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期”、“敏感期”和“转折期”、“危机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时刻,也是特别需要爸爸妈妈关注宝宝的关键时期。
关键期休 闲 宝 贝 网
乐乐今年三岁,在幼儿园上小班,语速慢,词汇少,句式简单,语言发展与同龄孩子相差明显。乐乐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族亦无相关病史。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乐乐父母工作很忙,乐乐从8个月起,被送到另外一个城市的姨妈家里,姨妈很细心地照顾他,把他喂养得很壮实,比同龄孩子长得高。乐乐父母很欣慰,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姨妈因声带受损,不能讲话。等到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乐乐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
心理学家发现,儿童在某个时期最容易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或形成某种心理特征,错过了这个时期,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弥补,这个时期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例如,婴幼儿时期是儿童掌握口语的关键时期。而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掌握口语。
动物学家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发现小动物(如鸭、小鸟、鱼、昆虫、狗等)在出生后一个短时期,有一种很容易形成的本能反应。这种反应即小动物会追随最先看见或听见的对象(哪怕是动物学家本人或一块紫色的积木),这种现象就叫做“印刻现象”。“印刻现象”只在小动物出生后一个短时期才发生,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就无法再学,动物学家把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主要表现在感知(包括看、听、闻、触等)和语言发展方面。爸爸妈妈应抓住儿童心理发展的这几个方面,及时地开展相关的教育。
敏感期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错过了敏感期,则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发展比较缓慢。
公认的儿童发展的敏感期有:口头语言发展的“爆发期”是2—3岁;注意力发展的敏感期是3岁半左右;在掌握数概念方面,敏感期在5—5岁半;坚持性行为的发展,则以4—5岁最为迅速;0—4岁是儿童形状辨认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抓住“敏感期”进行教育,如同农民不误农时进行播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折期和危机期
牛牛过2岁生日没多久,妈妈发现牛牛不如从前那么乖了,经常甩开妈妈的手,跟妈妈摇头,小嘴巴发出“不、不”……脾气急的妈妈就要动用武力了,妈妈的手掌光顾宝宝小屁股的机会多了起来,结果是妈妈叹气,牛牛哭泣。妈妈不明白,可爱的宝宝怎么不听话了,怎么不讲道理了。
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发展是平缓变化的。但是也有一些时候,儿童心理出现了飞跃式的变化。儿童心理急剧发展,在短时期内变化非常明显,心理的矛盾高度激化,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2~3岁、7~9岁、12~15岁这几个年龄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3个关键转折期。
转折期的矛盾常常来自于儿童生理上和活动能力上的迅速发展,导致心理发展上的不适应。这个时候的儿童内心冲突大而混乱,其行为方式、理解能力与过去比有很大的变化。父母不理解儿童的变化,仍用与以前一样的方式来对待儿童,而这种不加改变的方式对于剧变中的儿童来说,其实是一种压制,是希望儿童退回到过去的状态。所以,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往往容易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在这种时期,儿童和成人的关系会出现突然恶化,导致“危机期”的出现。
转折期并不等同于危机期。转折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危机则不是必然的。只要父母做好儿童发展转折期的心理准备和策略应对,就有可能化危机为动力,为孩子的心智水平提升和良好性情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支持、促进作用。
首先,爸爸妈妈应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知道儿童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间,做好迎接儿童转折性变化的心理准备。
其次,父母应耐心地对待在转折期的儿童,时刻准备提供有效的帮助。例如,3岁儿童刚刚学会说话,他要把头脑中存储的许多认识表达出来,但是他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很有限,往往不能流利、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于是产生了愿望和能力之间的矛盾,由此造成儿童情绪上的强烈不安。如果成人也产生急躁情绪,对孩子要求过高或表示不满,孩子就会出现口吃现象。如果爸爸妈妈在与孩子对话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使用动作来辅助语言,并让孩子慢慢地讲话,是可以不出现“危机”的。(文/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彭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