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孤独症11大标准
对孤独症的判断有了更明确的标准,据美国媒体10月29日报道,美国儿科学会公布了11种最新的儿童孤独症特征,其中语言能力滞后、缺乏人际交流的能力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休 闲 宝 贝 网
如果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那么极有可能患上了孤独症。一、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二、5个月左右的孩子,不发出交流的咿呀声。三、不能辨认出父母的声音,当爸爸妈妈叫他名字时没有反应。四、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五、9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六、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如挥动小手。七、拿着某样东西,反复重复一个动作。八、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九、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十、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十一、即使会说话了,但却缺乏语言技巧。
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间
在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该国政府和教育机构问卷调查显示,有一成中小学生处于抑郁状态。研究人员选取了北海道千岁市的616名小学生和122名初一学生,结果发现,31人患有轻度的抑郁症和躁郁症。日本一位儿童教育学专家指出,生活节奏紧张,无处撒欢游戏的儿童正遭受着抑郁的侵袭。
和日本一样,我国的孩子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与许多因素有关。首先是学习任务重,孩子们放学后除了要做学校的作业,还要做很多课外题。其次许多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缺乏和人打交道的能力,一旦遇到人际麻烦,就不知如何处理,这会令其走入抑郁的死胡同。最后孩子缺乏宣泄压力的途径。孩子户外活动越来越少,而运动和游戏恰恰是宣泄压力的好方式。于是,压力不能及时排出也会造成抑郁。
在日本政府和教育机构的调查问卷中,研究者发现,不肯上学的孩子却没人抑郁或躁郁。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反对孩子上学,但从中我们却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想给孩子减轻压力,最好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
这也提醒老师、父母不要总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定孩子。在学校,老师要放弃“唯成绩论”的想法,尽量让孩子在课堂上提高效率,不要把负担追加到课余时间。在家中,父母不要给孩子报一堆学习班,最好是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然后就让他们多到户外玩耍,多结交朋友。
相比之下,孤独症的诱因就没有那么明确了。目前研究表明,遗传、器质性病变、患儿在母亲孕早期大脑受损都有可能导致孤独症,但是却没有一个定论。这就使孤独症的治疗变得困难,很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却没有收到良好的疗效。
此外,焦虑、恐惧等也是常见的心病。这就提醒家长不能对子女情绪的变化掉以轻心,发现情绪异常要及时疏导,或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更多关于 婴儿 幼儿 的知识>>
妈妈大本营--精华区>>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