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呵护孩子的独立性
 理解孩子的执拗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幼儿期 >> 

幼儿期 “吗咪爱”,要不得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10-09-21 14:03:29

 

  古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心理学研究揭示:一个人的人格发展是否健全,在3岁时就定下基调。因为3岁的小孩大脑发育接近成熟,可以随意控制身体活动,能说会道,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张,什么是都要“我会”、“我来”、“我自己做”,开始想要摆脱大人的监护。这是孩子第一次独立发出自己的声音,是孩子人格发展的一个关键期,父母处理得当,孩子一生受益。


  人的一生称得上“关键”的不过几步:3岁,开始反抗父母,称为第一反抗期。这时期独立自主与胆怯依赖开始第一回交战,谁能争胜,就看父母怎样对待。7岁,入学,第一次从家庭走向学校,面临如何适应的问题。十几岁,青春期,又称第二反抗期。思想要求独立,极力脱离父母的引力,充满困惑矛盾,自卑是青春期最大的敌人。二十岁,就业,步入社会,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休 闲居 编 辑休闲 宝 贝 网


  由此可见,独立自主对于健全人格多么重要,而这恰是我们教育的弱项。国外家庭非常重视儿童独立性训练,从小就训练孩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而我们的很多父母则一贯包办代替孩子的事,并以此为爱,以此表达爱。殊不知恰恰抹煞了孩子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需要从小为他们创造自己做事的机会。3岁以后的孩子,自理能力较强,可以自己穿衣,洗脸,刷牙,保管自己的东西。如果父母支持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有助于形成有主见,有责任的性格。相反,不理睬孩子的自理行为,孩子自己洗脸,你嫌他笨手笨脚,弄湿衣袖;孩子自己走路,你怕摔着,吓唬他地上有毛毛虫。久而久之,幼小的心灵自认为“我处处不行”,心理学上称为“习惯性自暴自弃”。包办代替的父母造成孩子自卑、胆怯、低能、缺乏主见。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应该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做父母的,遇事慢一点挺身而出,偶尔向孩子要要主意,让孩子觉得也有一份责任。

  (TRISTAN摘编)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