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新闻 激发学生兴趣 引入行为艺术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09-10-29 11:11:17
“这么好的天气,多么想带孩子们去西湖边写生,可惜只能想想,一点都不现实啊!”在昨天(10月18日)举行的杭州市江干区首届美术教育会展上,一些美术老师心发感慨。这些“边缘”学科的老师,对教育局举办这届美术教育会展很欣慰,对他们来说,美术教育得到重视,这是一件好事情,他们可以有一个好心情来探讨美术教育中的一些话题: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孩子需要创作什么样的作品……
美术教学引入行为艺术
孩子的兴趣是需要引导的。美术课一个星期只有两节,有些学校的美术课甚至只有一节,在这种情况下,美术老师以什么来激发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呢?
艮山路小学的陈捷有自己的高招。从2005年开始,她就在美术课上加入了行为艺术,让孩子们创作环保服装。四五个学生一个组,小组确定好模特,然后一起设计服装,当服装做出来以后,模特就穿上服装在校园里拍照,引得全校师生驻足观看。
“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很投入,下课铃声响了还不知道。”陈捷说,她这个想法在她1995年做模特第一次穿上环保服装时就有了,后来当了老师,她就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学生在设计、动手制作过程中,美术的元素肯定少不了,这个一个两全的好办法。”
帮助孩子提高生活质量
在这次会展上,江干区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教育学院签约进行合作,共同培养美术人才。江干区教师进修学校美术教研员赵效军说,提升美术老师的水平,培养一批有创意、有思想的美术老师,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美术教育,不是简单地教会孩子怎么绘画,它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目前进行的新课程实践中,就提出了要以生活美术取代技术美术。赵效军说:“我们没有办法让所有的学生成为艺术家,但通过美术教育,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可以在生活中加入美术的元素,拥有自己的审美,这样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出席会展的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也表达了这个意思:“美术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发展创造美好的生活。”
从这个层面上说,赵效军认为美术老师不能成为机械化的传授者,“我们的美术老师,现在最欠缺的一点,就是没有形成个性化的美术教育哲学。”
孩子的画还缺点“内涵”
在这次会展上,我们看到很多中小学生的美术作品,都挺不错的,但在一些美术老师眼里,这些作品好像还缺点东西。
赵效军讲了一个故事:2004年,她去法国办画展,带去了48幅中小学生的作品,那些法国同行看了大为惊叹,称赞中国孩子的绘画技巧是一流的。赵效军是一个有心人,她也看了一下法国孩子的作品,看下来味道就不一样了:“有一幅作品叫《我与世界》,是一个法国小男孩创作的,他把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任何东西,包括纽扣、头发、牙齿,都收集起来,整整收集了4年,然后创作了一幅作品,在网状结构上把这些东西放上去,阐述一个意思,生活的世界像一张网,每件东西反映自己的成长过程。”
赵效军说,看到这幅作品她的感触很多:“我们的孩子在创作中,对自然的体验多一些;国外的孩子,对社会与自身的关系有了思考。一句话,我们孩子的作品就是缺乏一点"内涵"。”
编辑:小元 休 闲 宝 贝网
≡
查看、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