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南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父母之道:关于教的问题
 利用爱捡垃圾培养好习惯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教育指南 >> 

教育指南 关于父母的使命问题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11-05-16 11:07:39

 

  在第一讲中我谈到,父母之道是关于如何当好父母的学问,核心问题是怎样“生好”和“育好”自己的孩子。在父母之道理论构成的五个部分中,第一部分就是“一个神圣使命:优生优育,拉扯孩子长大成人”。

  “使命”,在汉语中是个分量很重的词。原指“使者奉命出行”,“今指重大的任务”。我用“使命”一词,来表述为人父母者给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义务和责任,就是想客观准确地表达这项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严肃性和不可推卸性。休 闲宝 贝 网

  在这一讲里,我准备讲8个问题,共32个字,即:重视“使命”、追求“双优”、认识“孩子”、实践“拉扯”、确保“长大”、务必“成人”——这是对为人父母者的使命要求;还有“完善自我”和“与时俱进”——这是对为人父母者更好完成使命的自我提高要求。

  一、 重视“使命”

  父母之道研究的是,为人父母者相对于子女,和在这方面相对于社会与国家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而且更主要的是义务与责任。这项义务和责任,对于家庭来说,具有传宗接代的意义;对于社会来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对于国家来说,具有提高人口质量、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意义。

  我们研究父母之道,需要搞清“三个重要性”,一是子女质量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二是父母的正确“履职”对于子女成长的重要性;三是父母之道对于父母正确“履职”的重要性。其中第三个重要性,我在第一讲中已经讲过了。这一讲主要谈另外两个方面。

  我们还是先来听一段振聋发聩的声音吧:

  “由于整个家教出了问题,父母的不合格导致了其后出生人口的整个不合格,导致整个人的不合格,这才是当代中国最可怕的事情,这才是当代中国最为致命的问题。伪劣产品、治安恶化、道德滑坡、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等归根结蒂还是人的不合格的副产品。一个不良的习惯让随手扔出的烟头烧掉一个大兴安岭,一个心怀非分之想的业务员让广州白云机场上的三架波音飞机化为灰烬,一个到城市找工作的知识青年结束了一个帮助自己的著名作家(戴厚英)的生命,一个经过层层筛选政审的武警战士砍死了一个自己保卫的副委员长(李沛瑶)……

  “铁门铁窗铁阳台,我们并不感到安全。您好对不起谢谢,我们并不感到亲切!一个国家如果科技文化不发达,那一定是他们的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如果社会风气不良好,则一定是他们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面对今日中国的诸多问题,我们必须要来一场全民族的家教大反思,如果没有这种反思,我们民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腾飞!”

  这是年轻的教育家、社会心理学家王东华先生在《发现母亲》一书中发出的呼喊。它可以从一个角度向我们证明,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是一种民族的、国家的、社会的和历史的使命。

  不少的人,往往把生孩子和培养教育孩子看作家庭私事,这是很片面的,须知,这本来也是国家大事。为人父母者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把教子成才真正当成社会赋予家长的一项光荣的历史使命。

  教育孩子成才,不仅是为了子女将来发展更好,家庭生活过得更幸福美满,而且也是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为提高人口素质作贡献。所以,我们教育孩子不是家庭个人的私事、小事,而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事和公事。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来认识家庭教育,才有可能科学地处理好家长教子与本职工作的关系,才能恰当地安排好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孩子,认真而耐心细致地把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好。

  鲁迅先生早在1918 的《随感录二十五》中,就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父范学堂”的主张,其理论支点就是以“儿童家庭教育与改造中国社会有密切联系”这个深刻认识为基础的。他说“将来是子孙的时代”,“看十来岁的孩子,便可以预料20年后中国的情形;看20多岁的青年,——他们大抵有了孩子,尊为爹爹了,——便可以推测他儿子、孙子,晓得50年后、70年后中国的情形。”他还非常尖刻地批评那种“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才不才”和“讲恋爱、讲小家庭、讲自立、讲享乐”的家长。他呼吁所有做父母的都要成为造就“新人”的父母,担当起国家、民族赋予每个家长的神圣使命,不做那种只会生不会教育孩子的人。

  人是一次性“产品”,不能“回炉”重铸,因此,事前必须做好各方面准备,尽量避免和减少缺憾;已经产生的缺憾,事后要千方百计加以弥补。因此,为人父母者永远有做不完的事。

  人类社会是由人组成的,通过人妥善处理相互关系和与其他各方面关系,维系社会的正常发展与进步。社会上的事,好事是人干的,坏事也是人干的。好人好事多了,社会情况就好些,坏人坏事多了社会情况就差些。

  发生在人身上的问题千差万别,复杂得很,但从最初根源来说,不是“生”留下的问题,就是“育”留下的问题,归根结底正如一本书的标题所说:《都是爸爸妈妈的错》。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痛心地说道:“我们每个人应当懂得,尊敬的父亲和母亲们,凡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不学无术的人、一知半解的人,就像安装了一个坏发动机的飞机起飞了一样,不仅自己毁灭,而且也给别人带来了牺牲。”2002年6月16日发生的那起轰动全国的“蓝极速网吧纵火案”就是一个惨痛的例子。由两名初中生故意点火的那场灾难,一共烧死25人,是建国以来发生在首都北京的第一大血案。而这两个纵火者都是因父母离异无人关照孩子。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个人子女的质量紧紧联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为,幼儿期是人类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家教的成功是社会革新最根本的途径,惟有培育高品质的幼儿,将来才有高品质的公民;有高品质的公民,才有高品质的社会与国家。而且,整个国际社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就要依靠发达的高科技,高科技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和漫长的教育培养过程,其奠基工程是家庭教育,责任主要在孩子的父母。

  早在1990年,美国联邦教育部提出的教育六个目标体系中,第一个就是:到2000年,所有美国儿童在入学前都做好学习准备。具体内容是:1、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适合他们发展的学前教育计划。2、每位家长都将成为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每天都要抽出一定时间帮助孩子学习。家长将接受必要的培养和训练。3、为儿童提供健康和营养的指导。由此可见,美国政府早已把家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基础来实施,作为21世纪的一项重要战略来对待。

  我国对此也非常重视,于1992年正式颁布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00年之前,使90%(14岁以下儿童)的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健、教育儿童的知识,要建立起学校(托幼园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在城市以社区为依托,举办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和婴幼儿、小学生、中学生的家长学校。在农村,通过广播父母学校等方式,推广正确的保育、教育方法。利用各种大众媒介,开展全国性家庭教育宣传、咨询、服务工作。师范学校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家庭教育课程,有关学术机构和学术团体要开展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为改善儿童成长的家庭、社会环境提供理论支持。”

  规划是做了,要求也提了,但究竟做得怎么样?现在还没有机制性的保证。在这种情况下,为人父母者的觉悟和使命感、责任心就显得更为重要。

  二、追求“双优”

  著名的发展理论家A·佩奇在发表对世界未来发展战略的看法时曾提示:“人的质量比其数量更加重要,只有提高质量才能补救人口爆炸的后果。”这话对我国更有针对性。“优生”、“优育”是紧密联系的两个阶段的问题。优生是孩子出生及其之前的工作,优育则主要是孩子出生之后的工作。这部分的操作内容,将在“养”和“教”两讲中分别详述,现在先讲一些认识问题。

  “优生”一词是由希腊语词根“优良”和名词“诞生”合成而来,意思是“生而优良”,我国译为“优生”。西方人认识优生问题比较早,早在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即明确规定,孩子出生后,经法老检查,凡孱弱有病者一律扔进荒山喂野兽,只留下健康婴儿由其父母抚养。 公元前400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在其著作中提出,要由父母预先制定计划,保障自己后代在智力、体力等方面都是佼佼者,并予以严格培养。当时的另一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力主“政府应有干涉婚姻制度的权力”,反对早婚,因为“早婚生婴儿不良”。古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严令禁止近亲结婚,违者治罪直至处死;并主张“国家洗涤”,除劣保优。

  优生的基础工作主要是两方面:一是择佳偶,二是孕良胎。现代研究告诉我们,后代大脑功能方面的遗传特征,如记忆、思维、反应等智力要素主要来源于父亲,而智力物质基础——健康的体魄,以及身体的胖瘦、美丑,这些方面的遗传因素则得之于母亲。中国古代视为理想伴侣的说法“郎才女貌”,与这种研究成果不谋而合。

  要生出优秀(优良)的孩子,首先应当有健康的妈妈和爸爸。那么,怎样才算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包括以下10方面内容:(1)有足够的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完整意义上的健康,还应该包括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应有这样一些特征:(1)对生活有热忱,能充分利用聪明才智去从事具有建设性的活动。(2)能客观地认识他人的需要,领会他人的感情,对人不过分苛求,既能将自己的感情给予他人,又能接受他人的感情感染。(3)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身的优缺点有清楚的认识,既不高估自己的能力,追求力所不及的过高目标,也不低估自己,不逃避责任;没有因想入非非而招致失败的困扰和自卑,经常享受胜利所带来的喜悦和欢乐。(4)能理解自己的冲动,控制自己的感情,理智清醒,意志坚强,无受命运愚弄之感。

  在优生上,还有个不良嗜好的影响问题。据说,陶渊明的儿子个个愚昧,李白的儿子都是傻瓜,就是因为他们过量饮酒造成的。今后的孩子更加令人担心。因为以前的人生育之前没有条件多喝酒(经济原因),现在的人,生儿育女之前就成酒鬼的不是少数,这些人的后代很可能会出问题,或许将影响一代人。

  我国对优生优育已经引起重视。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指出:“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纲要(1995-2000)》谈到要:“向广大育龄人群普及有关生殖健康、避孕节育、优生优育、妇幼保健的科学知识……”1993年3月21日李鹏在中央第三次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说过:“将来在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具体职责里面可以增加优生优育等某些必要的职能。”

  追求“双优”,说着容易,做起来难,为人父母者要用大半生的精力来做这件事。

  三、认识“孩子”

  为人父母者,要完成好自己的神圣使命,头脑中必须有明确的孩子概念和正确的孩子观念,要掌握孩子的基本特点,端正对孩子的基本态度。这是他们正确履职、科学施教的重要前提。

  我查过我国的权威辞书《辞海》,那里面竟然没有“孩子”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虽然有这个词,也只简单解释为“儿童”和“子女”,而对“儿童”一词的解释,也就到“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这种程度。这是否说明我们的文化对“孩子”这个特定“对象”及其属性缺乏应有的重视与研究?

  我认为,孩子应该是个年龄段的概念,也是个成熟度的概念,处在这个阶段的人,有着许多不可忽视的特点,都是我们在教育中必须注意的,一定要把孩子真正当孩子对待,不能按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广泛的孩子概念,应该特指人从出生到满18周岁这个生命时段,相当于准确法律用语的“未成年人”。《家长学》以孩子在动作、语言、认知、情感、活动、个性品质,以及生理结构与功能方面发展的最一般、最典型的特征为基本指标,大体把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分为7个阶段:

  1、新生儿,出生一个月以内,是个适应外界环境的过渡期。

  2、婴儿期,1-12个月,是孩子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

  3、幼儿前期,1-3岁,是孩子发展的敏感期,也是早期教育的重点时段。

  4、幼儿期,3-6岁,也称学前期。

  5、童年期,7-12岁,又称学龄初期,大体是小学阶段。

  6、少年期,12-15岁,又称学龄中期,大体是初中阶段。这个阶段正处于从儿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和转折时期,由于性成熟而导致心理上有许多特殊现象。因此有人称之为“危险期”或“危机期”。

  7、青年初期,15-18岁,又称学龄晚期,大体是高中阶段。这时的孩子已接近大人,有了社会责任能力,取得了公民资格以后,就走出“未成年人”行列而为成年人了。

  孩子有许多不同于大人的特点,根据我的研究主要是5个方面,即:原本的纯洁性、成长的过程性、培育的可塑性、发展的反复性和行为的随意性。刚出生的孩子,才真正是“好画最新最美画图”的“一张白纸” ,在上面“画”些什么,父母有极大的调控权,实际上能“画”得怎么样,就看你的水平和努力程度了。孩子的成长,无论就其全部还是某个方面来说,都是一个过程,比如知识和技能方面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积累过程,身体的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心理的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都是个习化和育化过程。过程性又表现为阶段性,生理的发展有阶段,心理的发展也有阶段,学历的阶段性更是显而易见。所有过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程序,急不得,也缓不得,只能遵循规律去调控。为人父母者不仅要重视“结果”,尤其要重视“过程”,许多情况下,在过程中形成的观念和技能,比起当时的直接和具体的结果更有意义。当然,那实际也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一种结果。由于正处于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可调整幅度较大,有时甚至是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所以每个孩子,尤其是在很小的时候,可塑性都很强,等基本定型以后,再想改变就比较难了。也是由于正处在过程之中,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经常会出现“反复”,这并非孩子记性不好,主要是干扰和诱惑太多,故而常常顾此失彼,所以《犹太人的家庭教育》中有一条重要告诫:“不要以为一次批评,孩子就会彻底改正。如果孩子重犯错误要坚持耐心说服教育。”与前述同样的原因,孩子行为的随意性也是很自然的事,“意”体现为好奇心,“随”体现为顾此失彼。因为在这个时候,他还不知深浅,不知轻重,在他的头脑中还无章可循。

  从总体来看,大多数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的认识是不够的,还缺乏应有的细心。

  我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先生,在《论“成长小说”》一文中,认真地对“成长”作了一番“解读”,现抄录于下。如果你读起来觉得困难,或者理解太费劲,你可以把这部分跳过去。但是我要告诉你,这分析确实很精彩。

  成长充满了神秘感。还是那样一个来自母亲的身体,但现在却出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变化。腿、胳膊、皮肤、神经、头发、声带,所有一切,都出现了“变异”。这些变异甚至使他本人都感到不够自然、无从把握。还有更隐秘的、几乎不可告人的变化——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觉得身体内有一种什么东西在发芽,并在不停地生长。夜间,多了许多从前不曾有过的梦幻。他们还会时常在酣睡中忽然地有一种麦苗在夜露中拔节而长的感觉。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空前地开始喜欢一样东西——镜子。他们在悄悄地打量自己,在仿佛认识一个陌生的人。他们当然知道,镜中的那个人,就是他自己,但总是抹不去生疏与隔膜。对镜中的映像,他们会有喜悦,也会有伤感,会有欣赏,也会有厌恶。他们对镜中的映像会十分在意,甚至有点吹毛求疵。类似于镜子的一切意象,如一汪清水,如一块明亮可鉴的金属,他们都可能注目凝眸或给以一瞥——看一看自己。在他们的内衣口袋里,在他们书包的深处,或是在枕头底下,都有可能藏着一枚镜子——尤其是女孩儿。镜子竟使他们的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一切都变得不可思议。

  对这些无可解释的变化,他们甚至会有一种恐怖感。他们发现自己现在竟然有了“可耻”的欲望。他们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变坏——魔鬼开始附身。一些“罪恶”的念头不时地闪现,甚至开始不住地骚扰,从而使得他们心神不宁,学习、饮食、谈话,都变得 难以集中注意力而总是显得心不在焉。本来一个很平静、很安定、总能将事情做得很仔细的人,现在却总是无法回避浮躁与无精打采,而结果是常把事情做得糟不可言。学校、家长,都是一团的疑惑:这好端端的一个孩子,究竞是怎么了?他开始痛恨自己,然而,又总是无法把握自己。有些时候,他们似乎是喜欢这份“罪恶”的。他们战战兢兢地走向它,犹如一个胆小的孩子面对一个巨大的石窟,不敢深人,却又克制不住地想要进入纵深。在惶恐与快意的颤栗中,他们身不由己。他们最终必将战胜恐怖——与其说是战胜恐怖,不如说他们已经适应了变化,并已开始正视这些变化了。

  成长过程居然是一个充满了痛苦的过程。本是一片没有太大动静的心田,忽然在一场春雨之后,变得生意盎然。然而生长出来的并不都是一样的东西。它们是互相排斥的,倾轧、冲突,无休止地发生着。当然这其中,总有一股新鲜、向上的力量,在各种混乱的力量中企图直线向前。它像一匹没有管束的野马,踏着脆嫩的心野,要走向开阔,走向阳光,走向诗意。有无数的阻隔与羁绊,它会在冲决中碰得头破血流。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真正地阻止它的前行。它叫良知,叫理想,叫人性。它来自于造化。在此之前,他的心灵虽然也不时地遭受冲击,但大多没有太深刻的印象。而现在,心灵感受到了风暴——他开始了真正的人生战斗。童年的和平时期终于结束,号角吹响,战场来到了脚下。这是一场幼稚而充满抒情意味的战争。

  多疑、自尊、嫉妒……他们的心理被轮番袭击。他们变得有点怪诞,让人不太容易琢磨了。这个时期,他们很容易树立对立面。同伴、父母、老师,随时都可能成为他们戒备、愤怒甚至仇恨的对象。他们有一种弱势感,因此,一方面拼命保护自己,一方面做出动作有点夸张的反抗。而此时的成人,似乎也变得敏感起来。他们总觉得空气里散发着诡秘不安,甚至危险的分子。他们有一种本能的窥视欲望。而被窥视的成长者,对自己被窥视显得更为敏感。于是一场拉锯式的窥视与反窥视的“战争”就开始了。这一阶段,上锁的抽屉又成为一个意象,一个象征。随着成长阶段的慢慢结束,和解才会慢慢地开始。

  这是人生中最热衷于憧憬的一个阶段。此时的他们喜爱摆出一副远眺的姿态。他们有一个朦胧的前方。这个前方究竟有什么样的风景,他们并不能作出具体的描述,但,它依然在那样强有力地吸引着他们。眺望的姿态是优雅的,他们会有一种为之心动的豪迈感、悲壮感。来自母体的幻想力,现在借了一些似懂非懂的知识,突然一下子变得强劲起来。他们将前方想象成各种各样的样子,并且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神态的痴迷,有时也会感动成年人,并会使已经变得实际、世俗的成年人羡慕。并不总是眺望,上路的欲望在与日俱增,终于有一天,他们觉得该上路了。路又是一个意象,一个象征。

  恐怖也好,痛苦也罢,他他们依然迷恋这段时期,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成长的快意与美感。身体虽然还未成形,甚至显得有点不合比例,但越来越具有线条感与立体感,并且多了许多让人激动的元素。原先简单的心理,也开始变得丰富起来,犹如一口池塘在天空下汪满了清水。生活变了,故事多了,日子一天一天地变得更有内容。原先他们是站在世界大门外的,现在却站在了世界的大门口,并正抬脚跨过门槛去。汗浸浸的成长中,他们经常会因兴奋而双颊泛出红潮,那时,他们终于知道了什么叫美感。

  肉体在成长,灵魂在成长。

  终于化蛹为蝶,成长了结,他们破壳为“新人”。

  鉴于成长的复杂性,为人父母者更应该理解孩子的成长快乐和成长烦恼,帮助孩子较顺利地度过成长期。

  家庭教育中父母常犯错误的最主要根源是,不把孩子当孩子对待,往往用大人的标准要求孩子,根本不懂或忽略孩子的特点。我认为,对待孩子的正确态度应当是:孩子就是孩子,一切都要从孩子的特点出发。不仅要把孩子和大人相区别,还要注意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上的特点。对他们必须有爱心和耐心,一定要热心和细心,即不能心太软,也不能心太狠。美国人阿莱西亚、德万迪尔合著的《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有个主导思想,就是“童年的时光是非常短暂的,家长们应该尽可能多给他们一些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表现得像个孩子。”而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为人父母者必须真正懂得“孩子就是孩子” 的道理。

  正确对待孩子,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正确认识孩子的“玩”,另一个是正确对待孩子的“错”。

  杨葆崇先生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玩是一种主动学习》。他说,“ 就一般的孩子而言,没有哪个孩子不玩他爱玩的,也没有一个孩子玩他爱玩的玩意儿时,不全身心投入。只要玩得恰当,不要玩到只以玩为玩的程度,那么,玩是能启发孩子的积极性的,也可以让孩子在玩中表现出自己的特长和天分。一个在书本知识上不太成功的孩子,总要让他有表现的机会,他的能力才得以发挥。他能够得到同伴的认可,那么他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因此而提高。” 陶行知的成功教育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解放孩子的眼睛、头脑、双手、嘴、时间和空间,把主动还给孩子,让孩子玩得主动,以同样的主动做人,学习。不只在课堂上,还在生活中、社会中,感受和得到知识,让他的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更全面。

  因为是孩子,他还不知深浅,不知轻重,在他的头脑中还无章可循,所以这时候的“毛病”不能算毛病。美国小说《男孩彭罗德的烦恼》,有一段故事很说明问题:彭罗德在院子里,用一把弹弓射麻雀,结果麻雀没射中,倒把窗户打碎了。爸爸大发雷霆,问这该死的弹弓是从哪儿来的。彭罗德惊惶失措地说,这不是我的,是您的。“是格里姆姑太今天早晨给我的,叫我把它还给你。她说35年前你用这弹弓打死了她的母鸡。”有评论说,“我们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又干过些什么呢?把任何一个大人小时候的事情收罗起来,都能写成一本书。故事不尽相同,主题却相距不远。全世界一样。”又说,这些故事和烦恼正是来自“这12岁的年龄,来自它的一会儿圆,一会儿方,模糊不清,模棱两可,近朱时就红一下,近墨了就差点黑……”

  四、实践“拉扯”

  在“拉扯孩子长大成人”这个命题里,“拉扯”这个词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包括了对孩子培养和教育的全部内容。这个词,我是从老百姓那里学来的。我故乡的人们常说这样的话:“你爹你妈,屎一把尿一把,把你拉扯这么大不容易!”

  我非常佩服老百姓“拉扯”这个词用得好,它形象地概括了养育孩子的艰辛。这是一项非常细碎、庞杂、麻烦而又啰唆的工作,“屎一把尿一把”自不必说,由于孩子成长的步子是绊绊磕磕、跌跌撞撞的,所以总让你撒不开手,放不下心,一眼照顾不到就可能跑丢,稍不留意就可能出事……我想“养育之恩”一词该是由此而来。

  拉扯是对父母责任的形象说法,它的基本内涵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创造并维护适宜的成长环境,二是保障必须的成长条件;三是给予必要的监护和指导。

  成长环境包括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受整个社会影响,个人不易改变,但是,为人父母者必须对社会影响进行力所能及地选择与调控。

  2002年5月8日至1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了一次“联合国大会儿童问题特别会议”,60多个国家和政府首脑、800多个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来自188个国家的370多名儿童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经过3天紧张讨论,通过了《适宜儿童成长的世界》的行动计划决议案。会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及蒙古区域办事处代表贾德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决议案具有相当高的严肃性,表达了世界各国对在今后10年中改善儿童成长环境做出的承诺和决心,每一个国家都有义务加以执行。”他还说,“本次会议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例如各国都要建立儿童的社会培育计划,我们不仅应当关心儿童的身体健康,也要让它们具备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他指出,“孩子们最关心的是教育问题,即教育如何帮助儿童度过最关键的成长阶段。”会议“决议体现出的共同精神之一是国际社会应当为所有儿童建立完善的学习渠道,让他们能够意识到自己周围存在的问题,并能主动参与解决成长中出现的种种矛盾。”

  这次联合国特别会议,说明国际社会对儿童成长环境问题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大环境会得到逐步改善。所有的为人父母者都应由此受到鼓舞,并努力把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做好。在这方面主要是要有意识地对社会影响进行选择与调控,“拉着”孩子到有利的环境中来,“扯着”孩子不让其到有害无益的环境中去。

  有一位母亲,凭着法定监护人的自觉和敏感,发现儿子十几天来神色不对劲儿。经过留心观察,查到一个神秘的电话号码,并通过它找到一个人。又经过工作,使这个人说出了一个秘密。原来儿子在学校受人欺负,决意报复,已经定好,请这个人在预定时间地点,“教训”一下那个欺负过他的学生。这位母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向专家反复咨询后,与丈夫一道和儿子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由于有电话号码在手,终于使守口如瓶的儿子,不得不说出实情。经过有针对性的说服教育,防止了一场“械斗”,还使儿子增强了法制观念,知道应当怎样正确地保护自己。事后这位母亲对儿子说:“如果再向外跨出一步,你就变成另外一种孩子了。”

  拉扯不仅有“监护”意义,还有“管束”意义和“引导”意义。最基本知识的传授、最基本习惯的养成,都要在这拉扯中完成。因此,为人父母者,要增强拉扯意识、端正拉扯态度、讲究拉扯艺术。不能生拉硬扯、东拉西扯、胡拉乱扯。要帮其所需,点其所“迷”,决不能包办代替、把父母的意志强加于孩子。

  五、确保“长大”

  其实“长大”和“成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是为了叙述方便,我才把它们分开来说。确保“长大”这一节,主要讲在孩子自然成长过程中的监护和保障问题。确保长大的目标应该是充分发育,健康成长。要力争实现“优质零件的科学匹配和最佳组合”,以保证长大后“高性能的最大限度发挥”。这里大体有四个方面的问题,即:遵从发育规律,保证营养均衡,坚持医疗保健,防止安全事故。

  有人说,长大是个自然过程,即使你不去管,他也不会越长越小。事实上并非如此。一方面,就是在已经进入21世纪的时候,未成年人的死亡率仍然是很高的。据一个省辖市统计,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990年分别为39.1‰和41.7‰,到2000年底,才降到14.4¡‰和16.5¡‰。也就是说,有些孩子没等长大就已夭折。另一方面,还有些孩子,由于教育影响不当,长期处于“后儿童状态”,表现为“体大人不大”,也不能算是真正的“长大”。因此我们所谓“确保”,还只是从根本态度上说的,实际上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

  为人父母者,要知道孩子生长的一般规律,老年人都有这方面的经验,此类“读本”也很多。现在有不少细心的妈妈,每天写孩子成长笔记,什么时候开始会笑,什么时候开始会爬,等等,并据此进行比较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是完全应该的。

  在孩子的发育上,当前一个突出问题是营养失衡,贪高求贵,孩子大人都让广告上的商家炒作牵着鼻子走。大量的被称为“胖墩”和“豆芽”的异常儿童,往往都是这样培养出来的。要注意纠正孩子偏食,不能“爱吃的吃个死,不爱吃的死不吃”。不要过分强化“口福观念”,要不断增强“营养意识”。要做到这些,首先是为人父母者自己要有这方面知识。

  计划免疫和医疗保健,是确保长大的一个重要方面,丝毫含糊不得。未成年时所留下的健康隐患,父母要负很大责任。电视剧《你是我的生命》的主人公小宝,在幼儿期父母离异,他被留给母亲。母亲再婚时,继父虽然同意接受他,但要求在婚礼前后那几天让他回避。就在母亲委托保姆临时照管那几天里,保姆在自己儿子结婚急等用钱的情况下,把小宝卖掉后自己溜了。最可恨的是,保姆为了孩子能及时顺利出手,隐瞒了“孩子患乙型肝炎,必须坚持彻底治愈”的重要情况,致使小宝失去治疗时机,成年后在即将结婚的时候面对死亡的威胁。

  在21世纪的今天,不重视孩子健康成长的父母几乎没有,但是重视不当的却很多。尤其是那些“有钱而无知”的父母,常常是花钱买麻烦,花钱买罪受。五花八门的“保健”品,搞乱了孩子的营养平衡;千奇百怪的小食品,养成了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孩子吃饭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有的家庭里却成了大问题,奶奶或姥姥端着饭碗拿着匙满屋追,说了好几遍“给个面子吧”,才勉强吃下一小口儿。孩子治病用药误区更多,不是对症下药,而是越贵越高档越好。即使是经济并不宽裕的人家,在这方面往往也肯于花钱。

  确保长大,是最基本的起码要求,也是个长期的广泛要求,包含着防止意外伤害,引导孩子学会生存,学会健体等各个层次的内容。前几年看过一个报道,一位年轻的父亲,经常和孩子在一起玩,但安全意识较差。一次父子俩用扫帚的竹棍“拼搏”,一不小心,把孩子的眼睛扎瞎了,造成了终生的遗憾。这方面的详细情况,我准备在第3讲、第12讲和第13讲里面具体介绍。

  六、务必“成人”

  社会学认为:“只有经过社会化过程,人才成其为人。”这里,我想着重讲一下人的社会化问题。这个问题虽然过于理论化一点,但是确实是为人父母者必须知道的,不能不学。

  所谓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或者说是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一个能适应一定的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每个人从胚胎时期到参与社会生活,都经历一个发育、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自然成长过程和社会成长过程。在母体内和哺乳期的阶段,主要为自然成长过程,其后便主要是社会化过程,自然成长过程的结果,给社会提供了一个可塑性的生命有机体,在此基础上逐步进入社会化过程(与长身体同时)。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如果不经过这个过程,使其生下来以后就与人世隔离开来,那么即使后来长大了,也不能称作是真正的人。那些生下来以后就远离人世而与动物为伍的狼孩、豹孩等,虽然也具人形,但都丧失人性而有了兽性。即使将其放回到社会中来,他们也很难适应,甚至不能独立生活。

  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凡是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等都包括在内,概括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1、学习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2、选定生活目标,培养价值观念;3、培养社会角色;4、学习行为规范。

  人类创造了文化并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使每一代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模式之中。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的社会文化是个人社会化的基础,个人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人类之所以能不断延续并向前发展,与未成年时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在这期间能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是分不开的。个人在依赖期的学习,首先是自我的认知,认识自己在环境中的地位以及与别人的社会关系,学习在社会关系中如何与他人相处。然后再学习各种科学文化,进入广阔的知识领域。人的能力,是由个人天赋、社会教导和个人努力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造成的。这三方面很好地配合是人的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应当指出,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社会化的内容会有很大差别,过去和现在不同,中国与外国不同,甚至自然环境不同,社会化的内容也有区别。个人社会化是个终生任务,必须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但是,那些最基本的任务,必须在未成年时完成好,否则就会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学家哈维哈斯特在1953年编制了一个《人生各时期发展任务表》,按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壮年初期、中年期和老年期6个阶段,开列了48条,有兴趣者可深入研究。

  我在这里所说的“确保成人”,是从使命的高度和角度,强调父母必须帮助孩子完成好社会化的各项任务,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人父母者,几乎个个“望子成龙”,即希望孩子成为大有作为的人。但实际上不可能个个都“成龙”,有的也可能“成虫”,这既不奇怪,也不可怕。以前就曾有人写过一篇《即使成虫也无妨》的文章,道理讲得非常好。当然,即使“成虫”,也要成为“益虫”,不要成为“害虫”,不要成为“害群之马”。《傅雷家书》新版有个重要的基本思想,即:孩子可以不成才,但要成人。最近从网上又读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培养优秀的凡人》,我觉得这个立意更加准确。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里实事求是地把人才分为三个层次,进入这三个层次的人显然都算“成才”。

  关于如何“确保成人”的具体问题,在以后各讲中详细介绍。

  七、完善自我

  为了不辱使命,为人父母者必须不断充实和修正自己,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

  所谓父母的素质,是指父母角色的内在要素,体现在父母承担和扮演角色的过程与活动之中。父母素质包括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两个方面。自然素质是指人的大脑、神经、体力等生理方面的素质;社会素质主要是指人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素质等等,其中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是社会成员都具有的基本素质,而教育素质是作为父母特定角色的特殊素质。父母素质对子女的遗传和教育作用,决定着子女素质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全民族的素质。

  专业一点地讲,父母的生理素质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其中遗传素质是子女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通过遗传,父母将许多祖先的生物特征如肌体构造、形态、感官、神经系统等传递给子女。父母身体素质好,就会遗传给子女良好的神经系统和健全的感官。相反,如果父母体质差,受到药物、烟酒的毒害,或者近亲结婚,通过遗传就会导致子女身体素质的缺陷。从人的生命刚刚开始孕育,母亲就与胎儿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母亲不仅为胎儿提供丰富的物质营养,而且母亲的喜怒哀乐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都有着直接关系。一些专家曾用超声波仪器观察,发现胎儿不仅对外界声音等产生反应,而且母亲不同的感情变化会分泌出不同的化学物质,随同血液经过脐带对胎儿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还证明,胎儿可以借助母体具有感觉和记忆的能力,尤其是7个月以后的胎儿更是如此。母亲在娃振期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保持情绪愉快舒畅,也是早期教育的基本前提。人的大脑是人类具有巨大的潜在能力和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出生后身体各部分都在生长,而长得最快的是大脑。营养学家研究证明,如果在母亲怀孕期间和乳儿期使孩子的营养极度不良,那么婴儿的大脑细胞就不能达到应有的数量,质量也差,后天再设法补充营养,一般也收效不大。而母体和母乳则是为胎儿和婴儿提供营养的唯一的和最佳的源泉。可见,父母身体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子女的最初发育乃至一生。

  在心理素质方面,人的成长,尤其是心理的发展,很重要的是取决于婴幼儿及儿童时期家庭教育的作用。这个时期孩子对父母最为依恋,父母的影响和教育最容易接受。通过心理过程、个性特征、心理状态表现出来的父母的心理素质,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情绪表现、意志品质以及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诸方面,均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有调查表明,尤其是母亲的心理素质在孩子性格的形成中关系更为直接。母亲性情平和、做事民主,子女的性格多表现为亲切、直率、有活动能力,善于和大家共事;母亲过分严厉,子女的表现则往往是逃避或反抗,或胆怯或残暴;母亲处事忽冷忽热,反复无常,子女多表现为撒娇、放肆、神经质、自以为是、缺乏责任心、没有耐力等等。此外,母亲的志趣、生活情趣等也都影响着子女。母亲的心理素质是影响子女成长的最经常的、广泛的、稳定的因素,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在1997年对11326名中小学生家长及其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得出的结论是: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子女的心理健康相关度很高(母亲R=0.5536;父亲R=0.4433)。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仅占学生总数的11.67%;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高达60%。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孩子的行为问题直接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关系。

  在文化素质方面,人的文化素质与文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影响子女学习成绩、品德面貌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的文化素质与文化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两个方面又不是简单的等同关系。文化程度是指受教育的年限、状况,而文化素质是指人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它体现在运用智力的教育过程中,决定着父母的理想、情操、道德水平、教育能力和教育方式的运用。实际上,每个孩子父母的文化程度是有差异的,有的受过高等教育,有的甚至是文盲,但不能说文盲没有知识。每个父母毫无例外地都有文化素质,并且不可避免地对其子女有意或无意地施加影响。中外许多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高,是孩子成材的有利因素。有人对参加1991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82名选手作了调查,这些选手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其中父亲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63.4%,高中17.1%;母亲学历在大专以上的占45.1%,高中24.4%。民主德国197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子女在校成绩优秀的可能性随着双亲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增高;反之,子女成绩平庸的可能性则随双亲文化水平的降低而增大。我国学者丁瑜的调查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家长受教育程度,与其子女的学习成绩有显而易见的对应关系。高等文化水平的父母,其子女的学习成绩普遍高于中等文化水平父母的子女;父母的文化为初等水平的学生,从总体上看成绩更低。

  除基本素质以外,为人父母者还需具备“执教”的“专业”素质,如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能力等。本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介绍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都属这个范畴。

  我这样谈这个问题,有人会觉得过于专业化,其实不论怎么讲,这方面的实际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

  通俗一点讲,父母的人格力量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有专家根据许多学者研究的成果,对于合格父母应具备的人格特质进行了归纳,可供有志完善自我者参考。

  1、具有明确的多重角色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许多父母所以未能正确对待孩子、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认识和处理好自己的多重角色关系,只会从传统的家长与孩子的监护关系上去考虑问题,不能从社会成员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上对待孩子。

  2、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把孩子成才看成是社会赋予为人父母者的光荣历史使命。这方面我在前面已经讲了许多。

  3、具有较强的独立自主精神,防止孩子形成依赖型人格。为人父母者如果缺乏独立自主精神,很容易对孩子包办代替,必然剥夺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锻炼机会,使之失去磨炼遗志、克服困难和坚持性方面的锻炼,形成依附人格,如果再迁移到生活和工作中去,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将有许多不利。

  4、具有较强的同情心和利他性,以帮助孩子更快地摆脱自我中心,完成从利己向利他的转化,形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5、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坚持性,培养和增强孩子抗诱惑的能力。能不能调节控制自己本能性的冲动,及时清除自己的非分欲望乃至行动,是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是否高尚的基本标准,是人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因此,不论从父母自身来说,还是从从教育孩子的要求看,不断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坚持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6、要有活泼开朗的性格,以便引导孩子学会交往。在当今社会中,社交不仅是一种学习的途径,而且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治疗手段。它不仅有利于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更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要让孩子学会更好地社交,学会去适应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父母自身需要克服内向性,培养自己活泼开朗的性格。

  7、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培养孩子成为多才多艺的人。兴趣爱好是人的情绪、性格和能力状态的一种综合表现。它在人的行为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激发和维持的作用。父母有了比较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仅家庭生活会显得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也可以使孩子受到感染和熏陶。

  8、具有稳定的情绪状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祥和的学习氛围。父母的情绪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的教子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如果把孩子当作发泄对象,就会使孩子处于紧张、恐惧和戒备状态,影响其学习情绪和心理健康。

  9、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以防止孩子形成软弱自卑的心理。

  10、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以激励孩子的探索精神。

  完善自我是个无止境的要求,使命感是它的不竭动力,为人父母者应该不断强化这种自觉。

  八、与时俱进

  因为父母之道理论是建立在“家教反思”和“父母觉悟”的基点之上的,所以它明确要求自身及其实践者,必须与时俱进。

  从为人父母者的使命意义上来讲的“与时俱进”,可以具体化为三点要求:一是努力跟上时代潮流,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三是挤时间读几本书。“努力跟上时代潮流”问题,后面在“三条取向原则”里,我还要展开讲;“和孩子一起成长”,是说要始终坚持在亲子互动中施教,和孩子一起接受新鲜事物,尽量争取不使代沟过宽过深;“挤时间读几本书”,是为人父母者坚持与时俱进的最现实的办法,看似简单,许多人却远没有做到。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必然的,家教的理念和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这一点为人父母者都早已感受到。比如,网络时代已经带来了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信息化,学习方式的自主化和亲子关系的平等化。面临网络时代的挑战,许多人已经感到茫然。有专家分析,一般为人父母者大概会有三种选择:一是保守的选择,即坚持原有角色定位,排斥角色更新,对新的信息技术恐惧与不安,避而远之;二是激进的选择,即放弃原有的选择,盲目进行角色转换,对任何新东西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三是辨证的选择,即既不放弃自己原有角色,也不固守不变,对信息技术既不盲目崇拜,也不盲目排斥,而是不断整合新的角色以重构父母的角色定位。显然,第三种选择是明智的,它可以给父母角色以新的生命。

  父母之道理论从不认为现有的认识成果就是金科玉律,而认为这仅仅是一种基本态度、基本认识和基本思路。因此,为人父母者必须不断学习新东西,而这种学习又必须紧紧围绕迎面而来的新问题。

  为人父者应当接受父职教育,为人母者应当接受母职教育。这个教育主要应当由他们的父母来承担,社区在这方面也负有重要责任。《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从责任的角度,父亲是第一个被“追究”的。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有两点是非常明确的:第一,母亲的角色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二,父亲的角色功能发挥,在中国仍是薄弱环节。因此父职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本来,在富有家庭教育传统的中国,是很重视父教的。可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却渐渐地被忽略。近些年来,人们才吃惊地发现,独生子女身上种种缺陷映现着的早期教育不良,越来越多的父亲“淡出”家庭教育是个重要原因。有专家指出:“父亲淡出”,其实质是男性文化在儿童教育中的整体“淡化”,使整个儿童教育处于女性文化状态之中,其深层次原因是应试教育的误导,人格教育、创新教育等不受重视,再加上社会竞争加剧的压力,中国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父亲们在人格成长教育等“强项”上难以发挥作用。

  跨入新世纪,终生教育和毕生发展的理念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经济、社会的新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人文等综合素质,而某些素质的培养亟需父亲的投入与参与,因此“父亲的复出与角色重塑”,被作为一种社会要求提了出来。

  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都表明,父亲参与家教,不仅利于孩子成长,也有利于父亲本身的成长。“初为人父”意味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行为的重新构造。育儿体验不仅刺激着父亲角色的加速确立,而且促进父亲个性的健康完善。在亲子沟通中,父亲的自我克制性、视野开阔性、生存感、自我能力感等也会显著变化。影响是互动的,效应是 广泛的。随着孩子从婴幼儿、儿童发展为少年、青年,乃至成人,父亲角色都将陪伴孩子。因此,父亲角色的获得,将是一个终生学习,毕生努力的过程。

  父职教育的内涵,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不同个人,对于父职文化的建构,也是会有不同的。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父职角色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1、发展良好的夫妻关系,共同抚养孩子成长;2、承担父职分工担当的责任,包括对孩子经济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照顾与抚养;3、发展亲子关系,维护良好的亲子沟通,给予孩子必要的教养;4、做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父亲”,兼具双性优良特质,为孩子提供性别角色示范。

  近年来,父职教育研究专家提出了“新父亲”的概念(见《家庭教育导读》2002年第二期《新世纪的父亲角色》一文,作者陈建强),并提出“文化父亲”将是“新父亲”教育策略的基石等重要观点。

  该理论认为,一个男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成了父亲,这是很自然的事。可是父亲能不能当好,就不这么简单了。“新父亲”的形象将受制于社会、家庭、孩子的多种需要,集养护者、规范者、保护者和精神导师于一身,是社会的脊梁、家庭的大树和孩子的伙伴,是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社会学习的辅导员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父亲角色的实现,是要在自己带头学习新知识的动态过程中完成的。父亲角色的成功,基于成功的心态,更基于对自我潜能的发现。家庭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家庭全体成员个性的健康发展,父亲的才能不仅表现为学识、智慧、技能和力量,而且要善于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父亲对孩子的爱应该以“文化自觉”奠基,对孩子不仅具有爱的热烈情感、爱的具体行为,更要具备爱的艺术;既要重视孩子的智能培养和科学技术训练,更要重视人文知识熏陶和人文精神弘扬;培养孩子的人文素质是父亲的主要职责。“教育概念首先应是道德概念”,家庭教育应该首先是一段道德养成的历程。塑造孩子的人文素质就是提升家庭在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中的实力。

  本讲供参阅的资料

  1、《都是爸爸妈妈的错》:学苑出版社出版,张健鹏、胡足青主编,是一本“优秀教师对父母的忠告”,属“‘家长会’教育丛书”之一。该书认为,“爱孩子的父母很多,会教育孩子的父母很少。很多父母可以为孩子做任何事情,却独独不能为孩子而去读一本书,仍想当然地去行使父母的权力。”它告诫为人父母者,“不要以为给孩子找个好学校,或花了很多钱就万事大吉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亲要始终担当起教育的主要角色。不要以为自己学历高就是好父母,不要以为自己没文化就无法教育孩子……太多的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着太多的误区,这每一个误区都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陷阱。”这本书,除了揭示家教的“根本的误区”、“潜在的误区”等以外,还附录了“父母的行为规范”和“增进各种智慧的实用方法”。

  2、《家长学》:刘荣才、陈丽梅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9章43节,涉及到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提出不少新概念、新见解,可以帮助为人父母者学到很多知识,从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3、《每个孩子都应该做的101件事》:美国人阿莱西亚和T.德万迪尔合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成长篇、探索篇和欢乐篇三个部分,共101个小题目。出版商在书的封底上写道:“如果你是孩子的老师,希望他的父母能分享他成长的快乐,请送给他们这本书;如果你是渴望梦想成真的孩子,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请送给他们这本书;如果你就是年轻的父母,希望为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童年,请送给自己这本书!”

  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在推介文章中说:“童年对我来说,已是一件遥遥回望的事,对我的女儿也已在淡出,可是对于无以计数的很多很多别的孩子,它还是未来,是没有开始。那么我们就从阅读德万迪尔的这本书开始整理思路、修理观念、让女儿的故事儿子的故事有一个轻松的开始、喜悦的结尾。”

  4、《傅雷家书》: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苦心孤诣培养的两个孩子,是他们先做人后成事,超脱小我、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而作为教育手段之一和教育过程的另一种成果的《傅雷家书》,则是我们后人体味父母教子之道和孩子成才之路的极好教材。一次傅敏在接受采访时说:“父亲从未对我的将来定具体的目标,也从未要求我在哪一方面发展并做出多大的成就。但他却明确要求我们无论在事业上如何,要独立思考,先学会如何做人,这让我受益终生。 我后来从事教育工作,在教学中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素质高,这与父亲的教育分不开,这种教育方法是从父亲那儿学来的。我给学生上课从来不把问题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旁敲侧击,用学生的话说是穷追猛打,逼着学生自己去思考得出答案,学生受益非常大,因为学生学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一种方法。没方法离开学校就不会学习,有了方法将受益终生”。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