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 |
|
|
|
幼儿期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人气:
【字体:大 中 小】
发布时间:2010-02-09 17:00:49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
低色素性贫血。
(一)临床表现:
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和手掌最为明显。易疲乏无力,不
爱活动。年龄较大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越小
,贫血越重,病程越久,肝脾肿大越明显。消化症状可见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
,如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常有腹泻、呕吐等。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
萎缩。神经系统可见烦躁不安或萎糜不振,年长儿精神不集中,记乙力减退,智力
多低于同龄儿。此外,可出现反甲现象,常合并感染。
(二)治疗:
加强护理,防治感染,改善喂养,适当增加富含铁质的食品(如动物血、瘦肉
、蛋黄、豆制口等),注意饮食搭配,如肉、菜搭配利于铁的吸收,有偏食习惯者
,应予以纠正。查因并去除病因,如治疗肠道失血,驱虫钩虫等。
口服铁剂,最好于两餐之间服药,同时口服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铁剂
应服用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再停药。注射铁剂应指征:诊断肯定,
口服铁剂无效,或口服后胃肠道反应者,或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口服者。
重症贫血并发心功能不全或明显感染者,可静脉输给浓缩红细胞,以尽快改善
贫血状态。
(三)预防与保健:
提介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食品,如肝硬化、瘦肉、
鱼等,并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婴幼儿食品加入适量铁剂进行强化,对早产儿、低
体重儿应及早给予铁剂预防。
≡
查看、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