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小宝宝换奶粉为何拉肚子?...
 宝宝长牙时所需营养及辅食...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婴儿期 >> 

婴儿期 健康成长从均衡营养开始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10-07-07 12:08:08

 

休 闲 宝 贝 网

  妈妈总是恨不得把自己的心头肉也端出来给小宝贝,胖了?瘦了?宝贝的一滴泪在父母那里也成了汪洋大海,何况是事关宝贝身体发育的营养问题!但很多父母在面对宝宝的营养补充时却往往不得要领。其实只要全面了解了,均衡营养也很简单。

    ●节日营养经

    ※宝宝的满汉全席:饮食要注意酸碱平衡
 
    食物分酸性和碱性两类。鱼肉禽蛋米面为酸性。蔬菜,水果,豆类及制品为碱性。人体内存在自动调节酸碱平衡系统,只要饮食多样化,吃五谷杂粮,就能保持酸碱平衡。

    饭前喝汤好

    小儿饭前喝少量的汤,好比运动前做活动,使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量的消化液,能使小儿很好的进食饭后也会感到舒服。

    吃好早餐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的好坏关系到小儿生长发育。如不注意,小儿在上学时就会迟钝、精力不足等保护性抑制,发生低血糖。全日总量摄入中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

    午餐前不要让小儿饮纯果汁

    果汁易于吸收营养丰富。但午餐前40分钟不要让小儿饮果汁。因这样小儿在午餐时会少吃一些主食,而一日之内摄入量并无增加,失去的却是在正常午餐中所获取的营养。

    馒头的营养

    面包,色香味都比较好,由于是用烘炉烤出来,会使面粉中赖氨酸在高温中发生分解而用蒸气蒸馒头则无此弊,蛋白质含量高,从营养价值来看,吃馒头比吃烤面包好。

    鲜鱼与豆腐合吃使小儿对钙吸收提高

    鱼最好和豆腐一起炖着吃,因为鱼体内含丰富维生素D,豆腐则含有较多的钙。若单吃豆腐,对钙不能充分吸收,若将其与鱼一起食用,借助鱼体内丰富维生素D,可使人体对钙的吸收提高20倍。

    不易让小儿喝过多饮料的习惯

    如可乐里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兴奋,也是小儿多动症病因之一,而汽水降低小儿胃液消化力杀菌力,影响正常食欲。

    给小儿吃鸡蛋的禁忌

    不能生吃,蛋清中一种蛋白质同蛋黄中的铁结合阻止铁的吸收。蛋经煮熟这些就不存在了。

    不能多吃。蛋吃多了消化不掉的蛋白质和肠道细菌,会腐败生成对小儿有毒害的物质。

    喝豆浆注意事项

    鸡蛋中粘液性蛋白容易和豆浆中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不被体内吸收物使豆浆失去营养价值。

    红糖有机酸能够和豆浆中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物。

    谨防婴幼儿牛奶贫血症

    孩子断奶后,可全部依赖于牛奶喂养忽视其他营养食物,,应适当添加辅食,如菜泥、蛋、胡箩卜等。否则时间长了易得牛奶贫血症。

    不要让小儿汤泡饭

    汤和饭混在一起吃,食物在小儿口腔不嚼烂就同汤一起咽进胃里去了。舌头上神经没受充分刺激,使食物不能很好消化吸收,日子长了小儿变瘦,也会引起胃病。

    ※节日营养误区:警惕节日营养比例失调

    过春节,免不了吃年饭,与亲友聚餐,享用美味佳肴。卫生医学专家提醒消费者,要警惕节日营养失调。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卫生所黄磊副主任医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普通家庭的餐桌上,春节前后往往最为丰盛。人们开怀畅饮,大吃大喝,容易出现营养过剩。 

    黄磊近年参加了卫生部组织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北京地区的抽样调查工作,2万多例北京居民的营养总体情况表明,由于平常吃得太油腻,天天都有鸡鸭鱼肉,北京人营养比例总体失衡,得心脑血管疾病等“富贵病”的人越来越多。 

    黄磊说,大中城市居民和先富裕起来的乡村普遍出现营养失衡,高蛋白、高脂肪食品摄入过量,粮食和蔬菜摄入缺乏,加重了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她说,眼下北京等大中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居民生活已经进入层次较高的小康水平,膳食结构处于调整的关键时期,应该注意合理的营养结构,别在享受美味的同时给自己的健康埋下隐患。 

    黄磊举例说,按标准,人体摄取的热量应有75%来自植物性食品,北京居民这一类指标仅为55%;蛋白质来自动物性食品的比例不应超过35%,北京居民的这一比例达到了57.5%。她特别提醒消费者,日常饮食应该多吃植物类、粗杂粮类食品,适量饮酒,多运动锻炼。合理的膳食结构加上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

    ※节日营养病:节日当心孩子“餐后病” 

    节日里,亲朋好友相聚一堂,把酒问盏,其乐融融,面对节日丰盛的莱肴,如不加以注意,各种“餐后病”就会在开杯饮啖、觥筹交错间乘虚而人。这类病主要有:

    急性肠胃炎  暴饮暴食、饮食不洁以及烈酒刺激都可引起胃局部扩张,引起急性肠胃炎、胃穿孔等,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胀痛、持续性呕吐,甚至还伴有腹泻、呕血、便血、发烧、血压下降等症状。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进食过量的油腻食品会使胆囊强烈收缩,加重胆道负担,造成胆囊、胆管内部的摩擦,胆囊内的结石会随胆汁排出而嵌于胆囊颈、胆囊管或总胆管下端,终因胆汁滞留与结石机械性刺激而发生胆囊炎、胆管炎或胆石症。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寒战、发热、黄胆。

    急性瘤凤  大量饮酒并摄人过多油腻的食物特别是肥肉,会使体内的尿酸升高,所产生的嘿呤物质过多,大大超过了肾脏的清除能力,这些物质在体力积聚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发急性痛风,出现足部关节红肿、发热、有硬质结节,并伴有剧烈疼痛。

    急性酒精中毒  短时间内大量饮酒,肝脏无法及时解毒,会出现酒精中毒。轻者烦躁、胡言乱语、精神恍悔、昏睡、呕吐,重者则会因中枢神经麻痹而出现脑水肿、抽搐、呼吸抑制等症状,并有可能危及生命。有心脑血管病史者更应加以节制饮酒。

    ●均衡营养计划

    ※胎宝宝:与胎宝宝聪明相关的营养物

    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使头脑更聪明的食物是存在的。日本大阪大学蛋白质研究所教授中川八郎指出:饮食习惯与性格及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如欧美人以肉食为主,擅长理论思维,性格刚强、固执;而日本人以米食为主,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富有创造力。
 
    大多数脑物质都是由氨基酸合成的,而氨基酸的来源是蛋白质,所以,蛋白质的摄取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个性和民族性格。维生素与脑物质及其人的智力之间的密切关系也不可等闲视之。 

    膳食中缺乏维生素B1,会对中枢神经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缺乏者会引 起“脚气病”,并会产生严重的精神病变。 

    机体早期缺乏维生素B5,会影响智力发育,表现为反应迟钝、恐惧、言语行动异常。 

    长期缺乏维生素B5,会出现“进行性痴呆症”,严重者可发生“癫狂”。 

    当孕妇体内维生素B6缺乏时,制造脑物质——酪氨酸的酶活性会下降,因而容易生出癫痫患儿。婴儿膳食中缺乏维生素B6,会引起惊厥、神经炎。 

    膳食中缺乏维生素B11,除产生头昏、头痛等症状外,还可能使人患精神方面的疾病,并有记忆力下降、急躁、烦闷、不安等症状。 

    膳食中维B12供给不足,易患“智力衰退性精神病”,表现出判断能力、记忆能力、自制能力下降,语无伦次,性格异常等症状。 

    膳食中缺乏维生素C,可阻碍神经细管向大脑输送营养成分的功能,从而使大脑不能及时得到营养成分。 

    ※母乳期:纯母乳喂养宝贝易缺铁锌

    母乳一直被认为是婴儿最全面的营养来源,但儿童保健专家提醒,纯母乳喂养易造成宝宝缺铁锌,建议4个月以上的宝宝添加些鱼泥,避免营养不均。 

    母乳含铁量很低,100克母乳含铁量一般只有0.5毫克,而母乳里的锌元素宝宝也不易吸收,因此婴儿最容易缺的微量元素便是铁和锌,缺铁可发生缺铁性贫血,缺锌可造成婴儿智力发展缓慢。 

    对于4个月以上,可以添加辅食的婴儿,妈妈们除了喂母乳之外,应该每天给孩子吃点鱼泥、蛋黄,补充铁锌,让营养搭配更均衡;早产儿应于2个月龄就开始补铁,同时吃点果蔬汁补充维生素E、C。妈妈们吃点含铁多的食物对宝宝更有益,如蛋黄、肝、鸡鸭血、猪肉等。6个月以上的宝宝,除母乳喂养外还可以加点瘦肉末,补充富含铁的动物性蛋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吃点富含铁锌元素的配方奶粉也是可以的。 

    婴儿辅食添加参考表 

    0-3个月: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人工喂养者喂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A、B、C、D和铁、钙、磷等; 

    4-5个月:应补充蛋黄、菜泥、鱼泥;米糊、奶糕、稀粥等以补充热能,锻炼小儿从流质过渡到半流质食物; 

    6-7个月:喂些饼干、鸡蛋、菜末、鱼泥等; 

    8-10个月:豆腐、稀饭、肝泥、瘦肉末(也可做成小丸子、小馄饨)、水果汁或碎菜叶等,以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类等; 

    11-12个月:喂些软饭、饼干、多种蔬菜,尽量让食物多样化,保证营养均衡; 

    1岁后应以饭食为主,软饭、挂面、带馅食品、碎肉等,逐步断奶。 

    4-6个月宝宝每日建议食品量:奶量800毫升、谷类(粥)10-20-30克、鸡蛋1/8-1/4-1/2-1个、肉5-10-20克、蔬菜5-10-20克、水果5-10-20克、水90-200毫升。

    ※辅食期:添加辅食新主张

    宝宝4个月后,不论采用哪种喂养方法,这时候都应开始添加辅助食品了,以满足宝宝的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热能及各种营养素。

    提醒:3个月以内的宝宝一般不应该添加辅食。

    不足3个月的婴儿,其消化吸收系统还不能接受复杂的食物结构。如果太早添加辅食,会引发宝宝消化不良,导致腹胀、腹泻,给发育不成熟的肾脏带来很大的压力,留下隐患。

    添加辅食的理由

    理由1  乳汁已经无法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

    4个月后,单纯从母乳或配方奶粉中获得的营养成分已经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求,必须添加辅食,帮助宝宝及时摄取均衡、充足的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求。

    理由2  为“断奶”做好准备

    婴儿的辅助食品又称断奶食品,其含义并不仅仅指宝宝断奶时所用的食品,而是指从单一的乳汁喂养到完全“断奶”这一阶段时间内所添加的“过渡”食品。

    理由3  训练吞咽能力

    从习惯吸食乳汁到吃接近成人的固体食物,宝宝需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从吸吮到咀嚼、吞咽,宝宝需要学习另外一种进食方式,这一般需要半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理由4  培养咀嚼能力

    宝宝不断长大,他的牙粘膜也逐渐变得坚硬起来,尤其是长出门牙后,如果及时给他吃软化的半固体食物,他会学着用牙龈或牙齿去咀嚼食物。咀嚼功能的发育有利于颌骨发育和乳牙萌出。

    添加辅食的时机

    时机1,宝宝的头颈部肌肉已经发育完善,能自主挺直脖子,方便进食固体食物;

    时机2,吞咽功能逐渐协调成熟,不再把舌头上的食物吐出来;

    时机3,消化系统中的分解酶素,已经能够消化不同种类的食物了。

    特别提醒:具体到每个宝宝,该什么时候开始添加辅食,父母应视宝宝的健康及生长状况决定。

    添加辅食的原则:量和速度都应循序渐进。

    原则1  添加的量——由少到多

    每添加一种新的食品,必须先从少量喂起。而且大人需要比平时更仔细地观察宝宝,如果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再逐渐增加一些。

    例如:添加蛋黄,先从1/4蛋黄加起,如果宝宝能够耐受,1/4的量保持几天后再加到1/3,然后逐步加到1/2、3/4,最后为整个蛋黄。

    原则2  添加的品种——由一种到多种

    给宝宝添加辅食,只能一样一样地加,宝宝习惯一样加一样。要等宝宝适应后,再添加新的品种。

    例如:添加米糊,就不能同时添加蛋黄,要等宝宝适应米糊后才能开始添加蛋黄,等宝宝适应了米糊和鸡蛋黄后,再添加土豆泥。

    原则3  添加的浓度——由稀到稠

    添加初期给宝宝一些容易消化的、水分较多的流质、汤类,然后从半流质慢慢过渡到各种泥状食品,最后添加柔软的固体食品。

    例如:米糊→粥→软饭。

    原则4  添加的形态——由细到粗

    添加固体食品时,大人可先将食物捣烂,做成稀泥状;待宝宝长大一些,习惯一些,可做成碎末状或糜状,以后再做成块状的食物。

    例如:肉泥→肉糜→肉末→肉丁。

    特别提醒:添加辅食要在宝宝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宝宝生病或对某种食品不消化,不能添加甚至或暂停。

    添加辅食的顺序——

    第一步:在日常奶量以外,适当添加米糊、麦糊、果汁和菜汤。

    第二步:添加蛋黄泥。从喂食1/4的蛋黄开始,慢慢过渡到整只蛋黄。

    第三步:添加鱼虾和肉类等蛋白质类的食物。

    添加辅食应该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要有足够的耐心

    第一次喂新的食品或固体食物时,宝宝可能会将食物吐出来,这是因为他还不熟悉新食物的味道,并不表示他不喜欢。

    特别提醒:需要连续喂食数天,宝宝才可能习惯新食品的口味。

    创造愉悦的进餐氛围

    最好在宝宝心情舒畅、你自己感觉轻松的时候,给宝宝添加新的食物。

    特别提醒:你和宝宝的情绪都会影响宝宝对新食品的兴趣。

    读懂宝宝进食时的肢体语言

    肚子饿、宝宝对食物感兴趣时,他会兴奋地手舞足蹈,身体前倾并张大嘴。相反,如果不饿,宝宝会面对食物紧闭嘴巴,把头转开或者干脆闭上眼睛。

    特别提醒:勉强和强迫只会让宝宝产生反感,把享受美食当成痛苦。

    妈妈应该了解的注意事项

    每次喂食一种新食物后,必须密切观察宝宝排便、食欲、情绪和皮肤等全面状态。如有便秘、腹泻、呕吐、皮肤出疹或潮红以及哭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喂食,并带他去医院。

    添加辅食过快过量,会加大宝宝肠胃负担,引起消化系统的麻烦。

    将食物装在碗内,用小匙一口口地喂,让宝宝渐渐适应成人的饮食方式。当宝宝具有一定的抓握力后,可鼓励他自己拿小匙。

    添加辅食最好安排在宝宝喝奶之前,这样不会因为肚饱而无兴趣尝试辅食。

    如果宝宝性格比较温和、吃东西速度比较慢,千万不要责备和催促,以免引起他对进餐的厌恶。

    妈妈亲手做的,就是最好的

    市场上有许多成品婴儿辅食,卫生、方便,可省去许多制作的麻烦。但我们还是提倡妈妈自己动手给宝宝制作食品,这不仅经济实惠,还有利于保持食物的新鲜度,确保没有任何添加剂。

    卫生安全是首要

    一定要选用新鲜的天然的原料。最好现做现吃,不要把制作好的食品存放过久。

    有皮的水果和蔬菜,应去皮后再加工制作;切忌用已破损或糜烂的水果及蔬菜(哪怕已经剜除了溃烂面也不行)制作辅食。

    烹饪时一定要煮熟煮透。特别是鸡蛋、鱼虾和肉类,以免发生感染和过敏。

    不放或少放调料,特别是添加辅食的初期,原则上不放调味品。

    制作辅食和喂食前,一定要剪短指甲、清洗双手;保证所有用具和餐具清洁干净。

    4-6个月

    果汁:新鲜水果洗净切开,将果汁挤出后以纱布过滤,1份原汁加等量冷开水。

    菜汁:绿色新鲜蔬菜,去除大茎,放入沸水中稍煮,去除菜叶,菜水冷却后即可食用。

    米麦糊:将米粉或麦粉置于碗中,加开水调和成糊状。

    7-9个月

    果泥:选择熟软、纤维少、肉多的水果,洗净去皮,用汤匙刮取果肉,碾碎成泥。

    菜泥:将绿色新鲜蔬菜洗净,去皮去茎,切段,放入沸水中煮熟,置于碗内用汤匙压碎成泥。

    蛋黄泥:整只鸡蛋水煮,开锅后再煮10分钟,把鸡蛋煮老。取蛋黄用少量温开水调制成糊状。

    特别提示:

    1. 不应将蛋黄泥加在奶瓶中给宝宝喂食,这容易引起宝宝食欲减退。

    2. 对蛋黄过敏的宝宝,应等待肠道发育进一步完善、对异种蛋白的屏障作用进一步加强后,再添加蛋黄。一般要到7个月甚至1岁,才能尝试喂蛋黄。

    肉泥:里脊肉洗净用汤匙刮成泥,加入少许水搅拌均匀,置于碗中蒸熟。

    鱼泥: 鱼去皮去骨洗净,蒸熟后捣成泥。

    豆腐泥:开水冲净后,去外层硬皮,以汤匙捣碎,加适量开水调匀后蒸熟。

    稀饭:米洗净后加10倍水,浸泡30分钟,大火烧开后改成小火煮50分钟,熄火后再焖10分钟,以汤匙捣碎后喂食。

    蔬菜粥:饭加5倍水,煮15-20分钟,熄火后焖10分钟,将烫过的青菜嫩叶捣碎,加入稀饭中搅匀即可。

    肉泥粥:饭加5倍水,煮15-20分钟,熄火后焖10分钟,将蒸熟的肉泥加入搅匀即可。

    10-12个月

    剁碎的蔬菜:菜叶洗净切碎,放入锅中加少量水煮熟,稍捣后即可喂食。
    蒸蛋:蛋打入碗中,加水或汤汁至8分满,放少许盐打均匀,蒸熟。

    不能让宝宝吃的食品:

    蜂蜜:虽然属于天然食品,但因无法消毒,其中可能含有肉毒杆菌,会引起宝宝严重的腹泻或便秘,不适合给1岁以下的宝宝。

    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鸡蛋的蛋白、有壳的海鲜类(如龙虾、螃蟹、蛤蜊)等。

    刺激性的食物:咖喱、辣椒、咖啡、可乐、红茶或含酒精的饮料及食物。

    口味太重的食物:太甜的布丁、太咸的稀饭和汤类。

    不易消化的食物:章鱼、墨鱼等。

    纤维太多的食物:芹菜、竹笋等。

    含人工添加物的食物:方便面、膨化食品等。

    ※断奶期:断乳后的小儿膳食安排

    怎样给断乳后的小儿安排膳食?

    小儿刚断奶时咀嚼功能及对食物的适应性都不强,不宜吃不易消化的食品。但是,还必须保证营养供应,以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要妥善地安排好膳食。一般母乳喂养的小儿在一周岁以内生长发育很快,但是断奶后一段时间会出现生长迟缓或停顿,其原因多是因断母乳后膳食安排不当所造成的。此时也常是小儿健康易出现问题的时期,所以必须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小儿断奶后的饮食,一定要调配含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保证营养素标准的需要。有条件者每天应供给半斤牛奶或调好后的豆类代乳粉、豆浆。除三餐外,可在上、下午各加一次点心。三餐的主食可供给各种谷类做的稠粥、软食、面片、馄饨等。食物应从流体、半流体逐渐变为固体。副食要保证一定量的鱼、瘦肉、蛋类、豆制品以及各种蔬菜的瓜果类食物。并应将鱼、肉、蔬菜制成泥末,或碎菜以便于消化,随时掌握小儿消化情况,饥饱程度要适宜。

    断奶后的孩子还需吃牛奶吗?

    一般所说的断奶是指断母乳。我国的喂养习惯,小儿常在9~12个月时断奶。此时婴儿的生长发育极快,而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完善,牙齿也没有出全,不能很好地咀嚼和消化食物,因此需要选择一种既能提供全面的营养素又易于消化吸收的食品,乳类最为理想。牛奶含有3.5%的优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必须氨基酸;牛奶所含的脂肪呈高度分散状态,消化率较高;并有大量钙、磷、钾等无机盐,一升牛奶可供给1克钙且吸收率高,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对钙的需要。牛奶中还含有大量的核黄素,维生素D和维生素B1,以及较多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因此,牛奶实为婴幼儿的良好食品。

    ※学龄前:三岁以下儿童的营养需求

    您好,3岁前的婴幼儿对营养的需求是与其生理特点相关联的。婴儿刚一出生,就完全脱离了依赖母体吸取营养的寄生生活,转变为独立生活。这时孩子的身体十分孱弱,其一哭一动、呼吸、消化、血液循环、排泄以及睡眠等都需要从食物中吸取各种营养素,从中获得延续,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热量。所以说,营养是婴儿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经医学研究表明,小儿每公斤体重营养素的需要量要比成人高。成人每公斤体重需要45千卡的热量,而1岁儿童每公斤体重需要100千卡,为成人的两倍多。成人每公斤体重需要1.2克蛋白质,3岁前婴幼儿却需要3.5克左右,近成人的3倍,从营养素的质量来看,儿童最需要优质蛋白质,依靠它来促进生长发育,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所以说,婴幼儿需要的营养素必须质高量足。

    3岁前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尚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的能力较弱,加之乳牙要在两岁多才长满20颗。咀嚼能力很差,所以他们对食物的适应能力也很差。食物过硬、吃得过多、过于油腻,过冷或过热,都不得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因此,这一时期婴幼儿的营养应适应其消化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合儿童消化吸收、营养丰富的食物。制作一些儿童爱吃、易于消化吸收的食品,配合科学的喂养方法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使儿童从食物中摄取到充足的养分,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学龄宝贝:学龄儿童的营养需要

    儿童期生长发育旺盛,活泼好动,肌肉系统发育特别快,故对热能、蛋白质的需要量很高,儿童生长发育是快慢交替的,一般2岁以后,保持相对平稳,每年身高增长4~5厘米,体重增加1.5~2.0公斤。当女孩到10岁,男孩到12岁时起,生长发育突然增快,身高年增长率为3%~5%,体重年增长率为10%~14%,年增值4~5公斤,个别达8~10公斤。约3年之后,生长速度又减慢。因此学龄儿童的后期正是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故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发育是不平衡的,但统一协调。如出生时脑重为成人脑重的25%,6周岁时已达1200克,为成人脑重的90%,之后虽仅增加10%,但脑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却进入复杂化的成熟过程。生殖系统在10岁前,几乎没有发展,而10岁后即开始迅速发育。因此各系统的生长发育是互相影响,互相适应的。任何一种因素作用于机体,都可影响到多个系统,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不但促进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发育,也促进呼吸、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而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就是各种营养素。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营养素是儿童身心发育的基本保证。

    (1)热能: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4~12岁儿童的热能供给标准为1830~2 470千卡,若按体重计算,每日每公斤体重热能供给量为4~6岁91千卡;7~9岁78千卡;10~12岁66千卡。即随年龄的增加,其单们体重的需热能相对地要减少。我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热能供给量为:7~10岁1

    800~2 100千卡,10~13岁2300千卡。

    (2)蛋白质:蛋白质是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成分,其需要量与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有密切关系。学龄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所需要蛋白质最多,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量按单位体重计算较成人高,如成人的必需氨基酸为100,则10~12岁的儿童缬氨酸为330,亮氨酸320,异亮氨酸300,苏氨酸500,苯丙氨酸加酪氨酸200,色氨酸120,蛋氨酸加胱氨酸200,赖氨酸500。可见儿童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不少是成人的数倍。其中赖氨酸对生长发育有直接作用。日本用强化赖氨酸面包作试验,一年之后,吃强化赖氨酸面包的实验组比不吃的对照组平均身高要高5.7厘米。国内武汉、广西等地试用这种面包,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供给适量必需氨基酸的同时,还必须供给足够的非必需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按蛋白质质量,即氨基酸评分或化学分来确定蛋白质的需要量。质量较高的蛋白如动物性蛋白和大豆蛋白,其每日需要则相对较少。4~12岁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蛋白质为0.84~1.01克。蛋白质的供应量可因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而有差异,如蛋白质净利用率为60%时,4~6岁为34克;7~9岁为41克,若蛋白质净利用率为80%,则4~6岁蛋白质需要量为26克,7~9岁为31克。蛋白质的需要量与热能摄入量有密切关系。热能供给必须满足儿童需要,否则膳食中的蛋白质便不能发挥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所以蛋白质供给量常占热能供给量的一定比例,我国3~12儿童的蛋白质供给量占热能的12%~14%,即5~6岁时为50克~55克,7~10岁为60克~70克,10~12岁为70克~75克,普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

    (3)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合成蛋白质和骨骼生长都需要大量的矿物质,如钙、磷对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及钙化是必需的。另外,铁、碘、锌、铜、铬、氟等微量元素也与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关系,如缺铁可以引起营养不良性贫血,应特别引起注意。

    ①钙和磷。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钙供给量6~10岁为每天800毫克,10~12岁1000毫克。我国膳食中奶类较少,钙质主要来源于蔬菜和豆制品,由于蔬菜中的植酸、草酸、纤维素,果胶等对钙吸收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供给量要略微提高些。我国膳食中磷的含量一般不致缺乏。骨粉、鱼粉是理想的钙和磷的来源,不仅比例合适,而且容易吸收利用。如有佝偻病的症状应及时治疗,必要时给予钙和维生素D制剂。

    ②铁。学龄儿童时期生长发育旺盛,造血功能也大大增加,对铁需要较成人高。我国营养学会建议铁的供应量6~12岁的儿童每天10~12毫克,若从食物中摄入不足时,可用含铁的强化食品或铁制剂来补充,以满足生理需要。

    ③锌。国内的调查发现,我国儿童缺锌的现象十分普遍,我国对锌的供给量为4~6岁的儿童生天需要锌6~10毫克,7~12岁为10~15毫克,可供制定食谱或膳食供应时参考。一般来说,谷物及蔬菜中植酸、草酸、纤维素含量多,会影响到锌的吸收,因此最好选用含锌比较丰富的海产品或肉、内脏等食品。

    ④其它微量元素。儿童缺碘生长和智力发育都会受影响,因此,要多吃些海带等海产品;缺碘地区更应供给加碘的食盐。另外钴、铜、镁、硒及氟等皆为儿童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缺乏,但有些地区因水与土壤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而引起某些特殊疾病,须注意预防。

    (4)维生素:

    ①维生素A。我国儿童膳食中乳、蛋和肝等高维生素A的食品不多。主要靠各种蔬菜中的胡萝卜素供给。而胡萝卜素在体内利用率较差,因此5岁以上的儿童应多吃些奶油、动物肝脏等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品或口服维生素A制剂,每日2000~4000国际单位。

    ②维生素D。学龄儿童骨骼发育虽较婴儿慢,但若缺乏维生素D仍可出现晚期佝偻病。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限,而且含量还不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应给予鱼肝油或其它维生素D制剂。一般每日应摄入300~400国际单位或多晒太阳。

    ③维生素C。世界各国对维生素C的供给量意见不一,我国规定3~12岁,每2~3岁为一个年龄组,维生素的供给量分别为40、45、50毫克。高于外国所订的标准,这已考虑到食物烹调过程中的损失,而且摄入量略高,有助于增强健康,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④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的需要量与热能成正比,即每摄入1000千卡的热能应供给维生素B10.6毫克,维生素B20.5毫克和尼克酸6毫克。我国膳食中硫胺素和尼克酸一般不缺乏,但若以精白米或面,以及以玉米为主食,又不能补充适当副食,即可能出现缺乏症状。核黄素的需要量往往不能满足,应尽量选用动物肝、肾等内脏,蛋类,豆酱、豆腐乳、花生、芝麻酱及新鲜绿叶蔬菜,以提高供应量。
 
    ●妈妈厨房宝典

    ※别出心裁母乳创意食谱

    母乳除了直接让宝宝喝之外,其实还有多种吃法,母乳协会提供多种创意母乳辅食品食谱,让宝宝吃得营养又开心!

    国民健康局与母乳协会所进行的母乳迷思大调查中发现,有75.7%的受访者都曾听过母乳喂到宝宝六个月之后就没营养了,但这个说法却是大大有误!台北医学大学保健营养系助理教授陈怡君表示,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均推荐六个月以前的婴儿吃全母乳,而后添加辅食品之后,则可持续喂到两岁或两岁以上。 

    因此,六个月后的母乳并非没有营养,而是必须补充辅食品才能提供宝宝完整的营养!再者,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母乳提供的免疫力仍可在六个月之后持续保护宝宝!

    辅食物添加这样做

    高宜伶提供爸妈添加辅食品的注意事项:

    1.每次只添加一种新食材 ,等宝宝适应后再加另一种。新食物添加量由少渐多。

    2.添加辅食品的同时,注意宝宝皮肤与大便情形。

    3.辅食品在两餐喂奶之间给予,尽量不要把米粉麦粉等加入奶类中由奶瓶喂食。

    4.口味以天然清淡不油腻为原则,同时不要强迫宝宝进食。

    5.准备辅食品前,应将双手及用具洗净。

    母乳中含有珍贵的营养成分,除了单独喂宝宝喝之外,母乳协会教育训练组组长高宜伶表示,母乳还可以添加在辅食品当中,变成宝宝的营养食品喔!她指出,许多母乳妈咪发现:把母奶加入食材中也可以增加母乳宝宝对新食物的接受度!例如,米粉加上现挤的母奶就是一道初期的辅食品,而香蕉刮泥后再加一点母奶调和稠度也是很多宝宝最爱的食物喔!宝宝喝不完的库存奶水,也可以这样处理喔!

    不过用母乳做成的辅食品,保存的时间可就变短啰!台中荣民总医院新生儿科主任陈昭惠医师表示,一般的母奶在室温下可以放4-6个小时,但如果加入了其它东西做成辅食品,就无法放置太久,建议最好当餐就要吃完。

    ﹡母乳蛋黄

    材料:蛋黄一颗15g、母乳30㏄

    制作方法:

    1. 先煮一颗白煮蛋,放入冷水中泡凉后,去壳去蛋白。

    2. 加入母乳,食用时用汤匙捣碎。

    母乳协会教育训练组组长高宜伶表示,九个月以下的宝宝,通常只给蛋黄,以避免过敏,有时候更安全的做法是一岁以上再给宝宝吃全蛋。

    ﹡母乳地瓜球

    材料:地瓜一条、母乳30㏄

    制作方式:

    1. 先将地瓜洗净,放入电饭锅蒸熟,待凉。

    2. 再将地瓜挖成球型〈每球约8g〉,加入母乳,食用时用汤匙捣碎。

    ﹡母乳菠菜泥

    材料:菠菜1株45g、母乳20㏄

    制作方式:

    1. 先将菠菜洗净,放入放入沸水中川烫至熟,迅速捞起待凉后,切碎。

    2. 加入母乳,食用时用汤匙搅匀。

    ﹡母乳布丁

    材料:蛋黄一颗20cc、母乳40㏄、糖〈随意〉

    制作方式:

    1. 蛋黄打散加入母乳搅匀,再用滤网过滤,使之均匀。

    2. 放入沸水中,转小火蒸12分钟〈锅盖勿密合否则蒸蛋会成蜂窝状〉

    ﹡母乳稀饭

    材料:饭35g、水100㏄、红萝卜3g、青碗豆仁2g、母乳10㏄

    制作方式:

    1. 将水和饭煮成稠状,熄火加入母乳拌匀。

    2. 加入煮熟的红萝卜、青碗豆仁,即完成。

    ※妈咪大厨的科学烹调法

    想要宝宝得到平衡的膳食营养,科学烹调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制作方法,会使食物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不同的变化。有的变化既能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又能变得好消化吸收;而有的变化却不仅会使食物的营养素被大量地破坏掉,而且还有可能形成有害成分。怎样烹调既美味又有营养?

    方法一:尽量减少米中的维生素的损失

    妈妈在做米饭前,都要把米进行淘洗。但有的妈妈总是担心米不干净,或是生怕被细菌及毒素所污染,因此,在淘米时左一遍右一遍地淘洗个没完没了。殊不知,这样做可使米中的维生素大量丢失。因为米只是经过一般地淘洗,也会使其中的VB1丢失一半左右,VB2和尼克酸丢失近四分之一。因此,米淘洗得次数越多,营养素就会损失得越大,特别是在水温较高,或在水中浸泡时间过久时。

    淘洗米时,应该根据米的清洁程度进行恰当地清洗。不要用流动的水冲洗,也不要用热水烫洗,更不要用手用力搓洗。通常,米类以蒸或煮的烹调方法为最佳。有些宝宝喜欢吃水捞饭,可是捞饭常常由于丢弃米汤使营养素损失得最大,而且,经常吃也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一般来讲,水捞饭损失的VB1,几乎可达三分之二,VB2及尼克酸的损失,也分别达到一半和一半多。因此,尽量少给宝宝吃水捞饭。

    方法二:蒸或烙是做面食的最佳方法

    面粉常常被妈妈们用蒸、煮、炸、烤等方法来制作成各种面食。然而,不同的制作方法,会使营养素损失的程度有所不同。当把面粉做成馒头、面包、包子、烙饼等食物时,其中的营养素丢失得最少;做成捞面条时,大量的营养素可能会随面汤的丢弃而损失,通常,损失VB1和VB2可达到一半左右,损失的尼克酸可达四分之一;油炸制成的面食就更惨了,如油条、小油饼等,由于油温过高,几乎使维生素被全部破坏掉。
    
    制作面食时,最好采用蒸或烙的方法,面条尽量做成汤面,也不要用油去炸面食,尤其是玉米粉,因为其中的维生素本身较低,而且又不容易被宝宝的肠道吸收,不然,就会使营养素含量更少了。可把玉米粉做成玉米粥、小窝窝头,或是用饼铛贴玉米饼,然后,在里面再放一些小苏打。这样,不仅可具有宝宝喜爱的颜色和香味,而且,吃了也容易消化。

    方法三:蛋、肉、鱼尽量不要用油炸

    鸡蛋的烹调方法很多,如炸、炒、蒸、煮等,但它也会由于烹调方式的不同而损失不同的营养。一般来讲,煮或炒时营养素损失得要少一些,炸着吃则使维生素损失得较多;鱼或肉在红烧清炖时,维生素会丢失得最多,然而,可使糖类及蛋白质发生水解反应,进而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溶解于汤里;用急火爆炒肉食,其中的营养素丢失得最少。直接用油炸肉食类食物,可严重地破坏其中的维生素。
    
    油炸鱼或肉时,如果在它们的表面上挂糊,则就可避免食物与温度很高的油接触,由此使食物营养素受到保护,从而减少损失。给宝宝吃红烧或清炖的肉及鱼时,应该连汤带汁一同吃,肉食要尽量炒着吃。

    方法四:不要把蔬菜切得块太小

    妈妈在制作时,如果将蔬菜切得块过小或过碎,就会使一部分VC被空气氧化,并且被破坏掉,因此,丢失掉大量的维生素C。另外,不要过度的浸泡蔬菜,因为这样做,也会使VC及VB丢失。
    
    最好不要把蔬菜先切后洗,也不要切得块儿过小。煮菜时不要汤太稀薄,尽量浓一些,以便宝宝把菜和汤一起吃进去;焯菜时要等到水沸了方可下入锅,尽量使蔬菜保持原有的水分;做汤时要等到水开后再下菜,但不要煮得过久,在开水中稍烫一下即可,最好不要加作料。

    ※宝宝营养开胃的鸡蛋美食

    宝贝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机,身体比往常需要更多的优质蛋白。要知道,鸡蛋能为宝贝提供充足的优质蛋白,可很多妈咪只会给宝贝做些煮蛋、蒸蛋什么的,很少变花样,难怪宝贝不爱吃。那么,请妈妈妈学学以下几种颇具特色的鸡蛋做法吧,相信一定会打动宝贝的小胃口。 

    水蒸鸡蛋糕 

    制作原料: 

    自发面粉200克,黄豆粉50克,鸡蛋3只,白糖100克,香草香精3滴。 

    制作方法: 

    先把鸡蛋打开,并蛋黄和蛋清分开;蛋黄搅拌均匀后,加入面粉和黄豆粉;蛋清一边用力打一边慢慢加入白糖,直到打起泡、发硬,拌入面粉糊里并滴上香精;在盛器的周围先抹上一层黄油,再将调好的面粉糊倒入盛器里(倒入量为盛器的一半),隔水蒸20-25分钟即成。 

    口味小特色: 

    这种方法做出来的蛋糕,吃起来又松又软,香甜可口,很容易让5、6个月以上宝贝的胃肠消化吸收营养。 

    鸡蛋三明治 

    制作原料: 

    咸面包片3片,鸡蛋2只,薄方火腿2片,黄油10克。 

    制作方法: 

    面包片要稍厚些,先放进烤箱里烤至微黄,备用;把鸡蛋打散,在平锅里放少许黄油后,将蛋液倒入铺开,放入方火腿肉,取出后用刀一分而二切开,备用;把一片面包抹上黄油,铺上方火腿鸡蛋,盖上第二片面包,再放上方火腿鸡蛋;然后,把第三片面包抹上黄油,并油面朝下覆盖,再用刀把三明治对角切成两个三角形即成。 

    口味小特色: 

    鸡蛋通过改一改样式,多添一种方火腿,就一改鸡蛋的口味,变成营养丰富、美丽又可口的美食,很适合2岁以上的宝贝。宝贝见了一定喜欢,准保会多吃一些。 

    番茄鸡蛋片 

    制作原料: 

    西红柿50克,鸡蛋2只,黑木耳少许,盐、味精、水淀粉适量,核桃油少许。 

    制作方法: 

    先将鸡蛋打入器皿中,打散后加入少许水淀粉拌匀,然后分别倒入2个小盆中;上火蒸成蛋糕后取出,用刀切成片状、待用;番茄切成小块状、待用;再取炒锅放在炉上,放入少许油烧热后,放入番茄煸炒片刻,再放入蛋片、少许黑木耳;加上少许盐和味素,翻炒片刻后用水淀粉,淋少许麻油即成。 

    口味小特色: 

    色泽艳丽,口味鲜美,番茄独有的酸味会使宝贝的小胃口大开。而且,鸡蛋蒸成糕状也非常易于宝贝消化吸收,加之又搭配了各种辅料,使菜肴变得营养更丰富,能够满足1岁以上的宝贝对优质蛋白的需求。 

来源:39健康网

≡ 查看、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