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朋友说起她曾碰到的一件尴尬事。
那天下午,她去美术学校接学画画的儿子,因为有事耽搁,迟到了几分钟。当时教室里,只剩下她儿子和一个小女孩在焦急等待家长来接他们。休闲 居编 辑休闲 宝 贝 网
看到妈妈走进教室,她儿子欢呼着站起来,扑到了她怀里,撒了阵娇,就向门外走去。走到教室门前,他忽然拉着妈妈的手站住了,回过头,看了看仍坐在原处的小女孩。小女孩正盯着他们的背影,眼神里有凄楚也有羡慕,在目光相接的瞬间,小女孩把头扭开了。
“她妈妈还没来,我们陪她一起等吧!”她儿子对她说。
“好啊,” 朋友欣然应允,“我们陪她等。”心里暗暗地感到高兴,儿子终于懂事了,知道关心别人了。他们回到小女孩身边。朋友从包里拿出两块巧克力,一块给了儿子,另一块递给那女孩。
女孩瞪大眼睛,并没有伸手来接,迟疑片刻还是摇了摇头:“阿姨,妈妈不许我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女孩的眼睛分明流露出她很想得到这份礼物。
“收下吧,没事的,我妈妈肯定是好人。”她儿子鼓励道。
就在女孩鼓起勇气从朋友手里接过巧克力的时候,女孩的妈妈来了。那是个相当严厉的妈妈,她用不满的眼神注视着自己的女儿。女孩显然畏惧了,再次把巧克力递还到朋友手上,“阿姨,妈妈说了,别人的东西不能要。”说完之后,又怯生生地看了妈妈一眼,无声地离开了。
朋友说:“尴尬倒是其次,不过记住了女孩当时复杂的表情,混合着畏惧、无奈与留恋,这不能不说是现代教育的一种遗憾。”
这样的事例在我们周围经常发生。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不伸手索取,不随便接受馈赠的习惯,应该得到理解和支持,何况,增强孩子自立自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竞争日益激烈、物欲不断膨胀的今天,也显得十分必要。
但是,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关爱、呵护和帮助。
只有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孩子的笑容才会更灿烂;只有在满含情感和关爱的氛围里,孩子才会真正感受,并一步步完善自己的人格。
如果家长从小教育孩子,除亲人之外,不相信任何人,一味排斥、拒绝他人,那么长此以往,在孩子身上养成的所谓自尊与独立,必然包含了更多的冷漠与孤僻。封闭的心灵,很难经得起未来岁月的风吹雨打,又何以让他们日后在社会上立足、生存?
比如,那个无可奈何的女孩,倘若她妈妈能够鼓励她接受礼物,然后教她说声“谢谢”,那么,她的表情一定不会如此怅然。
孩子本来就是爱的结晶,而他们的成长更离不开爱的滋润与熏陶。
所以,为人父母,首先应该教会孩子接受爱,继而让他们领悟爱、鉴别爱、回报爱。家长们,爱孩子,就请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他们一个说“谢谢”的机会。
●文/杨一鸣 图/崔 莹 责任编辑:三 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