及学生的潜意识。要过好“内化”关,教育的年龄最好从幼儿开始;最佳的方法往往是运用潜意识的暗示法。  
潜意识暗示,除了隐藏在优美的音乐里,还隐藏在健康的童话和游戏之中。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童话时期”。在幼儿期儿童的心目中,万物都是有灵性的,木头、石头会说悄悄话,树叶跟树叶会是好朋友。这种想象力是童话的想象力,也是游戏的想象力。富有想象力的孩子,能把一段木棒、一个瓶子想象为和自己玩游戏的小朋友,玩得热火朝天。  
研究表明,在童话和游戏里存在潜意识的暗示,这类暗示能使儿童较容易摆脱自我中心,进入他人的世界。当然,还应补充的是,这里说的童话和游戏,应该指的是健康的童话和游戏,不同的童话和游戏的潜意识暗示是不同的。这在潜意识教育中非常值得注意。在健康的童话和游戏里,儿童的“自我”在各种“替代”和“扮演”中能通过进入到其他人的世界,理解其他小朋友的情感。研究者曾让一对互不相让的小姐妹玩游戏,姐姐扮演妹妹,妹妹扮演姐姐。游戏玩得很高兴。玩完之后,一对小姐妹开始互让玩具了。她们在潜意识中已接受了对方对玩具的需要,并由此而开始产生“同情”这一德育元素。  
德育,自“让玩具”开始就有可能从内部坚实地建立起来。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