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炮打响后,近日又有《我家笨笨上剑桥》、《轻轻松松上哈佛》、《耶鲁男孩》、《牛津圆梦》等图书陆续问世。望子成龙的家长,无不将“刘亦婷”们看作榜样,对着书本中的教育宝典一条条对号入座,看自己孩子哪里需要改进,哪里需要加强,恨不得立马也造就出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来。
这本无可厚非。对孩子怀有殷切希望的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为孩子设立一个“参照物”,时时以“参照物”来要求孩子。这个参照物寄托着家长对孩子发展方向的希冀,亦可以成为孩子努力向上的方向。休 闲 宝贝 网
案例:都是心里话
天天五岁半,是个可爱的小男孩。那天,妈妈带天天去李阿姨家串门,李阿姨刚满五岁的女儿晴晴也放假在家,两人自然而然将话题落到了孩子身上。“晴晴,讲个故事给阿姨和小哥哥听听!”李阿姨笑咪咪地对晴晴说。晴晴毫不怯场,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丑小鸭的故事,李阿姨自豪的目光一直在女儿身上停留,天天也被晴晴的故事吸引住了。晴晴的故事讲完后,天天妈对天天说:“你看晴晴多聪明伶俐?要不你也唱首歌给阿姨和妹妹听听吧!”李阿姨和晴晴马上鼓起了掌,天天只好唱了起来,可才唱了一句,就忘了下面的歌词,他结结巴巴地拖着音符,声音越来越小……李阿姨说:“要不就别勉强孩子了吧,这首歌晴晴也会,要不晴晴给大家唱一个?”天天妈满脸通红,听完晴晴的歌儿,讪讪地和晴晴妈打了一个招呼,领着天天离开了。
天天妈:“天天今天让我丢尽了脸。你看晴晴比他还小半岁呢,可人家讲故事头头是道,他却连一首歌也唱不好,整天就知道吃和玩,要么就在墙上衣服上乱描乱画!想当年,我和晴晴妈做同学的时候,我可是样样都比她强!现在我的孩子却比人家的孩子差了许多,真是一点都不像我。丢脸还只是一个方面,问题是孩子样样不如人,难道天天比别人家的孩子笨不成?干脆给孩子报些个什么兴趣班,像晴晴一样,多方面发展才行啊!”
天天:“今天妈妈打了我,我可委屈了。我没有想到妈妈会叫我唱歌给李阿姨听,从小到大我都很少唱歌,妈妈会唱很多的歌,常常在家哼歌,但是每次我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歌回来唱给妈妈听,妈妈都笑我跑调,五音不全。今天晴晴讲故事,我可喜欢听了,我本来想跟她交朋友,她会讲故事,我会画画呀,我可以把她讲的故事画出来呢。可是,妈妈竟然因为我没有唱好歌,觉得我比晴晴差,让我星期天去少年宫参加歌唱班,但那是我跟爷爷学画画的时间啊!我真难过,我不要和晴晴做朋友了,她令妈妈不喜欢我!”
旁敲侧击:将自己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生怕孩子落后于人,这是一种常见的参照物“攀比”形式。有时候是将自己孩子的不足与其他孩子的长处作参照,家长会感到惭愧,然后回家“扬鞭奋蹄”,容易让孩子产生委屈和自卑的情绪,孩子并不能理解家长那复杂的期望与心情,有时候是将自己孩子的长处与其他孩子的短处作参照,家长会替孩子骄傲,甚至延伸出虚荣心。同时也会影响孩子的观点,抬高自己,轻视同伴,处理不好就会是孩子骄傲和固执的根源。
参照物:家长VS孩子
《孩子》编辑部做了一个调查小问卷,分别针对家长和孩子,设立了同样的一道选择题:
家长:孩子:
问题:你通常以什么作为您孩子的参照物(比较的对象、榜样)?
A、你身边的优秀形象(包括与孩子同龄的同伴、同学、朋友等)
B、社会公众优秀形象(国家首领、民族英雄、体育明星、教育天才等)
C、自己的过去(包括自己同辈人的过去)
D、虚拟的形象(神话传说、动画卡通中的形象等)
E、其他
问题:你通常以什么作为自己的参照物(比较的对象、榜样)?
A、你身边的优秀形象(与自己同龄的同伴、同学、朋友等)
B、社会公众优秀形象(国家首领、民族英雄、体育明星、教育天才等)
C、爸爸妈妈的过去(包括父母同辈人的过去)
D、虚拟的形象(神话传说、动画卡通中的形象等)
E、其他
根据收集回来问卷,我们可以统计出以下数据:
父母(答案以百分比显示)
71.2%
14.1%
10.1%
2.4%
2.2%
孩子(答案以百分比显示)
34.1%
44.2%
0
12.2%
9.5%
数据显示,家长与孩子的参照物设定比例都有明显偏差,七成的家长习惯以孩子身边的同龄人作为参照,但在孩子心中,自主选择此项为参照的只有三成多。而实际上,孩子更愿意自我选择那些社会公众优秀形象来作为参照,激励自己进步,这项选择在孩子的选项中名列第一。
孩子参照物的三个阶段
●文/蒋仕全
参照物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主动或被动接受的参考对象和目标,它可以为孩子成长划分一个阶段性。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年龄不断增长,心理,生理的发育也有较大差异,在不同认知阶段,会反映不同的认知心理,因此也可把参照物分为三个阶段,以此来分析参照物的选择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盲目认知阶段
0~3岁,这是人生的婴幼儿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孩子的生理、心理都处在初步发育期,他们的成长发展受到自身心理、生理条件的制约,生活范围比较狭窄。这段时期,他们的参照物主要是生活周边的人和物,在心灵深处,家长的言行举止会不自觉成为他们的参照物。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中,应着重了解孩子在这一阶段的模仿特点,用个人良好的习惯,为孩子创造积极的参照形象。
朦胧接受阶段
4~6岁,孩子开始初步学习识字、读书,了解了更多理性内容,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关注周围的环境、人和事。为了给孩子更直观、形象地认识优秀事物,教育孩子往良好健康的方向发展,家长常用他们身边熟悉的人或社会、历史上公认的正面形象来做他们的参照物,一方面鼓励他们,另一方面也使他们有一个奋斗的目标。依理来说,物的选择无可厚非,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学习的参照,对孩子无疑有促进的作用,但由于孩子性格的差异,对参照物所带来压力的不同承受、转化能力,甚至还有家长引导方式的区别,会让参照物在孩子心中的实际形象起着不同作用。
人际交往阶段
7~8岁,孩子开始上学读书,接受教育,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有坚定但不清晰的世界观。这一阶段孩子生活的重大改变是,他们开始以独立的身份与外界交往,在家长的引导和自己所持思想的双重指示下,接触社会和同伴。由于这时出现了更多与孩子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参照标准,家长们往往忍不住将孩子的同学、社会上宣传的优秀形象作为参照物,以此激励孩子,反而忽略孩子本身的优点和进步。这种比较是双刃剑,既提供了孩子在同龄人中的比较标准,又容易一厢情愿地左右孩子尚未明确的人生观。
我们都明白,孩子的成长必须按部就班,那是因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状态不同,对社会的理解也不同,我们很难与3岁的孩子讨论如何分辨绝对的是非善恶,因为他们还理解不了深层的含义,但是我们如果为他设立一个参照物,告诉他某某人拾金不昧是值得赞扬的,某某人聚众斗殴是不对的,这样孩子就容易理解得多,在脑海里的印象也就更深刻。这就是参照物的第一个好处,它帮助孩子具象地分析世界,用人物或事物看待问题,比连篇累牍的大道理更容易理解。
如何为孩子设定参照物
●文/林 嘉
第二个优点,那就是家长们乐此不疲地推崇“参照物”教育法的原因,那些人或物,一定是有其优秀的,值得学习的地方,为孩子提供这样一个“参照”的标准,能帮助孩子多吸取他人的长处。家长唠叨一百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许都不如榜样一件小事的激励有效,孩子们有喜欢模仿的天性,多提供、介绍优秀的参照物给他们,日积月累耳濡目染,自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那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声音在说要还原孩子的发展空间,不要用对比的方式去压抑孩子呢?其实,参照物本无过错,错在家长使用不当。这时,参照物起到的就是反面作用。
参照物的选择,大多是由家长一厢情愿决定的,他们希望孩子如何发展,或者说他们认识的社会有何种标准,就会为孩子设定一个单方面的参照标准,简单地说,他们以自己的经验和愿望,忽略了孩子的意志。然而,孩子有他的世界和想法,有自己一套独特的理解方式,心中也有自己的参照物,那是他们心中希望自己所成为的形象,这时,家长与孩子的意志就产生了偏差。如果家长还是按照自己的标准界定孩子的行为,势必与孩子发生分歧,强加的参照物也许就变成了反作用力。家长大概过于重视了“提供”和“展示”的责任,而忽视了孩子的接受和认同。如何避免差异呢?或许我们更应该听听参照物教育最重要受众—孩子的心声。
除了参照物的先天缺陷—孩子认可度以外,它还有另一个后天不足,那就是家长对参照物教育的使用方式和分寸。你如何树立参照物的形象?夸奖?那是当然的,参照物不优秀就不足以成为参照的标准。那么,夸奖的同时,你注意到不伤害孩子自尊心了吗?孩子会不会想,爸爸妈妈喜欢那个优秀的某某,不喜欢这个淘气没用的我?爸爸妈妈说的那个某某那么好,相比之下,我是不是就一无是处?这些想法,都会让孩子自卑,甚至产生“破罐破摔”的逆反心理。这种问题可大可小,我们提倡的是重视和引导,在树立参照物形象的同时,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把一个优秀的某某摆在你面前,不是为了让你难堪,而是为了让你更好更棒,而且爸爸妈妈相信你的能力,总有一天,你会超越参照物。
《孩子》观点:参照物也是成长的动力
为孩子设定参照物是很多父母喜欢做的事,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作比较,小的时候比胖瘦、食量,大一点比成绩、比才华,孩子就像走在天平上,时刻被家长、社会的眼光及言语左右,战战兢兢。参照物会带给孩子无形的压力,然而,从另一角度来说,也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参照物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正确选择和示范得法。
首先,保持参照物的真实性、可及性、精品性是参照物选择的三大标准,没有绝对完美的参照,也没有到达不了的高度。教育没有模式,人才也没有标准,对参照物,家长可以借鉴、参考,但不应照搬、抄袭。教育是个性化的东西,想通过"万能公式"培养人才的想法本身就是一种僵化思维,会抑制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
其次,家长眼光的长远和心胸的宽广,左右着孩子对待参照物的心态,比较不是最终目的,因人而异地引导孩子发展才是最大的成功。家长要用客观公正的眼光去看别人的孩子,也要相对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孩子,把所有的孩子都放在一条相同的起跑线上,再用爱去鼓励、鞭策他们。只有在这样公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才有能力去接受社会的考验,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用、人格健全的人。
最后,期待与失望的落差不要在参照物与孩子之间体现,主动地学习和快乐地进步才是大家乐见的效果。家长与其拼命地向参照物看齐,为孩子患得患失,不如实事求是地对孩子采取更合情、合理且合适的教育方式,以促进他们成长。也许退一步,回头看看,不知不觉中,孩子自己已成为自己的参照物,善于鼓励和总结,才能更好地继续前进。(责任编辑:麦 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