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所以先造出男人,并不是因为男人比女人优越,而是因为男人比女人好造。当上帝把女人造出来后,上帝造人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女人!
母亲的工作正是上帝的工作!休 闲宝 贝 网
而母亲那双摇摇篮的手,正是推动世界的手。
1095天,“脐带”自然脱落
宝宝出生后,与母亲仍有一个未分化期,他们的关系仍然如同孕妇与胎儿一样,不过更像试管婴儿,生长环境从宫里转到宫外而已。这根联结母子的脐带,要等到宝宝3岁,也就是出生后的1095天,才能真正的脱落。
宝宝3岁才是独立个体
由于人是早产三年的动物,因此人出生后的这三年极为重要。尽管人的生物体脱离了母亲,但是它实际上同母体仍然没有分开,仍然是有一个未分化期。母亲和婴儿仍是一体的,他们的关系如同孕妇与胎儿一样,不过就像试管婴儿那样,生长环境从宫里转到宫外而已。如果认为胎儿安全地生下来就完成了母亲的使命,从此可以撒手不管的话,那么孩子将来不知会成长什么样子。
由于动物这种未分化期极短,因此当仔兽可以独立生活时,母兽便让它独立生活。人则不同,如果在出生后的头三年割断同孩子的联系,那么孩子的精神和生理都将遭受到巨大的打击,从而不可能正常地面对这个世界。
上苍对这一母子连体采取的最好方法,便是让母亲哺乳时间增长。哺乳是孩子的一项特权,也是母亲的一项特权,对于其他哺乳动物来说,母兽生下仔兽的第一件事便是舔遍仔兽的全身,或许是胎儿在子宫里主要依靠的是触觉,出生后就有一种皮肤饥饿。动物如此,人类更是这样,因此,人的哺乳一般都在1岁左右结束,这样同母亲的皮肤接触可以延续一年。当1岁左右开始走路与说话时,母亲虽然不再寸步不离,但仍然是左右相伴。只有到3岁以后,皮肤接触过渡到语言相连的心理接触时,这种“脐带”才自然脱落,孩子才可视为独立于母亲的独立个体。
一般来说,在皮肤接触的哺乳期,母亲们都能自觉地承担这份重任,但是等孩子到了1岁后,许多母亲便以为万事大吉,忽视了教育。如果这时放任不管,则导致孩子的教育早产,孩子大脑的布线将极为粗糙,给孩子今后的成长带来麻烦;而如果到3岁时还不加教育,那么则是教育流产了。
斯皮兹的孤儿院研究
因此,在“脐带”脱落的这前三年,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极大。上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注意到收容在孤儿院里的孩子不仅死亡率高,而且身心发育明显迟缓,斯皮兹对此曾做了较详细的研究,他对34名一般家庭出生的婴儿和从两所孤儿院里随机挑选的100名婴儿,从他们出生4个月起进行连续观察。
结果发现,在医疗和其他方面条件都非常完备,只是护士配备不足,即每10个婴儿配一名护士的孤儿院里的死亡率很高,在91个人中就有34人没有活下来。活下来的婴儿从一开始便明显地呈现出自闭症的特征,对于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慢慢地极端无表情,发育进程严重减缓。从2岁到4岁留在孤儿院里的孩子中,能走路的仅占24%,40%的孩子连站都不会;50%的孩子刚会说两句话,30%完全不会说话;有的连大小便也不能自理;会用汤匙独立吃饭的孩子不足半数;至于独立穿衣服几乎不可能。
但是另一组婴儿所在的孤儿院虽然物质或文化条件非常恶劣,但每两个婴儿配备一个护士,像妈妈一样照顾他们,所以同一般家庭里的婴儿一样健康成长。他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很强,死亡率也同一般婴儿一样很低……
这一结果十分清楚地表明,母亲或者代替母亲的人的存在,对于婴幼儿身心的发育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孩子就连步行、说话这些被人视为天生的行为也都培养不出来。每一个孩子的物质环境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在母亲为他们创造的母子环境上,却都是相似的。
川端康成的“宫外孕期”
对3年后“脐带”自然脱落能做最好说明的便是杰出人才中比比皆是的早产儿、小样儿现象:开普勒、川端康成都是7个月的早产儿,牛顿不仅是遗腹子而且是早产儿,毕加索刚生下来时大家都以为是个死胎,雨果生下来时就被认为养不大,帕斯卡刚满1岁时就患上了肺结核与软骨病,嘉宝小时因体力太弱,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游戏,而只能以漫无边际的遐想为游戏。此外,生下来体弱的还有爱迪生、诺贝尔、迪斯尼、索非亚?罗兰……
对于这些早产儿、小样儿,如果论遗传,论先天,他们都极为不利,7个月的早产儿是不可能同足月儿相比的,而且由于早产儿给早期抚养带来极大的困难,甚至终身体弱多病,照理说他们不可能取得什么成就,但为什么他们最后反而成功了呢?
原来正是因为早产,母亲反而更加倾注心力,母子的一体感更加加强,母亲对孩子更为疼爱了。川端康成是早产儿,儿时生活极为悲惨,他2岁丧父,3岁丧母,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但正因为他是全家惟一的希望与寄托,他获得了长辈对他无与伦比的爱。他在《外祖母》一文中曾这样描述外婆对他的关心:“父母双双体弱多病,我不足月就生下来,据说外祖母他们都很担心我能否活下来。我小时候,身体十分瘦弱,直到8岁时也没有吃过一次整顿的饭,我全凭姥姥的力量才得以苟延生命,尽管周围的人总说我是由于过分受宠而身体变得虚弱的。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免去一死,直到我上小学前,姥姥还怕我感冒,把我的头发留得长长的像个女孩子,总惹得其他孩子嘲笑。”及其稍长,就在祖父的指导下博览群书,涉猎日本古今名著和世界名著……而这正构成了孩子成长的最好环境。虽然生理上早产几个月,但后天“宫外孕期”却补足了,这正是那些看来不可思议的早产、小样儿成才成功的秘密所在!
非常可惜的是,许多妈妈没有认识到“宫外教育”的重要性。这些早产儿、小样儿长大后,不仅在今后的生活中性格温和、事业成功,而且还多长寿幸福,这不能不说是命运给人类的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
不过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母婴连体是母婴双方的,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不仅婴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障碍,而且母亲在抚养时也会出现问题。
文/王东华
1963年出生在安徽省芜湖市。华东交通大学母亲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其致力于人类文化启蒙的教育著作《发现母亲》,1993年一经推出,即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其主编及编著的《我们是这样教育孩子的》、《超薄学习》,2001年及2003年分别被选为全国妇联“世界父母读书活动”和“学习型家庭读书活动”用书。200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助西爱心大使”称号,2001年入选《中国青年》“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位青年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