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
   宝宝健康
   教育指南

   相关栏目
 宝宝积食,从初冬开始预防...
 常用家用电器的清洗和保养...

 您现在的位置: 休闲宝贝网 >> 育儿早教 >> 宝宝健康 >> 

宝宝健康 “高楼孤独症”逼近都市少儿
  人气: 【字体:
  发布时间:2009-11-07 16:03:04

 
  目前,一种名叫“高楼孤独症”的心理疾病正逼近都市少年儿童。家庭结构越来越小,房子越建越高,住进高楼的孩子活动空间不断缩小,没有玩伴,没有欢笑,他们日渐变得孤僻、脆弱、暴躁……

  现状:“高楼孤独症”逼近都市少年儿童

  6岁的小武家住广州市海珠区某高档住宅小区,父亲做生意,母亲是医生。由于父母工作忙碌,平时小武能见到父母的时间并不多,在家一般只有保姆陪着他。保姆初到广州,不敢带小武出去玩,也不敢随便放他自己下楼玩。小武每天放学后,经常一个人呆四五个小时,做完作业后就看电视。久而久之,小武的母亲发现,孩子开始变得胆小,怕见生人,对任何事情都很冷漠,而且动不动就发脾气。 
 
  与小武的无聊不同,8岁的小琴放学后还要忙着学画画、学跳舞、学弹琴。不上课的时候,她总是一个人趴在28楼的窗口,或望着天空,或对着楼下的花园发呆,有时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小琴的母亲很担心,孩子学了这么多东西,但性格没有活泼起来,反而越来越沉默,脸色也越来越苍白。

  在广州等大城市,像小武和小琴这样“孤独”的孩子并不少。近年来,因住进高楼缺乏心理沟通和感情交流,引起焦虑、抑郁等症状的少年儿童明显增多,这种医学上称为“高楼孤独症”的心理疾病,正日渐成为大城市的常见现象,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建议:请把快乐还给孩子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介绍说,“高楼孤独症”在孩子小时候表现为失眠、抑郁等症状,长大后,这种“孤独症”就有可能导致性格的缺陷,比如自私、功利等。 

  如果您发现孩子性格孤僻,怕见人,总是不开心,对一切事情都冷漠,或是动不动就要发脾气,做事情不专心,坚持性差,就要注意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认为是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太在意。其实,这些可能孩子就是得了“高楼孤独症”。

  也有些患“高楼孤独症”的孩子厌食,总是感到疲倦,脸色总是苍白无光,爱生病。对这些表现,很多家长认为是孩子体质差,想尽了办法让孩子增强体质,可是,效果总不太好。

  现在,家庭结构越来越小,可是房子却越来越大,越来越高,不少人家甚至住进了高层。这样家庭的孩子们很难享受在门前屋后奔跑的乐趣,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快乐,也很少有与阳光、花草、土地、昆虫接触的机会。

  住在高楼里的孩子,特别是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多是一整天都跟着保姆或是家里的老人索然无味地在空旷的大房子里玩各种“益智玩具”,久而久之心理便出现了变化,有了高楼孤独症的表现。儿童心理专家说,这种心理上的疾病同时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

  为了避免孩子得这种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多和小伙伴在自然界玩耍,多和性格开朗的人交往。让孩子每天都有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要把孩子一个人放在一堆玩具里,家长就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室内装修得漂亮,就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让碰,那也不让摸。可是,孩子往往会对家里的一些摆设、用品发生兴趣,这种兴趣要远远超过对玩具的兴趣。大人的呵斥也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家长应该尽量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一些比较安全的东西可以让孩子玩,不能玩的也不要用恐吓、训斥的态度去制止。孩子生活的空间也不要有太多的障碍物,要让孩子在家里能充分地活动。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孩子的活力,使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 

  “让孩子走出孤独,关键还是在父母。”陈冀京认为,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有意识地为子女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条件,创造交往机会。比如,鼓励孩子带同伴或同学来家中玩,或者在周末与有同龄孩子的家庭聚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感受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此外,家长应该摈弃全盘包办的观念,“温室养花”只会让孩子对与外界交往产生恐惧心理。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去经历挫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成长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培养他们健全、独立的性格。同时,让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如打球、游泳、跑步等,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孩子的活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

  专家认为,政府部门和社区同样有义务为孩子们的交往创造条件。公共设施和公共场所不足是导致独生子女一代缺乏户外活动和同伴交流的原因之一,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多建一些对少年儿童身心成长有益的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并针对少年儿童的特点,组织有趣味、有意义的公共活动。社区也可以多组织一些参与性、互动性强的活动,如球赛、集体绘画、游园等,增进左邻右舍之间的交往,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适当的距离让孩子不孤独

   毛毛,5岁,幼儿园中班,饱满的额头,乌黑的大眼睛,一看就很机灵的样子。可最近妈妈却有些担心毛毛,因为毛毛喜欢上了“孤独”,经常会一个人陷入若有所思的状态中,好几次妈妈看到他独自坐在地上不知道在摆弄什么,于是很关切地去问他,可毛毛却说“没有干什么啊”。 妈妈真是不明白,平时那么疼爱毛毛,难道毛毛有什么心事还不能告诉妈妈吗?而且毛毛这么小就要“独处”了,正常吗,不会是“孤独症”吧?

  正常的独处

  现在随着“朋友式”家庭的出现,大人从心底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然而很多父母却发现,孩子仍然有他们自己的“小秘密”,就像5岁的毛毛一样,大人再怎么关爱他们,他仍然保留了一块“自留地”,只供自己享受。不管大人怎么去套近乎,他都会很策略地与大人保持一点距离。

  这样的“独处”其实非常正常,因为“独处”决不是大人的专利,小孩子也一样需要享受“一个人”的时空。而且,从情感发展而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情感会越来越丰富,“孤独感”就是孩子5岁左右表现比较突出的一种情感。

  这与“孤独症”(也称为“自闭症”)是绝然不同的两回事。“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通常在3岁前发病,主要有三点表现:

  1、人际交往障碍:不愿与人交往,不能或者很难与人建立正常的社交人际关系;

  2、语言障碍:无语言或只有很少语言,甚至只是鹦鹉学舌地仿说,言语发展严重滞后;

  3、情绪与行为异常:对物品有怪异的兴趣和玩法(如长时间旋转某物),长时间重复某些动作,莫名其妙的表情(哭、笑、闹),对某些声音、画面、广告很敏感,不知道害怕和危险,肢体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可能发育不平衡。

  而且“孤独症”常常伴随着认知与学习上的障碍,诸如:因为他们的世界多是由一个个的独立小节所组成,所以他们无法从生活经验中学习事物的相关性,或者说无法明白事物背后形成的原因及彼此的关系,不能明白生活经验背后的意思;常常过于专注事物的不重要部分而忽略了重要部分;专注力一般比较差,很难跟随训练者进行训练,经常会自顾自地玩或者看周围的东西;思考方式较简单,只能明白具体的概念,较难明白抽象的概念或比喻,亦较难综合不同的概念;在同一时间段内很难有组织及有次序地做不同的事情;较难将已掌握的概念运用到不同的情况中。

  据了解,“高楼孤独症”多发生在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由于高楼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范围,孩子找不到玩伴,找不到快乐,久而久之产生了心理孤独。

  原因:沟通时间不足 父母过度关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本来就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在住进高楼后,只能从电视、电脑和各种玩具中寻找乐趣,或者通过电话和网络与同龄人进行不见面的交流。

  对此,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认为,少年儿童处于渴望交往的年龄,同伴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能替代的。当城市的高楼隔绝了孩子们的交往之后,他们只能借助电话和网络来拉近彼此的距离,但这种没有肢体语言的交流毕竟是有限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不到追逐、打闹甚至解决各种矛盾冲突的乐趣。

  过多的课外班也夺走了孩子不少快乐。每到节假日与放学后,总能看到不少孩子放下书包,背上乐器、画板,匆匆走在前往各种课外班的路上。

  暨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认为,父母的过度关注也是独生子女感觉孤单的一大“元凶”。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全盘包办,而孩子只是被动服从,无形中使孩子“消磨”了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最后也失去了自己“找乐”的能力。

  积极的独处

  我向来喜欢小孩子,小孩子也非常喜欢我。有一年暑期回家,邻居家的两个孩子来找我玩,一个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而另一个只有4岁。 
 
  我将他们带去附近中学的体育馆玩,结果却发现两个孩子非常不一样:7岁的孩子做事一板一眼,跳绳就是跳的,皮球就是拍的;而那个4岁的孩子却像个小猴子,一会将跳绳绑在双杠腿上当“摇篮”,一会拿起皮球当“保龄”,一会又将球网当成“铁丝网”,学着解放军叔叔匍匐前进,玩得不亦乐乎!后来竟然连7岁的孩子也模仿他来玩耍……

  对于这两个孩子的家庭我是非常熟悉的,7岁孩子的父母非常“用心”,对孩子照料得非常细致,而且给孩子安排了很多的额外发展内容,从孩子4岁不到就开始学钢琴、学书法,这个孩子难得有“独处”的时间;而那个4岁的孩子,父母都比较“粗心”,而且孩子越大、父母越粗心,很多时候都让孩子一个人玩,顶多在必要的时候帮上一把,孩子经常处在“孤独”之中。但从上面的故事中,您是不是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像那个4岁的“小鬼”呢——独立而富有创造性!

≡ 查看、发表评论 ≡