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观念中,零食作为一日三餐外的辅食,历来被视为孩子们的最爱。而且就孩子对零食的偏爱而言,大人往往持否定态度,认为吃零食不仅会影响孩子正常的膳食,而且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其实,对零食的摄取,只要把握好品种的选择、进食量及进食的时机等环节,不仅对孩子,就是对成人也是大有裨益的。
零食在饮食结构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休 闲 宝 贝 网
零食,顾名思义,就是供零星食用的食品。营养专家介绍,我们的饮食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主食、副食、零食。其中零食,俗称“零嘴儿”,包括糖果、糕点、坚果、水果等,品种多样,有荤有素,约占饮食结构的5%至10%。
相比较而言,零食虽然不像主食、副食那样受人重视,但零食在饮食结构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动摇过。零食,在人们的饮食中,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加餐食品”;在人们外出旅游时,零食扮演了“旅游食品”的角色;在人们忙碌地工作时,零食起到了“方便食品”的作用;在人们休闲的时间里,零食还是打发时间的“休闲食品”。
零食的养生功效
近年来,营养学家通过对零食的研究,发现零食不仅能补充人体的营养素,而且对养生、健美有一定的功效。科学研究证明,适当吃一些零食,不但不会影响健康,而且对身体有益。
第一,吃零食能收到养生防病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吃零食都是细嚼慢咽,即慢食。科学研究证明,慢食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可健脑、抗衰、防病、美容。在休闲时间越来越多的当今社会,零食的作用,更多地是满足休闲时的一种口感需要。轻松进食,在亲切、自由和愉快的情感之中,体验那种特有的悠闲、惬意、美味,在“润物细无声”中,起到养生防病的作用。
第二,吃零食能起到临时充饥的作用。在特殊情况下,不能食用正餐,或正餐质量不好,有零食在手,便可在成年人工作的间隙和学生的课间,进食自己喜欢吃的零食,起到临时充饥、保健作用。外出旅游,零食是常备之物。
第三、吃零食能够锻炼牙齿和美容。多数零食“耐嚼”,能起到健齿作用,既锻炼了牙齿,又有健脑作用。如果每天坚持嗑几十粒瓜子,就可以使皮肤光洁靓丽。
第四、吃零食能调节情绪。零食可以使人的精神进入最佳状态。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吃零食能够缓解紧张情绪,消减内心冲突。在手拿零食时,零食会通过手的接触和视觉,将一种美好松弛的感受传递到大脑中枢,产生一种难以替代的慰藉感,有利于减轻内心的焦虑和紧张。神经科医生常常向人们提出建议:在紧张工作或学习的间隙,吃点零食,可以转移人的思维,使人的精神得到更充分的放松。
选购零食先看成分表
对健康的零食而言,低糖、低脂肪、低卡路里、低胆固醇、不含化学添加剂(如人工色素、防腐剂、味精等)是其所必备的条件。纵观零食市场,目前不同程度含这些元素的还是占多数,但也有一些零食基本符合上述条件,可以算得上是健康食品。
专家提醒,零食包装袋反面是我们购买前首先应该阅读的。对那些热量高、脂肪含量多的还是快快放下为妙,免得先图一时口福之快,后为减肥、健身而大伤脑筋。
必须吃零食的特殊人群
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一日三餐来满足生理对营养素的需要,但一些特殊人群就必须补充一些零食才能维持身体健康。
老年人: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减退,如胃液分泌减少及消化道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为消化机能减退,每餐饱食,肠胃就难以消化吸收,相反会成为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如果每餐吃七成或八成饱,在两餐之间感到饿了,吃一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零食,既保证了老年人的正常营养需要,又不会给胃肠造成过重负担。
学龄儿童:此阶段的孩子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但由于上学时间紧张、早餐简单而营养较差、或口味单调,影响了儿童的食欲,这样就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上午10点左右吃一点零食,不仅使学生学习效果好,身体素质也会有所提高。
怀孕妇女:孕妇由于特殊情况,营养需要量高于一般同龄人。但是,由于怀孕后期胎儿压迫消化系统,食后饱胀感重,以致影响食入量。而这时期的营养需要量又相当大,营养不足会直接危害胎儿和孕妇。此时可以采用吃零食的办法,即常说的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来解决。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一顿吃得多会造成血糖迅速、持续升高,对病情不利。而将一日三餐的食量分为六餐或七餐来吃,即可解决糖尿病人忌讳的血糖持续、迅速升高的问题。医生常常嘱咐糖尿病患者出门要随身带点水果糖,以便随时救急。
吃零食讲究搭配更有益
吃零食也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如不能以零食代替正餐,儿童不能滥吃零食,病人应有所控制。另外,每个人要根据自己正餐营养的摄入情况来选择零食,正餐吃得比较素,应选择能补充蛋白质的零食。如果正餐吃得比较饱,则应吃些助消化的零食。平时应注意选择一些有营养价值的零食,尽量少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零食。肥胖者应少吃或不吃太甜的零食。坚果类零食对儿童的大脑发育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