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积极关注与被动干预的思考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13-02-21 15:41:53

 

  我女儿去幼儿园之前,由年届七旬的保姆赵奶奶看护,老人极为负责、尽心,对孩子百般呵护,女儿对她也很依恋。可是,慢慢地我们发现不知何时,女儿养成了一个“坏毛病”——当要求不能够被满足时,她就会示威性地“下跪”,并大喊:“我跪、我跪!”直到要求被满足了,她才站起来!我们当即意识到不能惯着她,必须坚决纠正!只要我们在场,发现她用“我跪”来提要求的话,就“寸步不让”,严厉批评,硬把她拽起来。结果弄得女儿哇哇大哭,我们一头是汗!而成效并不显著,因为,只要我们去上班了,女儿的“我跪战术”在赵奶奶那里百试不爽!令我们十分头痛。

  一日我父亲来看孙女,女儿正和赵奶奶再次上演她的“我跪战术”,原本对孙女疼爱有加的爷爷,却面无表情“冷漠”地扫视了哭闹不已的孙女一眼,没有任何表示地端坐在沙发上。我跑过去正要拽她,却被父亲摇手示意制止住了,他轻声地把我叫到隔壁房间里,对我如此这般的嘱咐了一番。随后,我们又回到客厅里。我将赵奶奶请到一旁,低声说:“谁都不要理她,连看都不看她一眼……”于是客厅里,女儿边哭喊边跪在地上,同时不停地向我们张望,可所有在场的成人没有任何一个人去搭理她,大家都在离她较远处“谈笑风生”。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慢慢的女儿哭闹声越来越低,最后她很没趣地自己主动站了起来,向人群走来……休 闲 宝贝网

  此后,我们包括赵奶奶都坚持这样做,没有多久,女儿的“我跪战术”奇迹般彻底消除了!

  这看似神奇的现象说来也并不奇——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某种自发行为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最重要的在于强化。如果一个行为受到强化,它就可以得以维持和加强,将来在类似的环境中,再次出现此种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所谓强化物是当它能够在现实中,使得某种行为得到加强时才这么称呼它。说白了,就是我们对女儿的“下跪”进行干预、制止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成了她“下跪、哭闹”的强化物,成了一种“奖品”。因为小孩子无论在意识层面、还是在潜意识层面,总是希望自己成为监护人(父母等成人)的关注焦点,孩子们往往是通过制造问题,故意(他自己并未意识到的)犯错误,来“召唤”父母、长辈去关注他。他们甚至根本不在意你是以何种(愤怒或是欣喜)态度去关注他们!

  我父亲正是运用了这一科学规律,他让我们一起“冷落”在“下跪、哭闹”的女儿,甚至故意聚在一处“有说有笑”,而对其不当行为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完全不加以直接的干预。这本身就是最有效、最科学的干预!

  我此后又使用这种方法,矫正过女儿其它类似的“坏毛病”,并在同事之间加以广泛推广,绝大多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极少数没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都是因为孩子的监护人“心太软”,见不得孩子哭闹,不忍心让孩子躺在冰冷的地面上……最后功败垂成,结果孩子的坏毛病愈演愈甚,令人叹息!

  至今,我仍见到不少父母们常常违背科学规律——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他们不给予关注,只顾忙自己的事情;当孩子哭闹、捣乱、犯错误时,他们却给予积极的关注,跑过去搂抱孩子,去强化、并奖励他们的不当行为!如此一来,这些父母就“主动帮助”孩子建立起了不好的行为模式与不良习惯,而父母们还“蒙在鼓里”呢!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