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入院子,儿子就看到了新堆在楼下的沙子——可能是谁家为装修房子准备的。沙堆旁,已经有几个小朋友在玩了。
“太好啦!可以玩沙子啦!”儿子欢叫着,向家里冲去。再出来时,他的手里已经多了一只小桶和一把铲子。 休 闲 宝 贝 网
围着那堆沙子,儿子与小朋友们玩得热火朝天。他们一会儿铲起沙子往天上扬,一会怪叫着向沙堆顶上冲去,一会把沙子装进桶里倒扣在地上做成一只只“馒头”……
暮色渐渐地浓了,是该回家的时候了。尽管孩子恋恋不舍,可他还是听话地从沙堆旁站了起来,抓起铲子,拎着小桶,准备和我一起回家。
但我站着没动:“嘉嘉,桶里是什么?”
“妈妈,是沙子。”儿子把小桶往身后藏了藏。
我的脸沉了下来:“嘉嘉,妈妈以前对你说过什么?”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儿子怯生生地回答。
“那沙子是谁的?”我的语气愈加严厉。
“别人家的。”儿子的声音更低了,“我想带回家里玩。”儿子的声音里充满了祈求。
“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把沙子倒回去!”我的语气不容置疑。
“别的小朋友也拿了。”儿子小声分辩道。
“别的小朋友也不该拿,更不能因为别人拿了你也拿,知道吗?”我的语气变得柔和了些。
“知道!”儿子不情愿地拎起小桶,慢慢地、慢慢地把沙子倒回了沙堆。
走在回家的路上,儿子恋恋不舍地一再回头——他实在喜欢那堆沙子。
对孩子来说,把喜欢的东西带回家大概是一种本能吧?
儿子常到小表哥家里去玩,每次去都会把表哥的玩具箱翻个底朝天。两个小家伙在屋里又是开飞机又是扔飞镖地玩得满头大汗,直到我一催再催儿子才极不愿意地与表哥道别回家。
上次从表哥家里回来后,我在儿子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只“小青蛙”,那只“小青蛙”上了发条后就能在地上又蹦又跳,很可爱。儿子本来也有一只这样的“小青蛙”,后来被他玩坏扔掉了。
“嘉嘉,哪来的‘青蛙’?” 拿着“小青蛙”,我厉声问道。
“是哥哥的。” 儿子看了我一眼,低下头。
“妈妈不是早就和你说过嘛?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你为什么还要拿哥哥的‘小青蛙’?”我的声音陡地提高了。
“妈妈别生气,我错了。”儿子一下子扑进我的怀里,哭了。
“错了能改就是好孩子,我们把‘青蛙’还给哥哥。”我抱了抱儿子,然后拉着他的手出门打车去表哥家。待到把“青蛙”还给哥哥时,儿子郑重地说了声“对不起!”
在儿子的成长历程中,“别人的东西不能拿”是我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年幼的儿子现在也许还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我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懂的。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即使是孩子也时时面临着物质的诱惑:新颖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可口的零食……所有这一切都吸引着孩子、诱惑着孩子,但只要他还能记住妈妈说过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他终能两手空空地转身而去。
漫长的人生历程中,我不能一直陪在孩子身边,但我希望“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句话能够永远刻在他的心底。我更希望,这句话能够成为他一生永不触摸的“高压线”。
苇 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