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的功课,无法完全吸收;父母交代的事情,一再叮嘱还是忘记;出去玩,老是将玩具遗忘在公园……小时候经常忘东忘西、丢三落四,若父母总是替孩子处理,却没有正视孩子的偏差行为,随着孩子长大,反而会造成他的依赖性,少根筋的行为可能更严重。休 闲 宝 贝 网
小时侯,姗姗玩玩具或是看图画画,经常只有几分钟的专心度。现在已经3岁半了,却变得迷迷糊糊的,常常丢三落四,交代她做的事情,不是“听一半”,就是“记一半”,活像是少根筋。爸爸、妈妈为此困扰不已,不得不常常对她耳提面命和唠叨一番。“你到底有没有带脑袋,做事怎么经常粗心大意的?”“东西拿到哪儿,就丢到哪儿,真是个迷糊的孩子。”“你怎么这么健忘,这样下去还得了?”
孩子少根筋的原因
“真奇怪,袜子怎么又只剩下一只?”“糟糕,刚刚买糖果忘了拿钱给老板,现在还在口袋里呢!”究竟为什么孩子常常像少根筋似的,老是忘东忘西、迷迷糊糊的?
三四岁的幼儿,对于任何事情都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由于生活圈子比以前扩大很多,对于新鲜事物都会因为好奇而想去接触、探索,也许是因为太多事物吸引他,有时候会忘记和朋友约定好的事情;因为想玩,或是将东西遗忘在幼儿园。
其实有时大人也会忘东忘西的。幼儿如果不是偶尔,而是经常迷迷糊糊、丢三落四,那么,父母就应该探求孩子少根筋的原因。通常造成孩子少根筋的原因包括:
1.各年龄的专注力:
通常年纪越小的孩子,注意力会比年纪大的孩子弱。两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约7分钟,3岁约9分钟,4岁约12分钟,5岁能持续14分钟。但如果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事物,3岁的孩子就有30分钟的专心度,如看动画片、唱卡拉OK等,孩子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时,对于其他事自然容易忽略。
2.环境影响:
吵杂、混乱的环境,也容易使孩子分心,例如:上课时,教室外面有轰隆轰隆的车声、人群晃动或是其他同伴的干扰等,当然会对老师教的功课无法完全吸收,也搞不清楚交代的功课,因此忘记带作业、物品的事也就经常发生了。
3.过度保护:
小时候出门帮他准备衣服、袜子、鞋子,上幼儿园开始,出门前都不厌其烦地一再叮咛:“宝宝,手帕、卫生纸带了没?……”在这样无微不至照料下的孩子,自然认为妈妈都会替他把该带的东西准备妥当,如果父母突然不管了,这时孩子当然什么事都忘得一干二净了。
4.限制过多:
三四岁是幼儿好奇心萌芽阶段,对任何事情都想尝试和接触,但如果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山坡那边很危险,不可以跑到那儿去。”“会撞到,安安静静坐在椅子上玩就好了。”不准这、不准那,限制孩子许多探索,却不说明原因,越是禁止,孩子就越想尝试,于是不是将爸妈的叮咛当作耳边风,就是选择性地去听。
5.缺乏安全感:
父母的期望过高,交代的事太多,孩子的思绪就变得复杂,心思忙乱,专注力被分散,当然就忘记现在要做什么。此外,长期焦虑不安、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对事物学习的坚持度也会降低。如何改善、就有赖家长与老师耐心教导了。
有效指导改善行为
小时侯经常丢三落四、忘东忘西的孩子,若大人总是帮他设想、安排好一切,或是一味的溺爱孩子,帮孩子拿东西,却没有正视孩子的偏差行为,到头来反而造成孩子的过度依赖,而随着孩子长大,其偏差行为可能会日益严重。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办呢?以下一些建议可供父母参考:
1.专心度训练
对于集中度、注意力散漫的孩子,父母可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的游戏,开始训练专心度,如积木、拼图、配对游戏等,从5分钟开始,逐渐延长时间,难度也可逐步增强,从中更可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
2.避免唠叨
三四岁的幼儿,正处于第一反抗时期,如果父母不断重复唠叨他的行为的话,反而会引起他的反抗心。所以,不要一直强调他忘东忘西的行为,当孩子有进步的表现时,不妨大方地夸奖他。同时,父母应为孩子创造能稳定情绪的环境,幼儿便能慢慢减少丢东西的次数。
3.具体的教导
具体地教幼儿如何做才不会忘东忘西,例如:要带去学校的东西,在前一天晚上睡觉前就要全部准备好,放在桌上或明显的地方;还有脱下来的衣服,必须放在固定的地方;用过的物品,一定要物归原处。若教导之后孩子仍会健忘时,父母就得适时提醒他:“你都准备好了吗?”“用完有没有记得放回去呀?”
4.珍惜自己的东西
孩子一丢东西,爸妈就马上买给他,不但不能改掉幼儿丢三落四、忘东忘西的习惯,反而使他不懂得珍惜物品。父母要再买新的东西给孩子,还不如和孩子一起想想看、找找看,借以提醒他注意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丢弃。
5.养成独立个性
依赖心重的孩子,尤其容易忘东忘西。父母应给孩子一个观念:忘记带东西,吃亏的是你自己。而要做好这一点,父母就要停止照顾孩子琐碎的生活细节,养成他独立的个性。有时让孩子体验忘记带东西,或掉东西后造成的困扰和尴尬场面,孩子便会注意自己的生活态度,过着有规律、整齐的生活。
6.做孩子的榜样
孩子最会模仿父母的生活态度,如果你也是经常忘东忘西、迷迷糊糊的,孩子可能也会遗传你这一个性。所以,父母或家人应做孩子的好榜样,不要经常忘东忘西,孩子就不会少根筋了。同时,父母可以帮孩子反省一天下来和朋友交谈过的话,准备明天要做什么,要带什么?
责骂孩子应有原则
父母责骂孩子时,应让他了解禁止他这么做的理由,且当场说出“不行!”“快住手”以制止,并以严肃、愤怒的表情看着他。即使他仍无法了解你的话,仍必须说明理由。不希望他去碰东西,就告诉他:“这是妈妈的贵重物品”,即使宝宝尚未具备判断能力,也该让他注意到,妈妈不同于平时的斥责声和可怕的面孔,而有所收敛和警惕。
此外,责骂宝宝时,要维持一贯的态度和原则,做同样的事,有时会被骂、有时却不会,容易使宝宝感到迷惑。如果为宝宝设定一个“乖宝宝”的标准,这个不准、那个不可以,会让他在禁止声中感到畏缩,而变成什么都不想做的“乖宝宝”了,如此被骂习惯之后,真正碰到应该骂的事情时,就没有效了。
责骂的目的是要让宝宝了解,这件事不能做,做了之后会令妈妈感到困扰,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不必严加斥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