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疾病
   育儿问题
   家庭教育
   起名问题
   宝宝疾病

   相关栏目
 小孩子五个多月特别好动是...
 判定一下这是得了脑炎吗?...
 这几天经常感冒,吃什么东...
 宝宝七个月了,前几天身体...
 为什么饭后要洗手?
 人在想睡觉或已经睡觉时为...
 婴儿出世后多久可以游泳?...
 宝宝额头上有花斑廯该怎么...
 9岁儿童血报告单正常吗?
 宝宝听什么歌好有一个教BB...
 小孩子4个月了!!母乳喂养!...
 有没有人知道这会不会被传...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FAQ >> 宝宝疾病 >> 

宝宝疾病 儿童挑食不吃菜,怎摸办?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6-09-05 22:04:19

  >>>>>>>>提问



两岁三个月  





>>>>>>>>休闲宝贝网回答:


休 闲 宝贝 网
挑食(偏食或拒食)是幼儿常见的坏毛病,如果不及时矫正,不仅会导致孩子摄取营养不足,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还会养成他们任性违拗的坏习惯。




孩子挑食,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因身体不适,消化力弱,食欲不振而挑食(这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无须过虑,只要注意在孩子病好后及时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即可);


2. 家长忽视了对孩子正常饮 习惯的培养,或对孩子过于迁就与放任,助长了孩子挑食的坏习惯;


3. 家长有意无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某种食物的偏好,孩子受了偏食意识的影响而自然地加以模仿;


4. 家长对孩子的身体过于关注,经常强迫孩子进食某些 养食品,从而引起孩子对这些食物的反感。




以下给出几个防止或纠正孩子挑食的方法,供家长参考:


避免进食前的剧烈运动


孩子刚刚做完剧烈运动后是没有食欲的,如果此时就餐,孩子必然会挑挑拣拣,长此以往,易养成挑食的坏习惯。


鼓励孩子做餐前服务


孩子天生就对餐前的准备工作感兴趣,家长可以利用他们好奇、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帮忙摆桌椅、端菜碟、分碗筷,甚至在做菜时让他们帮忙洗菜、拿佐料。面对自己参与劳动所得的成果,孩子自然会很开胃。


给予孩子独立进食的机会


二三岁的幼儿会产生独立进食的要求,家长不可因担心孩子吃得不够,或弄脏衣服、地板而忽视了孩子这一心理需求,进而使孩子失去对食物的兴趣。


当然,家长在训练幼儿独立进食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各个年龄段的能力。对于较年幼的孩子,练习进食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来说,二三岁的幼儿,自己拿起汤匙吃5分钟后就可能因累了而不愿再吃。如果家长认为他吃的分量不够,可以再喂他,让他吃饱吃好;最好不要勉强他继续练习,否则同样可能导致挑食、拒食。


制造进餐时的和 氛围


不管是什么原因,家长切忌在孩子进餐时恐吓、责骂或以其他方式惩罚孩子,因为恐惧、担忧、愤怒等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食欲。家长应善于营造就餐时的快乐气氛,使孩子心情愉快,乐于进食。


避免让孩子挑食的行为得逞


小明不吃牛肉,妈妈怕他饿坏了,立刻为他预备别的食物,小明的挑食行为得逞,坏习惯就会由此养成。相反,假如妈妈告诉小明牛肉很好吃,全家都爱吃,吃了以后身体会强壮,而且这个时候只有牛肉吃,不吃就要饿肚子。这种积极、坚定的态度就会有效地阻止孩子的挑食行为。


避免给孩子挑食的机会


不少家长习惯于每次吃东西时问孩子:“你喜欢吃这个吗?”“你喜欢吃什么呀?”这些问题容易给孩子挑食的机会,是不必要的。


给孩子积极的暗示


吃饭时,家长要表现出对食物极大的兴趣,可以边吃边赞:“真好吃!”“我们都喜欢吃。”孩子得到积极的暗示后会主动地模仿。


为孩子树立效仿的榜样


幼儿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可以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因羡慕而积极地效仿。


当然,在树立榜样 时避免幼儿间的妒忌是很重要的。例如,小华不吃鱼,但大伟最爱吃鱼,成人可在大伟吃鱼的时候说:“大伟真是好孩子,大伟爱吃鱼,又健康又聪明,我知道小华也会像大伟一样,喜欢吃鱼的。”这样说既使小华有了效仿的榜样,又避免了对他的打击。


对孩子进行巧妙诱导


小珍不爱吃鱼,但最爱吃火腿蛋。妈妈就把鱼放进火腿蛋里,请小珍吃。最初放一点点,渐渐把鱼的分量加多,结果小珍爱吃的“火腿蛋”,其实已经变成了“火腿蛋和鱼”。这时妈妈不妨告诉她真相,然后说:“小珍原来是喜欢吃鱼的!”

你好,不爱吃蔬菜,或者偏爱某一种食品,对于孩子是比较普遍出现的情况,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常最大的特点是:以个人需要和喜好来决定做,或不做一件事。
如果家长这时以强迫的方式硬要孩子屈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可能还会适得其反,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碰到这种情况,家长多数都会很着急、焦虑,担心孩子营养不全面,影响身体发育,但孩子软硬不吃,令家长有些束手无策。通常,我会建议家长运用一点心理学的技巧和知识,以“同理心”的方式去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感觉孩子的感觉。用孩子的角度来想一下,为什么不爱吃蔬菜呢?

通常可能有几种状况:
1、蔬菜能给孩子身体提供的那种营养已经够用了,不需要再补充了。
许多家长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但其实不然,研究表明,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7岁之前,他/她是完全靠感性来认识世界的,即完全凭感觉。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痛了就哭……他/她们是全然跟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在一起的,还不会像大人那样用理性来思考问题,什么有营养才吃什么,明明不喜欢还要照做。 是否属于这一种情况,家长可以通过一些医学检测的方式来了解,孩子是否真的缺乏蔬菜或某种食品的营养;
2、孩子不喜欢那个菜味道,或者第一次吃的时候留下了不好的经验,比如烫着了、咸着了……以后再看到就不愿意吃了。
有可能孩子非常讨厌那种菜的味道,或者是幼小无力的牙咀嚼蔬菜的感觉不舒服,或者是肠胃要消化充满纤维素的蔬菜是一份不舒服的感觉。或者一看到就联想起一些不喜欢的东西或者事情。
……

每个孩子的原因可能都不同,可以通过询问孩子本人的方式来了解,把孩子抱在怀里,平心静气的告诉他/她:看到你不吃蔬菜,妈妈/爸爸很担心你,为什么你不喜欢吃呢…… 两岁半的孩子已经完全可以这样和家长进行沟通了。家长可以猜猜看是什么原因,和孩子确认一下是不是如此。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孩子是能反映人类的本能:“追求快乐,逃避痛苦”。对你的孩子来说,吃蔬菜一定是件痛苦的事情,所以他/她就强烈拒绝。如果家长能想法儿制造“吃蔬菜的快乐”,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比如说,将蔬菜变个花样来做,和一些红、黄的蔬菜搭配出孩子喜欢的艳丽色彩或图案,或者菜剁碎了做成肉菜丸子,再比如用游戏、竞赛的方法和孩子一起比着吃……总是有办法的。

孩子不爱吃蔬菜不一定就是故意跟父母作对,有可能有以下原因:
1 蔬菜本身的问题,如菜太老,孩子咬不碎;菜有怪味,口味不佳等;
2 养育方式的问题,如所选蔬菜品种有限;父母本身不爱吃蔬菜;父母无意中对某些蔬菜发表了不恰当的意见,影响了孩子的喜好等。

其实,蔬菜本身是非常美味的食品,只要父母能针对孩子的问题所在,采取 bd4 当的方法,让孩子喜欢蔬菜并不难。

解决蔬菜本身的问题
◆ 同类替代。蔬菜品种繁多,包括鲜豆类,如黄豆芽、绿豆芽、豇豆、扁豆、毛豆、豌豆等;根茎类,如土豆、胡萝卜、白萝卜、藕、山药、芋头、笋等;茎、叶、花类,如菜心、油菜、菠菜、菜花、大白菜、小白菜、芹菜、芦笋、西洋菜、荠菜等;瓜茄类,如黄瓜、冬瓜、丝瓜、南瓜、灯笼椒、西葫芦、茄子、番茄等。如果孩子仅仅是不吃其中某几种蔬菜,可以更换同类的蔬菜,如用黄瓜、冬瓜代替丝瓜,用荠菜、菠菜代替菜心。
◆ 先茎后叶。有些孩子排斥蔬菜,是源于更小的时候被蔬菜卡着喉咙的经历。所以可先茎后叶,选择纤维相对较少的品种,并注意尽量切小、切碎。
◆ 合理烹制。合理烹调的宗旨是保持蔬菜特有的色泽明丽和鲜嫩生脆的特点,引起孩子的食欲。基本方法有:

氽(cuan)法

将蔬菜如菜心、芹菜、藕、菠菜等洗净,放入煮开的水中煮数分钟,捞出后根据口味做成咸鲜味、糖醋味等。这种方法能保持蔬菜的嫩脆特点。另外,水氽过的青菜或荠菜还可以用作包馄饨或饺子的馅料,一般孩子都可以接受。

荤素合一法

有些孩子不喜欢胡萝卜的气味,可将胡萝卜与肉一起煮,不仅味道好,而且有利于胡萝卜素的吸收。制作荤素肉丸也是个好办法:将肉糜与土豆泥、胡萝卜泥混匀后制成肉丸子,还可以做成红烧味,颇受孩子喜欢。此外,将水氽过的青菜与红烧肉一起煮,萝卜与羊肉一起煮,都是好吃的菜肴。

解决养育方式的问题

● 父母以身作则。父母挑食偏食的习惯,常常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尽早克服挑食偏食的习惯,带头吃多样化的食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强调蔬菜益处。平时父母应该多讲解吃蔬菜的好处,不要随口批评某某蔬菜不好吃。因为孩子尚未具备独立判断的能力,父母的话常常成为他们去从某种菜肴的依据。
● 提供多样选择。父母要有意识地扩大家庭菜谱范围,不断增加蔬菜品种,并经常引入新的品种,如绿花菜、芦笋、紫色卷心菜、樱桃番茄等。同时鼓励和表扬孩子尝试。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从不同的蔬菜中获得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养成孩子进食多样化食品的良好饮食习惯。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